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0)
- 2023(17922)
- 2022(14626)
- 2021(13155)
- 2020(10749)
- 2019(23802)
- 2018(23311)
- 2017(43803)
- 2016(23746)
- 2015(26041)
- 2014(25721)
- 2013(25672)
- 2012(23883)
- 2011(21774)
- 2010(22265)
- 2009(20934)
- 2008(21037)
- 2007(19094)
- 2006(17195)
- 2005(15979)
- 学科
- 济(125963)
- 经济(125834)
- 业(92289)
- 企(82314)
- 企业(82314)
- 管理(81492)
- 方法(45037)
- 业经(36564)
- 数学(35555)
- 数学方法(35237)
- 农(32554)
- 财(31411)
- 中国(30802)
- 地方(27994)
- 农业(23699)
- 务(22322)
- 财务(22295)
- 财务管理(22270)
- 学(21655)
- 制(21370)
- 企业财务(21153)
- 技术(20737)
- 贸(19742)
- 贸易(19729)
- 易(19080)
- 和(18687)
- 理论(18357)
- 策(18032)
- 划(17801)
- 环境(17658)
- 机构
- 学院(358117)
- 大学(352264)
- 济(158478)
- 经济(155696)
- 管理(136624)
- 研究(124572)
- 理学(116746)
- 理学院(115438)
- 管理学(113710)
- 管理学院(113041)
- 中国(96341)
- 科学(75290)
- 京(74916)
- 财(71367)
- 农(65352)
- 所(64271)
- 研究所(58071)
- 财经(56542)
- 江(55898)
- 中心(55202)
- 业大(53239)
- 农业(51338)
- 经(51271)
- 经济学(49301)
- 北京(47396)
- 范(44361)
- 院(44343)
- 经济学院(44321)
- 州(44024)
- 师范(43815)
- 基金
- 项目(230288)
- 科学(182041)
- 基金(167952)
- 研究(165431)
- 家(147770)
- 国家(146420)
- 科学基金(125613)
- 社会(109138)
- 社会科(103623)
- 社会科学(103596)
- 省(91203)
- 基金项目(88269)
- 自然(80219)
- 自然科(78419)
- 自然科学(78395)
- 自然科学基金(77070)
- 划(75588)
- 教育(73880)
- 资助(67654)
- 编号(64284)
- 发(54482)
- 重点(52156)
- 成果(51039)
- 创(50450)
- 部(49901)
- 业(47259)
- 创新(46463)
- 国家社会(46116)
- 课题(44934)
- 发展(43494)
- 期刊
- 济(187735)
- 经济(187735)
- 研究(106645)
- 中国(72617)
- 农(60165)
- 财(58039)
- 管理(57138)
- 学报(56879)
- 科学(53235)
- 大学(42800)
- 学学(40932)
- 农业(40893)
- 融(34398)
- 金融(34398)
- 技术(32800)
- 教育(32046)
- 业经(31043)
- 经济研究(30469)
- 财经(29537)
- 经(25717)
- 业(24121)
- 问题(23952)
- 技术经济(21508)
- 贸(19070)
- 世界(18480)
- 商业(17944)
- 现代(17271)
- 国际(16942)
- 统计(16908)
- 版(16777)
共检索到552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富永 郭祥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城市层面数字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及存在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价值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正向影响,最终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基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层面,发现较高的一体化程度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提升效应;但是在城市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的交互作用产生的价值效应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在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与机器人应用的边际效应更高;因此建议:应重点推进数字经济与工业机器人协同战略工程、强化区域统筹发展、将区域一体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有序推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富永 郭祥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城市层面数字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及存在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价值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正向影响,最终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基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层面,发现较高的一体化程度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提升效应;但是在城市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和机器人应用的交互作用产生的价值效应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在一体化程度更低时,数字经济与机器人应用的边际效应更高;因此建议:应重点推进数字经济与工业机器人协同战略工程、强化区域统筹发展、将区域一体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有序推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洲
近年来,世界工业机器人产业和市场发展加速,中国也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的普及不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转型升级起到推动作用,也对制造业就业需求和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虽然替代部分人类劳动者岗位,但也填补了部分人类无法胜任的岗位空缺,同时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岗位,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及对整个人类就业岗位是促进的。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工业机器人的大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者向新的岗位转移。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 就业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韩 江擒虎
本文根据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说明了机器人的产生与应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占有机器人数量、种类的分析,揭示了机器人的研究应用水平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文章经过对我国国情的分析,指出我国应注重发展经济型机器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冬梅 李莹
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如何运用新技术来破解传统制造业出口所面临的“低加成率陷阱”,是促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世界工业机器人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探索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以及内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有显著提升作用,在调整样本选择性偏误、处理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型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出口产品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来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升了大部分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尤其是对处于高老龄化程度区域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企业、非国有出口企业及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幅度更大。因此,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与应用,降低工业机器人应用成本,并针对不同产业与所有制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精准支持的政策,对提升中国制造出口转型升级、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青 王宇璐
本文利用我国2011~2020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从3个维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变化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差异性来看,应用程度较低的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线性关系,而应用程度较高的行业两者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从技术水平差异性来看,低技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特征。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中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阻碍高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常帅文 郭檬楠
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关乎企业生产方式转型和环境治理成效,是助推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采用2011—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及关联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降低污染排放和碳排放,推进企业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促进企业技术研发“增量提质”与生产经营“降本增效”发挥减污降碳治理效应;企业内部高管环保关注和外部网络媒体关注能增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污染治理效应,且当内外部环保关注协同作用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减污降碳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进一步对关联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动了同地区、同行业企业间的横向关联溢出并促进了企业减污降碳;工业机器人应用带来了产业链“向上溢出”和“向下溢出”的纵向关联溢出效应,促进了企业减污降碳。本研究从微观企业层面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环境治理效应的研究,拓深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影响企业减污降碳作用机理及关联溢出效应的研究,为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敦华 周海君 李勇 彭俊 贾亦真
本文阐述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课题组对北京、天津和河北3地开展了调研,发现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小、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突破口、人才缺乏制约机器人发展、京津冀机器人发展各自为政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京津冀要着力跟进机器人未来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与协同创新、成立技术联盟共同攻克难题、组建专业联盟加快机器人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机器人 调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娟 朱喜安 王颖
研究目标:从不同维度测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在静态理论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和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和工资水平均存在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人员总量减少0.391%,劳动者工资降低0.163%;现阶段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对其上下游产业存在负向的溢出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就业数量会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其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会造成负面冲击,长期的就业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越发达、机器人渗透度越高、技术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就业替代效应越显著。研究创新:丰富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经验研究。研究价值:科学评判“机器换人”,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明生 郑玉璐 姚笛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该作用的有效发挥与地区的比较优势息息相关。文章采用2006—2019年中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整体上会显著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从阶段变化上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呈现出第一阶段缩小、第二阶段扩大的变化趋势。机制分析表明,虽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地区技术比较优势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但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降低地区劳动力和资本比较优势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生产率比较优势的渠道作用在现阶段不能有效发挥。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较高、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尤为突出。文章结论对于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工业机器人应用 比较优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王典 曾世宏
依据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作用显著,且在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普通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中促进作用更显著;产业结构调整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影响机制。鉴于此,应强化空间引导和分区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广度和深度,以充分利用技术红利培育壮大发展经济新动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倪静洁 郭檬楠
本文采用2012—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借助巴蒂克工具变量思想,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素质员工雇佣规模、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管理层代理成本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多重中介效应;相对于国有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且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方面具有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殿春 卢霄
本文使用2009—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从投资决策和投资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主要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投资概率和投资强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两条渠道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低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基于投资动机的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地区)开展商贸服务型及研究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肯定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对促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及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覃家琦 谢雁翔 金振 刘洋
工业机器人应用被视为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构建“巴蒂克工具变量”计算相对外生的企业机器人渗透率,考察了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粘性,且影响在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力保护较弱的地区,及低学历员工占比较高、劳动密集型、具有良好发展需求的企业更显著。降低用工粘性与员工薪酬粘性是其作用机制,且主要表现为对于低学历、低技能员工的影响。机器人应用与数字化转型具有协同作用,且主要以技术溢出的形式通过产业链对上下游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产生影响,中间品市场等非技术溢出渠道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器人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有助于改善经营绩效、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生产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智能制造政策推广和企业成本管理决策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鹏 梁琳 齐荻
工业机器人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传统劳动力的重要替代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创造性破坏的环境,其能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既可通过提升高素质人才需求、改善劳动力结构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又可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财务风险较高、国有企业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较高的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拓展了工业机器人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范畴,对推动企业劳动力要素转变、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及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