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8)
2023(16815)
2022(13661)
2021(12268)
2020(9719)
2019(21863)
2018(21114)
2017(39621)
2016(21524)
2015(23522)
2014(23076)
2013(22714)
2012(21544)
2011(19878)
2010(20051)
2009(18191)
2008(17711)
2007(15654)
2006(14096)
2005(12878)
作者
(65365)
(54671)
(54361)
(51289)
(34805)
(26119)
(24433)
(21196)
(20850)
(19286)
(18844)
(18122)
(17748)
(17359)
(16850)
(16695)
(16148)
(16107)
(15739)
(15650)
(13757)
(13692)
(13024)
(12645)
(12439)
(12145)
(12077)
(11713)
(11022)
(10742)
学科
(109463)
经济(109356)
管理(57303)
(52953)
(39220)
企业(39220)
方法(35609)
数学(31173)
数学方法(30898)
地方(30449)
中国(30268)
(27722)
业经(24471)
(22037)
(20058)
农业(19673)
(17840)
贸易(17825)
地方经济(17485)
(17127)
环境(17108)
(16386)
(15966)
金融(15963)
(15421)
银行(15372)
(15113)
(14894)
产业(14781)
技术(14182)
机构
大学(312501)
学院(312095)
(135833)
经济(133273)
研究(117580)
管理(113161)
理学(97131)
理学院(95800)
管理学(94181)
管理学院(93582)
中国(87207)
科学(72992)
(69217)
(60532)
(59092)
(58690)
研究所(55249)
中心(52243)
业大(49011)
(47861)
财经(46669)
农业(46403)
北京(44117)
(43881)
师范(43362)
经济学(42907)
(42686)
(42344)
经济学院(38573)
(37792)
基金
项目(211800)
科学(166520)
基金(153136)
研究(151074)
(136268)
国家(135132)
科学基金(114218)
社会(99168)
社会科(94126)
社会科学(94104)
(82925)
基金项目(81164)
自然(72561)
(70876)
自然科(70858)
自然科学(70836)
自然科学基金(69540)
教育(67403)
资助(60471)
编号(58902)
(51758)
重点(48707)
成果(47183)
(45484)
(43873)
国家社会(42210)
课题(41960)
创新(41196)
发展(41043)
(40385)
期刊
(157752)
经济(157752)
研究(96163)
中国(66248)
学报(54267)
(53726)
科学(48996)
(42837)
管理(41122)
大学(40095)
学学(37724)
农业(36684)
教育(32540)
(29474)
金融(29474)
经济研究(26589)
技术(25879)
业经(25161)
财经(23256)
问题(20820)
(20238)
(19652)
技术经济(16199)
资源(16096)
(16026)
图书(15416)
世界(15136)
(15041)
科技(14807)
商业(14754)
共检索到480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肖  吴娜  牛风君  
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区域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构建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正向促进效应,且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水平提高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相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全面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制定动态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针对稀疏多元函数型数据,文章采用线性插值法拟合函数,根据全局拉开档次方法确定权重,将多元函数转化为一元综合评价函数,依据曲线之间的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及其导数的积分值进行排序,并通过积分值构造新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CVX。运用提出的新的聚类与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经济分区与评价,研究发现:各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变化较小,而按发展速度排名变化较大;无论是就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而言,地区差异均显著存在,发展速度差异呈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趋势,表明京津冀各地区按照国家规划奋力向前,呈现追赶态势;CVX与CV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用CVX度量地区差异是可行、有效的,且CVX适用范围更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王丹迪  
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特征,新型基础设施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地区间数字技术应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字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受制于发展阶段差异与城市群网络不完善,京津冀城市间数字技术研发合作与融合应用亟待提高,尤其三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差距引致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木桶效应”明显。对此,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和融合发展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协同中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凡文  李鲁波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和二者交互后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和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交互后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但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环境宜居性在环境规制驱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门槛效应,随着环境宜居性的提高,环境规制的驱动效果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静韦   陈滢  
本文从数字人才投入、数字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四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对京津冀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对京津冀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显著影响主要来自数字设施建设,受数字人才投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影响相对较弱;第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能够有效增强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且对京冀两地的影响较天津更为明显。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快数字人才协同引育,构建数字商务协同发展生态,增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能力,高标准构建京津冀数字效益分配机制,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数字经济基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晓壮  
文章基于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分区现象明显,联系强度呈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随着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短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显著,长期内推动作用明显,综合来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明显,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环境规制对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立军  刘义臣  
科技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基于京津冀13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和耦合协调路径模型,测算京津冀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探明京津冀科技金融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京津冀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逐步优化态势,天津2015—2016年耦合协调度等级提升后又出现回落现象,考察期内实现耦合协调度等级提升的仅有6市,内部呈现显著分异特征,协同水平有待提升;路径研究显示,京津冀科技金融投入通过效益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路径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丙参  刘东  魏艳华  
文章通过拉直运算将复杂数据转化为高维向量,再利用非负矩阵分解(NMF)将其转化为低维向量,构造新的NMF评价法,对低维向量直接系统聚类,以低维向量取值之和作为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基于京津冀地区2012—2019年的数据,选取7个评价指标,利用NMF评价法进行聚类、排序,利用变异系数、CVX、Gini系数度量地区差异,并以京津冀灯光数据佐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NMF评价法简单有效,适用数据类型广,关于秩p稳健性好,且综合得分取值非负更便于度量不平等程度;我国经济系统稳定,京津冀各地区在不同时期依经济水平排名稳定,变化较小,北京、天津、唐山稳居前三;天津、承德的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经济水平有一定幅度下降,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经济水平都有逐期提高,其中北京、石家庄、廊坊、沧州提升幅度较大,保定在2018年与2019年提升幅度也较大;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地区各城市差异显著存在,但差距具有缩小趋势;灯光DN值与综合得分相关性很高,可从侧面客观度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冬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城市流6个方面选取32个评价指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赋值法中的熵值法对2012—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以及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呈现上升态势,但三地差距明显,北京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天津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河北各市处于失调阶段,且均为中度和重度失调,城镇化质量亟待提升。北京的创新、开放、城市流指数较高,国家中心城市特征显著;天津的创新、开放指数占优,但城市流指数偏低,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河北各市近年来的着力点在绿色发展方面,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型的特征明显,但整体城镇化水平偏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国富  徐莹莹  高会珍  
本文以京津冀各地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指标将产业多样化分解成相关和无关多样化,考察了京津冀各地市的产业关联特征;然后在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的相关和无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能笼统地说产业的相关或无关多样化有利于或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应当结合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京津冀各地市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水平高于其相关多样化水平,但是三地的相关多样化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明显有利于地区的经济稳定,但是以钢铁工业为主业的相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实证分析结论既与理论预期一致,也和产能过剩的现实相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