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1)
- 2023(17492)
- 2022(14652)
- 2021(13222)
- 2020(10913)
- 2019(24786)
- 2018(24477)
- 2017(47740)
- 2016(25433)
- 2015(28325)
- 2014(28394)
- 2013(28390)
- 2012(26644)
- 2011(24303)
- 2010(24497)
- 2009(22660)
- 2008(21910)
- 2007(19519)
- 2006(17488)
- 2005(15883)
- 学科
- 济(129875)
- 经济(129757)
- 管理(72655)
- 业(70276)
- 企(56943)
- 企业(56943)
- 方法(49783)
- 数学(43102)
- 数学方法(42745)
- 中国(33817)
- 地方(31199)
- 农(30862)
- 业经(29348)
- 财(25884)
- 学(24848)
- 农业(21159)
- 制(20869)
- 贸(20383)
- 贸易(20369)
- 易(19599)
- 融(18491)
- 金融(18490)
- 产业(18308)
- 银(18284)
- 银行(18239)
- 地方经济(18194)
- 环境(17932)
- 技术(17882)
- 行(17574)
- 和(17508)
- 机构
- 大学(374659)
- 学院(372789)
- 济(162263)
- 经济(159044)
- 管理(146506)
- 研究(131775)
- 理学(125975)
- 理学院(124569)
- 管理学(122737)
- 管理学院(122061)
- 中国(97974)
- 京(80691)
- 科学(78173)
- 财(72119)
- 所(65890)
- 研究所(59596)
- 中心(58132)
- 农(57755)
- 财经(57476)
- 江(55243)
- 业大(52528)
- 经(52169)
- 北京(51742)
- 经济学(50162)
- 范(49862)
- 师范(49392)
- 院(47928)
- 经济学院(44999)
- 州(44812)
- 农业(44642)
- 基金
- 项目(248882)
- 科学(196740)
- 研究(184599)
- 基金(180746)
- 家(156433)
- 国家(155126)
- 科学基金(133732)
- 社会(118637)
- 社会科(112677)
- 社会科学(112652)
- 省(96685)
- 基金项目(95331)
- 自然(84359)
- 教育(83454)
- 自然科(82374)
- 自然科学(82360)
- 自然科学基金(80937)
- 划(80692)
- 资助(74564)
- 编号(74388)
- 成果(60710)
- 发(57302)
- 重点(55678)
- 部(55134)
- 课题(51607)
- 创(51524)
- 国家社会(49292)
- 创新(48063)
- 教育部(47752)
- 人文(46849)
- 期刊
- 济(186222)
- 经济(186222)
- 研究(117563)
- 中国(73218)
- 管理(55937)
- 学报(55587)
- 农(52552)
- 财(52494)
- 科学(52185)
- 大学(42515)
- 教育(40505)
- 学学(39858)
- 农业(36375)
- 融(35736)
- 金融(35736)
- 技术(33071)
- 经济研究(30845)
- 业经(29609)
- 财经(29100)
- 经(25060)
- 问题(23915)
- 图书(20310)
- 技术经济(20198)
- 业(18554)
- 理论(18011)
- 贸(17892)
- 商业(17710)
- 科技(17306)
- 现代(17302)
- 世界(16937)
共检索到56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京平 孙丽娜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逐渐兴起与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与环节,进而对国家经济结构的常规演化产生可视性冲击。本文深度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与作用途径,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其中数字经济覆盖广度与支持服务程度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作用,而数字经济使用深度则抑制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分析传导机制,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结构与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作用于收入结构则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并不明显。基于所得实证结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合理升级演化与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与参考意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结构 转型升级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在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流通效率为切入点,从流通效率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各大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相关空间外溢作用。从区域上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的区域异质性。从中介效应角度来看,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这说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本文基于GMM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提升,数字支撑服务程度和数字经济使用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较为显著,数字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遵循发展规范原则、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优秀人才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茂斌 沈西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微 王越 胡万鹏
城市化水平提升有助于促进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但对于产生这种影响效果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制仍然存在争论。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城镇化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进行理论探讨,选取2007-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引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显著且有效,其中介效应约为17.58%。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化水平影响消费结构升级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石雅楠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目标。数字经济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经济形态,与各产业的融合正引发新的产业变革,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方式方面促进农业产业优化,从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销售管理方面促进工业产业优化,从创新服务模式和丰富服务内容方面促进服务业优化,并从基础层、支撑层和整合层三个层面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优化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并推动产业融合;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新业态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治理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刘翔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方面。(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黄念兵
数字经济发展可能赋予了我国“双碳”发展战略新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2011—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及非线性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碳减排,在通过相关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和动态效应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碳减排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够促进倒U型拐点提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显著性。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具体情境下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同样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规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欣艳 谢璐华 肖建华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微观政府采购订单信息所构建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政府采购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研究表明:政府采购需求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数字化治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关注程度越高,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越为显著。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创新活力越强,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需要协同政府采购政策与数字产业发展战略,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靶向性”作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治理水平,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聚变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