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2)
- 2023(17607)
- 2022(14750)
- 2021(13471)
- 2020(11065)
- 2019(24818)
- 2018(24801)
- 2017(46739)
- 2016(25064)
- 2015(28130)
- 2014(27908)
- 2013(27722)
- 2012(25967)
- 2011(23668)
- 2010(23975)
- 2009(22011)
- 2008(21211)
- 2007(18957)
- 2006(17041)
- 2005(15423)
- 学科
- 济(121052)
- 经济(120952)
- 管理(75386)
- 业(72521)
- 企(59879)
- 企业(59879)
- 方法(43926)
- 数学(37192)
- 数学方法(36806)
- 中国(33157)
- 地方(29863)
- 农(29034)
- 业经(28367)
- 学(24463)
- 技术(24358)
- 财(23024)
- 农业(20206)
- 制(19248)
- 贸(18622)
- 贸易(18605)
- 理论(18361)
- 银(18209)
- 银行(18160)
- 环境(18130)
- 融(17926)
- 金融(17925)
- 易(17919)
- 行(17540)
- 和(17502)
- 地方经济(17318)
- 机构
- 大学(363638)
- 学院(363229)
- 济(152491)
- 经济(149238)
- 管理(143099)
- 研究(128470)
- 理学(122417)
- 理学院(121048)
- 管理学(119144)
- 管理学院(118484)
- 中国(95468)
- 京(78885)
- 科学(77757)
- 财(66791)
- 所(64789)
- 研究所(58624)
- 中心(57015)
- 农(56924)
- 江(54889)
- 财经(52616)
- 业大(52168)
- 北京(50749)
- 范(49373)
- 师范(48916)
- 经(47685)
- 院(46610)
- 经济学(45645)
- 州(44780)
- 农业(43996)
- 经济学院(40712)
- 基金
- 项目(242046)
- 科学(190618)
- 研究(180240)
- 基金(173366)
- 家(150426)
- 国家(149116)
- 科学基金(128310)
- 社会(114015)
- 社会科(108148)
- 社会科学(108120)
- 省(96161)
- 基金项目(91686)
- 教育(81815)
- 自然(81084)
- 划(79740)
- 自然科(79193)
- 自然科学(79178)
- 自然科学基金(77765)
- 编号(73242)
- 资助(70291)
- 成果(59599)
- 发(55818)
- 重点(54132)
- 创(53807)
- 部(52311)
- 课题(51367)
- 创新(49600)
- 国家社会(46865)
- 项目编号(45080)
- 发展(45060)
- 期刊
- 济(178361)
- 经济(178361)
- 研究(113776)
- 中国(77254)
- 管理(56518)
- 学报(54625)
- 农(52249)
- 科学(51637)
- 财(48970)
- 教育(45206)
- 大学(41502)
- 学学(38684)
- 农业(36574)
- 技术(35458)
- 融(33685)
- 金融(33685)
- 经济研究(28852)
- 业经(28660)
- 财经(26015)
- 经(22397)
- 问题(22257)
- 图书(21490)
- 技术经济(20622)
- 科技(19796)
- 业(19516)
- 理论(17389)
- 现代(16989)
- 坛(16837)
- 论坛(16837)
- 商业(16676)
共检索到558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颖文 于焱
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相关的研究着眼于此,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有很多的研究,但是整体缺乏系统展示两者之间关系。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与测度方式,并总结各研究在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的中介影响,主要提出数字金融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聚集效应三方面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郎立魁 郏聚宝 王丰效
为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文章基于2012—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从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选取代表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指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领域选取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根据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分别计算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综合得分,基于综合得分构建VAR模型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表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二者存在同步增长趋势;绿色技术创新进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击效应一直为正向效应影响,且短期影响强度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兵 李艺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 沈盈盈 李言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可能对地区绿色创新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在采用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量化分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绿色创新先抑制后促进,整体呈现U型影响特征。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会给地区绿色创新造成一定负担;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赋能效应”才有所显现,开始有利于地区绿色创新发展。考虑变量衡量误差、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问题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经由地区融资约束和政府环保重视度这两个渠道对绿色创新产生U型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中国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推动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进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广勤 方扶星
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城市绿色创新。机制分析显示,产业多样化是数字经济发展释放城市绿色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一线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相较于绿色创新质量,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数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推动本地区的绿色创新,还间接推动其他地区的绿色创新;当数字经济发展处于2.429~7.326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高于7.326时,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且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多样化发展,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霞 雷汉云 王珊珊
当前重点关注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但很少关注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共同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文章以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在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在技术创新调节变量的作用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心助推力量,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引入技术创新这一中间调节变量的作用后,技术创新能够在环境规制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层面上起显著的补充作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时间层面上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空间层面上的“溢出效应”,且时间上的“累加效应”比“空间溢出效应”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伦晓波 刘颜
数字政府转型浪潮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如何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目标,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2003—2019年数据,研究了数字政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政府有利于市场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激发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而赋能绿色技术创新;国家特质会影响数字政府发挥效应的程度,相较于低收入组国家,高收入组国家更能从数字政府发展中获益,另外数字政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张思思 马晓钰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六度空间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公众环境关注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中介。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非线性递增的特征,并且具有“本地—邻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边际经验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哲华 钟若愚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低碳转型速度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新引擎。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的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低碳转型,且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城市低碳转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在利用滞后一期被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通过更换回归模型、更改样本量与更换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以城市规模为门槛变量情况下,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现为边际递增的变化趋势。因此,我国在经济绿色转型关键阶段,应深挖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优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差异化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城市间人口流动机制,以加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琪 张思思 马晓钰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六度空间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公众环境关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公众环境关注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中介。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非线性递增的特征,并且具有“本地—邻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边际经验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阿忠 张碧兰
如何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是我国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实现绿色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0个城市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进一步利用门限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绿色创新的非对称空间溢出。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本地和邻近城市的绿色创新。数字经济对本地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我国中部地区更为明显。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在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我国东部地区得到更好体现。同时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2)城市绿色创新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的城市获得更大的正向空间溢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金花 贾月琴 曹翠珍
当前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突显,本文以30个省市为案例,基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环境各维度条件变量均无法单独构成驱动区域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通过联动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导致区域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模式有五类,分别为资源-产业-环境主导技术协同型、资源-产业主导技术-环境协同型、资源-产业-环境主导型、资源-产业主导型和技术-环境主导型绿色创新驱动模式;导致非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模式包括资源-环境缺失型和资源-技术-环境缺失型两种。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的不同条件组合可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