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6)
- 2023(18757)
- 2022(15540)
- 2021(14216)
- 2020(11787)
- 2019(26506)
- 2018(26268)
- 2017(50179)
- 2016(27191)
- 2015(30000)
- 2014(29960)
- 2013(29826)
- 2012(27716)
- 2011(25350)
- 2010(25478)
- 2009(23409)
- 2008(22617)
- 2007(20104)
- 2006(17896)
- 2005(16077)
- 学科
- 济(129932)
- 经济(129820)
- 管理(75385)
- 业(72790)
- 企(58535)
- 企业(58535)
- 方法(48802)
- 数学(42039)
- 数学方法(41600)
- 中国(34014)
- 农(32404)
- 地方(31305)
- 业经(29822)
- 学(27436)
- 财(25716)
- 农业(22051)
- 贸(21530)
- 贸易(21517)
- 制(21150)
- 易(20776)
- 环境(18712)
- 产业(18490)
- 技术(18468)
- 银(18423)
- 银行(18346)
- 融(18186)
- 金融(18185)
- 地方经济(18141)
- 和(18022)
- 行(17662)
- 机构
- 大学(395968)
- 学院(394926)
- 济(165853)
- 经济(162509)
- 管理(152182)
- 研究(142330)
- 理学(131206)
- 理学院(129675)
- 管理学(127497)
- 管理学院(126807)
- 中国(104232)
- 科学(89133)
- 京(85578)
- 所(73031)
- 财(71671)
- 农(71430)
- 研究所(66755)
- 中心(62504)
- 业大(62469)
- 江(58352)
- 财经(57254)
- 农业(56079)
- 北京(54470)
- 范(52234)
- 经(51960)
- 师范(51602)
- 院(51392)
- 经济学(50264)
- 州(47173)
- 经济学院(45021)
- 基金
- 项目(269230)
- 科学(210332)
- 基金(194064)
- 研究(192254)
- 家(171643)
- 国家(170219)
- 科学基金(144513)
- 社会(122134)
- 社会科(115916)
- 社会科学(115887)
- 省(105969)
- 基金项目(102864)
- 自然(94147)
- 自然科(91907)
- 自然科学(91884)
- 自然科学基金(90252)
- 划(89156)
- 教育(86445)
- 资助(79569)
- 编号(76784)
- 发(61743)
- 成果(61702)
- 重点(60777)
- 部(57935)
- 创(55828)
- 课题(53506)
- 创新(52157)
- 科研(51141)
- 国家社会(50560)
- 计划(49606)
- 期刊
- 济(189168)
- 经济(189168)
- 研究(118741)
- 中国(77066)
- 学报(68166)
- 农(65039)
- 科学(60893)
- 管理(57192)
- 财(51890)
- 大学(50540)
- 学学(47858)
- 农业(44655)
- 教育(40444)
- 融(34791)
- 金融(34791)
- 技术(33946)
- 经济研究(31219)
- 业经(30940)
- 财经(28259)
- 问题(24454)
- 经(24427)
- 业(22864)
- 技术经济(20685)
- 图书(20641)
- 科技(20203)
- 商业(18656)
- 版(18367)
- 理论(18014)
- 贸(17874)
- 现代(17819)
共检索到59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本文基于GMM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提升,数字支撑服务程度和数字经济使用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较为显著,数字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遵循发展规范原则、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优秀人才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洋 陈晓东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岳林 秦取名 王苗苗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及其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及三个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间接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且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黄念兵
数字经济发展可能赋予了我国“双碳”发展战略新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2011—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及非线性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碳减排,在通过相关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和动态效应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碳减排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倒U型拐点提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显著性。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具体情境下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同样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规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欣艳 谢璐华 肖建华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微观政府采购订单信息所构建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政府采购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研究表明:政府采购需求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数字化治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关注程度越高,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越为显著。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创新活力越强,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需要协同政府采购政策与数字产业发展战略,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靶向性”作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治理水平,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聚变性”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兵 裴馨
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有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选取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交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即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同时,促进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与城市化、财政支出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相互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敏 吴丽兰 吴晓霜
平台经济正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就业"量"的扩大作用明显,但对就业"质"的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基于宏观视角,结合社会分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了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利用2013~2019年我国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不同行业间的平台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行业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提升;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通过对控制变量的研究发现,教育水平正向影响就业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娜 高晓鹏
以数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数字变革”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多维产业升级效应,同时重点检验需求结构演变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以及转型速度等多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需求结构演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转型速度提升的重要路径,但尚未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得到凸显;同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特征,地区间需求结构演变的差异为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研究对助推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王翔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低碳经济 耦合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振强 游肖月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在同一框架内揭示两者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机制是亟待探索的课题。研究基于2008~2020年相关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两者对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本省域的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4)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相互匹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两者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5)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两者对中游、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下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因此,沿江省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按照因地制宜、联动发展原则,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配合,以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柏人 张云龙 方元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和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契机。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市为研究模型,探讨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理论和方案。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