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8)
- 2023(18274)
- 2022(15180)
- 2021(13845)
- 2020(11584)
- 2019(26391)
- 2018(25943)
- 2017(49575)
- 2016(26587)
- 2015(29774)
- 2014(30019)
- 2013(29670)
- 2012(27835)
- 2011(25403)
- 2010(25513)
- 2009(23558)
- 2008(23221)
- 2007(20699)
- 2006(18065)
- 2005(16609)
- 学科
- 济(132153)
- 经济(132035)
- 管理(74516)
- 业(71699)
- 企(57638)
- 企业(57638)
- 方法(53109)
- 数学(46420)
- 数学方法(45876)
- 中国(33678)
- 农(31783)
- 地方(31560)
- 业经(28302)
- 财(28223)
- 贸(26934)
- 贸易(26920)
- 易(26044)
- 学(25970)
- 农业(21525)
- 制(21174)
- 融(19441)
- 金融(19437)
- 银(19215)
- 银行(19174)
- 行(18439)
- 环境(18388)
- 地方经济(17804)
- 和(17691)
- 理论(17636)
- 务(17423)
- 机构
- 学院(390987)
- 大学(390013)
- 济(170127)
- 经济(166708)
- 管理(147511)
- 研究(137979)
- 理学(126789)
- 理学院(125268)
- 管理学(122997)
- 管理学院(122266)
- 中国(103677)
- 科学(84033)
- 京(82525)
- 财(75133)
- 所(70624)
- 农(66089)
- 研究所(64068)
- 中心(62672)
- 财经(59825)
- 江(59051)
- 业大(57172)
- 经(54272)
- 经济学(52895)
- 北京(51969)
- 农业(51797)
- 范(51736)
- 师范(51209)
- 院(49809)
- 经济学院(47453)
- 州(47168)
- 基金
- 项目(259191)
- 科学(204437)
- 基金(188605)
- 研究(186999)
- 家(165175)
- 国家(163815)
- 科学基金(140155)
- 社会(120208)
- 社会科(114111)
- 社会科学(114084)
- 省(101358)
- 基金项目(99095)
- 自然(90296)
- 自然科(88218)
- 自然科学(88193)
- 自然科学基金(86619)
- 教育(85526)
- 划(85340)
- 资助(77560)
- 编号(74728)
- 成果(60271)
- 发(59910)
- 重点(58951)
- 部(57147)
- 创(53612)
- 课题(51920)
- 国家社会(50306)
- 创新(50214)
- 科研(50043)
- 教育部(48878)
- 期刊
- 济(190629)
- 经济(190629)
- 研究(114785)
- 中国(76526)
- 学报(61528)
- 农(59813)
- 财(58205)
- 科学(56761)
- 管理(54781)
- 大学(46443)
- 学学(43939)
- 农业(40810)
- 教育(38295)
- 融(37106)
- 金融(37106)
- 技术(35267)
- 经济研究(31636)
- 业经(30222)
- 财经(29969)
- 经(25905)
- 问题(25383)
- 贸(23040)
- 业(21886)
- 技术经济(20788)
- 统计(20298)
- 国际(19961)
- 商业(18662)
- 世界(18596)
- 策(18383)
- 图书(18140)
共检索到58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昂
数字经济助力国际贸易发展成为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方法,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的短期和长期关系。结果显示:第一,短期关系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互为因果关系,东部地区与全国层面结果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呈现单一因果关系;第二,长期关系研究发现,在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正向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正向作用不显著;第三,对贸易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处于平稳状态。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加工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全国和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下降的状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晨
本文选取2006-2021年全球32个样本国家(包括27个OECD成员国家和5个金砖国家)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数字贸易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并进一步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组层面实证分析得到,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应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这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基础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而导致边际效应不同有关。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数字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浩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发现,二者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新生态创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层面形成良性互动。基于测算的贸易开放指标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要素的区域性贡献呈东中西递减态势;劳动力对东部的发展贡献有限,中部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人力资本表现为自东至西贡献度递减趋势;外资投入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产业升级对东部贡献明显,但中、西部呈负效应;政府干预对三大区域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贸易开放度对东部的贡献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检验不显著;加工贸易开放度贡献对东部为正,中部为负,西部未通过检验;一般贸易开放度对各区域的贡献均为显著正向。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电商经济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小乐 林淑仪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于贸易韧性的作用,本文采用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贸易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贸易韧性提升的影响显著为正,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贸易韧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对非边疆地区的作用比边疆地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贸易韧性。基于此,应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疆地区贸易韧性和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峰 吴振顺 余博
运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开放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累积效应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和全国依次递减的差序格局,且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都为正向效应。从产业结构升级对贸易开放影响的累积效应绝对值看,则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全国>西部>中部"的空间格局,东北地区和东部为负向效应;全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为正向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衣保中 郭晓立
作为一类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跨界污染不但使区域环境恶化,同时有可能打破原有的资源配置状态,影响区域内贸易结构与福利分配。在跨界污染存在的情况下,严格地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贸易安排并不总是合理的,因为一国有可能出口更多污染附带产品;仅遭受本地污染的国家总能在自由贸易中获利,而拥有清洁生产技术的国家则更有可能蒙受损失。在缺乏超国家机构协调的情况下,合作是解决跨界污染与贸易分配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综合运用税收、单边支付、贸易—环境关联协议等手段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同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关键词:
跨界污染 异质性 区域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朝晖 魏艺璇 范亚莉 刘志颐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在强调重要农产品"自给"的同时,也需要多渠道加强国内外农产品的"互予"。本文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的差异度。实证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上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且上述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均显著,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口促进作用不显著;然后对"一带一路"建设地区与非建设地区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一带一路"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非"一带一路"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域差异,加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纵深建设,以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接,解决农产品进口不稳和出口不畅问题,从而构建农业开放和发展新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本文基于我国2014-2020年现代流通企业微观经营数据,将流通现代化划分为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年龄与劳动力成本4个指标,深入探究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呈现正向驱动作用。其中,流通企业经营规模、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成本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正相关,企业经营年龄与区域贸易竞争力呈负相关。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通现代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中部、东北与西部地区。据此,本文提出以"供给侧改革"为载体,助力区域流通产业优化升级;以扩大投资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交流与合作;以金融配套为抓手,提升金融发展对产能合作的服务效能,最终提升各区域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欣然 张华新
数字经济发展是提升对外贸易增长的关键途径,更是符合当前国际市场环境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2014-2021年我国23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Hansen回归以及门槛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将金融抑制性引入两者之间,明晰其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但促进效果有差异性,即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短期对外贸易增长;数字经济发展与金融抑制性的交互项对对外贸易增长具有相反的作用效应,即交互项对短期对外贸易增长具有倒U型效应,而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则具有正U型效应;门槛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抑制性的非线性效应对于短期对外贸易增长具有单一门槛,而对长期对外贸易增长则具有双重门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文章分析了不同贸易制度对劳动力利用的影响,提出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围绕这一思路,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梅
数字经济的强渗透性特征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量化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着现实意义。在分析了数字技术影响国际贸易途径的基础上,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时变(TRESFA)方法,采用2000—2019年江苏与RCEP国家的贸易数据,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贸易相关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长10%,促进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8%,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着积极推动作用。通过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纳入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效率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同时,创新呈现的RCEP各国的贸易效率曲线图可以直观反映近20年各国的贸易效率变化情况,对贸易效率研究提出新的角度。建议我国应在积极把握RCEP关税下降和累积原产证制度等有利条件的同时,参与RCEP国家交通基础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来促进双边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燕楠 韩仲秋
本文以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RCEP各成员国十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分别表示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用混合OLS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RCEP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具有正向作用,且贸易便利化通过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双方之间的贸易,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地理距离、汇率、外商直接投资等阻碍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未来应加快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
关键词:
RCEP 贸易便利化 数字经济 中介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皞 张元隆
基于可获得的OECD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在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首先观察中美两国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贸易效应的差异;之后考虑两个国家的异质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签署时间和数量的差异),扩大数据集合。实证结果发现:发达国家间的RTAS贸易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显著增强;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RTAS效应则存在明显波动,负面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梅 余江
通过采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增长弹性分析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贸易对国际物流需求的影响程度与方式,分析各指标对国际物流需求的具体作用。结合四川省经济贸易特征与分析结论,提出四川省经济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建议,促进区域经济贸易与国际物流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梅 余江
通过采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增长弹性分析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贸易对国际物流需求的影响程度与方式,分析各指标对国际物流需求的具体作用。结合四川省经济贸易特征与分析结论,提出四川省经济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建议,促进区域经济贸易与国际物流互动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