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64)
- 2023(19990)
- 2022(16802)
- 2021(15488)
- 2020(12790)
- 2019(28759)
- 2018(28413)
- 2017(54211)
- 2016(29522)
- 2015(32608)
- 2014(32614)
- 2013(32467)
- 2012(30309)
- 2011(27809)
- 2010(27931)
- 2009(25862)
- 2008(25136)
- 2007(22564)
- 2006(20165)
- 2005(18168)
- 学科
- 济(135936)
- 经济(135805)
- 管理(82905)
- 业(79550)
- 企(64126)
- 企业(64126)
- 方法(53100)
- 数学(44873)
- 数学方法(44438)
- 中国(36063)
- 农(33958)
- 地方(31092)
- 业经(30826)
- 学(30544)
- 财(29225)
- 农业(23544)
- 制(23048)
- 贸(22982)
- 贸易(22968)
- 易(22159)
- 理论(20761)
- 银(20744)
- 银行(20670)
- 融(20436)
- 金融(20434)
- 环境(20044)
- 行(19902)
- 和(19330)
- 技术(19318)
- 地方经济(17628)
- 机构
- 大学(436769)
- 学院(434602)
- 济(178414)
- 经济(174750)
- 管理(163889)
- 研究(155582)
- 理学(140923)
- 理学院(139199)
- 管理学(136743)
- 管理学院(135959)
- 中国(114492)
- 科学(98353)
- 京(94062)
- 财(80670)
- 所(80589)
- 农(78525)
- 研究所(73607)
- 中心(68182)
- 业大(67718)
- 江(64770)
- 财经(64429)
- 农业(61750)
- 北京(59796)
- 范(59492)
- 师范(58798)
- 经(58465)
- 院(55704)
- 经济学(54644)
- 州(52553)
- 经济学院(48946)
- 基金
- 项目(291615)
- 科学(227932)
- 基金(210982)
- 研究(207319)
- 家(187058)
- 国家(185459)
- 科学基金(157036)
- 社会(132294)
- 社会科(125427)
- 社会科学(125395)
- 省(114024)
- 基金项目(111634)
- 自然(102576)
- 自然科(100159)
- 自然科学(100132)
- 自然科学基金(98341)
- 划(96565)
- 教育(93961)
- 资助(86621)
- 编号(82214)
- 成果(66858)
- 重点(65937)
- 发(65509)
- 部(63290)
- 创(60043)
- 课题(57721)
- 创新(56104)
- 科研(55729)
- 国家社会(54920)
- 计划(53849)
- 期刊
- 济(204486)
- 经济(204486)
- 研究(131706)
- 中国(84619)
- 学报(77764)
- 农(71385)
- 科学(68595)
- 管理(60985)
- 财(59664)
- 大学(57380)
- 学学(54215)
- 农业(48827)
- 教育(46300)
- 融(39382)
- 金融(39382)
- 技术(35423)
- 经济研究(33461)
- 财经(32987)
- 业经(32752)
- 经(28435)
- 问题(26329)
- 业(25257)
- 图书(22982)
- 技术经济(21832)
- 科技(21381)
- 版(21203)
- 商业(20295)
- 贸(19881)
- 理论(19742)
- 业大(19458)
共检索到652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 欧阳红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且通过了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及中部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英
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驱动力。本文选取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且这一结论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于东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证实,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升级 旅游业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令狐萌萌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供应链韧性在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间接作用;从空间效应分析来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稳定作用,本文提出加强供应链韧性、加强区域间合作、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文章基于城市经济韧性的科学测度,利用中国2005—2019年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市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中国市域经济韧性的提升,这一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激发创业活跃度和创新活跃度两大机制最终促进市域经济韧性提升。(3)空间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提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4)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城市及外围城市而言,东部城市及中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域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更强。文章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含义: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是提升中国市域经济韧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谭左思 徐珊 王瑞雪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旅游企业如何主动对接数字经济进而增强韧性能力以适应外界变化,不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也牵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08—2021年我国35家上市旅游企业样本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旅游企业韧性水平,该结果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制度环境和股权集中度作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内外影响因素,对于数字经济提升旅游企业韧性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区域和股权集中度较低的旅游企业,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促进效果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上升阶段和较低市场优势地位的旅游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数字化成果提升其韧性水平。因此,旅游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积极构建敏捷、灵活的数字智能组织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慧 杨泽锋 崔祥民 王淑雯
从理论上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了2011-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外围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中心城市。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陈科其 陈小龙
基于演化视角的经济韧性理论,运用核心变量法,从抵抗力、恢复力2个维度和韧性的提升能力视角测度北京市各行政区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探讨其时空地域异质性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北京市各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2)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地区韧性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展现出较强的抵抗力,但恢复和转化较缓慢,第四季度才展现出较强劲恢复力;门头沟区、怀柔区和密云区等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恢复和转化较快,在第2次冲击中抵抗力和提升能力较强,但在第四季度恢复迟缓。(3)疫情普遍爆发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集中爆发时,旅游服务能力、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业管控程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零星出现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服务能力和疫情影响情况具有较强解释力;区域内疫情稳定时,人口密度、旅游服务能力和消费环境水平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数字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改变技术经济范式,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价值链破坏性结构重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是全球价值链演进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全球价值链长度刻画分工演进的“足迹”,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以考察数字经济何以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并进一步探讨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增加,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服务业、行业下游位置的全球价值链长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本国来源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加全球价值链长度,但国外来源数字经济则不然。从作用机制来看,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产业关联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长度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强全球价值链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也为全球价值链韧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在测度农业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涉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是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低城镇化率省份农业经济韧性的数字经济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差异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雪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对农业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对农业经济发展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农业经济发展韧性和商贸流通业效率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效率在提升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韧性的同时也促进了邻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韧性。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农业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流通组织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经济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雪玲 庞智强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农村韧性,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市场化程度所实现;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提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显著增强中东部地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农村韧性,且相比农村适应能力,数字经济对农村应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和变革能力的提升更强劲。据此,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与合作,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王秋月 黄震方 吴燕妮
旅游经济韧性涉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1998—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相关数据,在定量测度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998—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具有不稳定性与空间集聚性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济韧性向高值区演化的概率较高,不同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呈集聚分布。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交互主导因子的q值总体上大于单个影响因子的最大值,说明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与旅游业内部要素关系密切,属于“内生驱动型”,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与外部社会经济要素关系密切,总体上属于“外生驱动型”,促进内外循环对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机制研究可为客观认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旅游面对风险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敏 魏海湘 黄海玉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旅游经济韧性是旅游产业应对外部干扰、抵御冲击后调整自身发展路径的能力,包括冲击下的抵御力、恢复力、重构力和创造力等内容,与旅游脆弱性、路径依赖、复苏、协同演化等概念联系紧密~((2))。本文在分析疫情与旅游经济韧性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韧性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深入研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同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对经济发展韧性存在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能够通过降低煤炭资源依赖度与发展绿色金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韧性;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韧性的正向影响在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大于低互联网普及率地区,且在长江经济带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沿海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省份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效果、作用机制、异质性表现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弱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效应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链韧性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