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9)
2023(12477)
2022(9667)
2021(8516)
2020(6400)
2019(13981)
2018(13523)
2017(25406)
2016(13125)
2015(14449)
2014(14424)
2013(14366)
2012(13817)
2011(13044)
2010(13223)
2009(12302)
2008(11661)
2007(10688)
2006(9917)
2005(9425)
作者
(39891)
(33763)
(33425)
(31828)
(21435)
(15878)
(15023)
(12978)
(12810)
(11831)
(11634)
(10980)
(10839)
(10836)
(10469)
(10257)
(10023)
(9744)
(9640)
(9357)
(8593)
(8183)
(8017)
(7748)
(7734)
(7562)
(7330)
(7206)
(6839)
(6545)
学科
(85591)
经济(85524)
管理(36793)
(34281)
地方(24941)
(24578)
企业(24578)
中国(23975)
方法(22957)
业经(20403)
(20152)
数学(19920)
数学方法(19807)
地方经济(15719)
农业(14644)
(13335)
(13142)
金融(13141)
(12960)
产业(12890)
(12426)
银行(12415)
(12306)
(12227)
(12182)
贸易(12171)
环境(12122)
(11834)
(11610)
信息(10429)
机构
学院(205015)
大学(201021)
(98928)
经济(97141)
研究(77199)
管理(74063)
理学(62647)
理学院(61870)
管理学(61058)
管理学院(60661)
中国(58895)
科学(43599)
(42746)
(42474)
(38774)
研究所(34762)
中心(33737)
财经(33427)
经济学(32055)
(31494)
(31112)
(30266)
经济学院(28570)
(28336)
师范(28088)
(27741)
北京(27555)
业大(25695)
(25610)
财经大学(24541)
基金
项目(129526)
科学(103396)
研究(98317)
基金(93457)
(80384)
国家(79635)
科学基金(68605)
社会(66931)
社会科(63619)
社会科学(63608)
(51267)
基金项目(48162)
教育(43358)
(41816)
自然(39534)
编号(39220)
自然科(38635)
自然科学(38629)
自然科学基金(37920)
资助(36722)
(35171)
成果(31441)
重点(29309)
发展(29285)
(28770)
国家社会(28730)
课题(28040)
(28012)
(27204)
创新(25448)
期刊
(125384)
经济(125384)
研究(69744)
中国(44938)
(30519)
管理(30274)
(29928)
学报(27514)
科学(27033)
(23090)
金融(23090)
经济研究(22183)
大学(21656)
教育(21635)
农业(20934)
业经(20808)
学学(20363)
技术(18490)
财经(17324)
问题(15268)
(15211)
商业(12333)
技术经济(11960)
(11882)
世界(11400)
国际(10450)
(10358)
统计(9976)
经济问题(9823)
经济管理(9616)
共检索到33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亦有效驱动信息化时代的居民消费变革,为破解消费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我国消费不平等问题的现实特征,本文从收入水平、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维度,阐释消费不平等的发生机制,并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2005-2018年的消费不平等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地,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作用路径,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消费不平等的破解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和省际居民消费不平等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收敛态势,而群体消费不平等则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不断提升,对于居民消费不平等整体上存在破解效应。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不同维度的消费不平等的破解效应有所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驱动消费资源优化调配和消费质量改善,从而破解消费不平等问题突出的困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群  石学军  
为探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产值差异背后隐含的安全生命成本差异,基于安全管理和生命价值理论,根据2010~2015年东中西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建筑业总产值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建筑业总产值每千亿元生命成本。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生命成本的非均衡性宏观上表现为东部高于中部且均高于西部;微观指标上西部每千亿元生命成本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2.25倍。最后提出生命成本非均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雄浪  靳中辉  
文章使用四个不平等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各个指标都显示我国地区不平等程度整体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回归方法经过检验发现: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在改革开放之初呈现短暂的向下滑动之后,便呈现出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与库兹涅茨曲线相吻合。同时,检验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既验证了已有政策的效果,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格斯·迪顿  王少国  潘恩阳  
关于健康、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有的观点认为健康与不平等是不相关的,有的则认为健康与不平等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文章研究表明,健康与收入差距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收入联系密切,这一点在贫穷国家尤其显著,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因此,促进人口健康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提高收入及与收入相关的因素如教育、财富差距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雄浪  靳中辉  
文章使用四个不平等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各个指标都显示我国地区不平等程度整体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半参数回归方法经过检验发现: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在改革开放之初呈现短暂的向下滑动之后,便呈现出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与库兹涅茨曲线相吻合。同时,检验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地区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动轨迹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既验证了已有政策的效果,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格斯·迪顿  王少国  潘恩阳  
(续2015年第6期)三、健康和不平等的实验性证据(一)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关于不平等测量的理论上的综合性处理在20世纪70年代由Atkinson(1970)和sen(1973)提出,之后由Foster和sen(1999)进行了完善。尽管许多关于不平等性质的原理都广泛的被接受,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使我们明确作出任意两个收入分配数据之间关于不平等性的排序。相反,这些原理引起了一种偏序,通过这个偏序我们有时候估计某种收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申鹏鹏  周年兴  张允翔  王坤  
文章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增长,采用时空自相关方法探讨1985-2016年间中国大陆330个地级市经济不平等的时空关联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中国地市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正向时空关联性,且关联性逐年增强,关联特征上则保持着与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一致性。中国地市经济增长局部时空关联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HH(高高)型地市与主要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大致重合,从时间演变来看,HH型时空关联地区的辐射范围有不断扩大态势,其他类型变化相对稳定。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关联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局部时空关联类型保持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颖  郭守亭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对邻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空间距离衰减边界,即300千米之内为正向溢出,超过300千米之外空间溢出系数值下降,省界对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阻碍作用;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消除数字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发挥数字技术的辐射带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牧   刘富华  
数字经济的智能化特征形成了就业破坏和就业创造的双重效应,网络化特征则促进了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匹配,二者均会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就业结构向制造化、服务化、高技术化、高技能化方向调整,呈现单极化趋势。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失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两种作用路径对就业结构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且这种间接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DEA方法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了作用路径检验。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渐次降低。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为0.60。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时间上的异质性。作用路径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传导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强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平等问题。运用50个国家2004—2015年的数据,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制度以及收入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这种机制的影响路径是通过完善市场化制度来实现的;通过使用清廉指数做替代变量提升了结论的稳健性。分样本回归的扩展分析表明:对于原生型资本主义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完善市场化制度的作用更显著;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非OECD国家,市场化制度建设对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更显著。因此,以实现减少不平等为发展目标,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德伟  
基于1987—2005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有证据表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不平等程度随经济发展先提高后降低的现象(也即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Kuznets倒U型关系),转折点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 870元(1987年价格水平)时出现。文章随后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本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上期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没有发现一致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照侠  龚敏  
本文建立了空间不平等的动态演进模型(DEMSI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论证了空间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存在。同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半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它解释变量后,1978年以来,空间不平等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W"型关系,而非简单的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就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