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9)
- 2023(14061)
- 2022(11255)
- 2021(9921)
- 2020(7747)
- 2019(16960)
- 2018(16349)
- 2017(30177)
- 2016(15987)
- 2015(17364)
- 2014(17264)
- 2013(17317)
- 2012(16460)
- 2011(15362)
- 2010(15478)
- 2009(14334)
- 2008(13599)
- 2007(12178)
- 2006(11192)
- 2005(10368)
- 学科
- 济(94737)
- 经济(94654)
- 管理(43529)
- 业(42580)
- 企(30210)
- 企业(30210)
- 方法(28070)
- 地方(26453)
- 农(26144)
- 中国(25915)
- 数学(24765)
- 数学方法(24638)
- 业经(22768)
- 农业(18672)
- 学(16438)
- 财(16285)
- 地方经济(15851)
- 贸(15188)
- 贸易(15177)
- 易(14592)
- 发(14312)
- 融(13638)
- 金融(13638)
- 制(13472)
- 环境(13398)
- 产业(13395)
- 银(13368)
- 银行(13330)
- 行(13005)
- 技术(11018)
- 机构
- 学院(244812)
- 大学(242628)
- 济(113895)
- 经济(111879)
- 研究(92703)
- 管理(89757)
- 理学(76690)
- 理学院(75751)
- 管理学(74685)
- 管理学院(74218)
- 中国(69577)
- 科学(55256)
- 京(51385)
- 财(48008)
- 所(47515)
- 农(46885)
- 研究所(43121)
- 中心(40801)
- 财经(37847)
- 业大(37404)
- 江(37021)
- 农业(36393)
- 经济学(36226)
- 经(34356)
- 院(32846)
- 北京(32705)
- 范(32663)
- 经济学院(32384)
- 师范(32250)
- 州(29418)
- 基金
- 项目(161618)
- 科学(127365)
- 基金(117676)
- 研究(115389)
- 家(104184)
- 国家(103254)
- 科学基金(87603)
- 社会(78264)
- 社会科(74360)
- 社会科学(74342)
- 省(63399)
- 基金项目(61827)
- 自然(54076)
- 划(52850)
- 自然科(52812)
- 自然科学(52798)
- 自然科学基金(51857)
- 教育(50101)
- 资助(46141)
- 编号(44530)
- 发(41385)
- 重点(36478)
- 成果(35086)
- 部(34607)
- 国家社会(33731)
- 创(33641)
- 发展(33105)
- 展(32591)
- 创新(31492)
- 课题(31225)
- 期刊
- 济(137756)
- 经济(137756)
- 研究(76396)
- 中国(51521)
- 农(44889)
- 学报(41052)
- 科学(37569)
- 财(33933)
- 管理(33779)
- 大学(30883)
- 农业(30488)
- 学学(29426)
- 融(24780)
- 金融(24780)
- 经济研究(23727)
- 业经(23055)
- 教育(20745)
- 技术(19828)
- 财经(19331)
- 问题(17590)
- 经(16860)
- 业(15284)
- 商业(13620)
- 技术经济(13547)
- 贸(13540)
- 世界(12940)
- 国际(12215)
- 版(11632)
- 统计(11499)
- 科技(11218)
共检索到382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宏 陈香月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中部区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东部区域的影响更强,但对西部区域的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永建 王津港
在全球经济衰退,居民对经济预期谨慎的条件下,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改善对于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章以理性预期消费函数为基础,设定居民消费函数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滚动样本估计,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古炳鸿 李红岗 叶欢
针对目前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主张,本文计算了城乡居民不同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鼓励城市中高收入阶层消费对目前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改变我国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边际消费倾向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张艳丽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的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和不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进一步考察了边际消费倾向的长期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收入对于消费需求来说不能相互替代,居民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会内在地将不同的收入加以区分,结论如下:(1)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弱,尤其是生产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弱;(2)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强弱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居民的消费惯性较强;(4)长期内,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均有不断增强的趋势;(5)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短期内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长期则要提高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替代性 边际消费倾向 变动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芦婧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特征,如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间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其一,数字经济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其二,数字经济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项目消费差距缩小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城乡居民居住消费差距缩小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城乡差距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文 吴赢
在借鉴测度数字经济的国际权威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从六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形成2012-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数字鸿沟问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相对创业水平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乡村的创业水平,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其会导致"逆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城市的创业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U型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初始发展阶段对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确保数字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本文通过对我国同一收入层次的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 ,进一步论证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假说 ,并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本文从扩大内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 ,认为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必须进行观念和制度的创新 ;在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上 ,应特别强调大中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倾向 城市化 解放农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匀 邢赫洋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生活,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流通业能够以网络为平台获取知识、技术、商业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的模式,形成了相互竞争、分享与合作的虚拟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了流通产业效率提升,进而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本文利用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流通业虚拟集聚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同时流通业虚拟集聚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在消费乏力情景下,应着力将数字技术和流通产业相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产业虚拟集聚,最终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万建军
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消费扩大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发挥了“数字效应”和“普惠效应”的双重作用。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明显高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领域的“普惠效应”有待提升。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金融观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丽
夜间经济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畅通经济循环的新引擎,系统探究夜间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将为廓清夜间经济的积极效应和居民消费升级的动力机制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基于我国省域夜间灯光和CFPS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夜间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消费倾向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夜间经济发展除直接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外,还通过增强居民消费倾向间接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据此,提出加快夜间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等具体建议,以期充分释放居民夜间消费潜能,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利用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不但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而且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通过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渠道降低了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如果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以及农村金融效率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对缩小各地区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作用将逐渐减弱;从空间效应来看,各地区数字经济不能直接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但能够缩小周边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数字经济能缩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但不能缩小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应与中部地区建立数字经济协调发展联动机制,东部地区应抢占全球数字科技战略制高点,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文武 徐明阳 范佳健 龙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文章以安徽省为例,选取安徽省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泰尔指数衡量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实证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复杂的关系。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分别是正相关性、波浪型和波动性上升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勇涛 卢建
文章从传统的消费函数理论以及当代消费理论出发,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扩展,运用中国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状况、信贷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玲
为探讨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本文通过2014-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得出城乡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分析城乡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