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1)
- 2023(14577)
- 2022(11949)
- 2021(10549)
- 2020(8543)
- 2019(19038)
- 2018(18516)
- 2017(35237)
- 2016(18520)
- 2015(20470)
- 2014(20122)
- 2013(19995)
- 2012(19359)
- 2011(17875)
- 2010(18150)
- 2009(16797)
- 2008(16237)
- 2007(14688)
- 2006(13190)
- 2005(12114)
- 学科
- 济(106373)
- 经济(106301)
- 管理(57158)
- 业(55855)
- 企(43837)
- 企业(43837)
- 方法(36351)
- 数学(32082)
- 数学方法(31920)
- 地方(29994)
- 中国(29032)
- 农(25278)
- 业经(23890)
- 技术(20075)
- 财(19077)
- 农业(18156)
- 地方经济(17383)
- 学(16556)
- 融(16152)
- 金融(16151)
- 制(15905)
- 银(15272)
- 银行(15257)
- 贸(15066)
- 贸易(15051)
- 行(14828)
- 环境(14718)
- 易(14405)
- 产业(14399)
- 发(14190)
- 机构
- 学院(272834)
- 大学(271155)
- 济(127383)
- 经济(125001)
- 管理(106037)
- 研究(98006)
- 理学(90394)
- 理学院(89382)
- 管理学(88324)
- 管理学院(87776)
- 中国(74695)
- 京(56868)
- 财(56022)
- 科学(54896)
- 所(48126)
- 中心(44765)
- 财经(43895)
- 江(43477)
- 研究所(43031)
- 经济学(40343)
- 农(40223)
- 经(39786)
- 范(37048)
- 师范(36752)
- 北京(36176)
- 经济学院(36102)
- 院(35471)
- 业大(34968)
- 州(34596)
- 财经大学(32331)
- 基金
- 项目(177407)
- 科学(142788)
- 研究(135446)
- 基金(128499)
- 家(109800)
- 国家(108850)
- 科学基金(95215)
- 社会(90442)
- 社会科(86069)
- 社会科学(86049)
- 省(72430)
- 基金项目(67659)
- 教育(61443)
- 划(58284)
- 自然(56911)
- 自然科(55624)
- 自然科学(55614)
- 自然科学基金(54659)
- 编号(53836)
- 资助(50834)
- 发(44727)
- 成果(43656)
- 创(41883)
- 重点(40226)
- 部(39470)
- 课题(38482)
- 创新(38346)
- 国家社会(38027)
- 发展(37196)
- 展(36596)
- 期刊
- 济(151513)
- 经济(151513)
- 研究(89189)
- 中国(62124)
- 管理(42461)
- 财(41372)
- 农(37158)
- 科学(35184)
- 学报(34860)
- 教育(32078)
- 融(30387)
- 金融(30387)
- 大学(27516)
- 技术(26017)
- 学学(25560)
- 农业(25458)
- 经济研究(25200)
- 业经(24250)
- 财经(23008)
- 经(19985)
- 问题(19079)
- 技术经济(16703)
- 贸(14910)
- 业(13999)
- 科技(13982)
- 商业(13779)
- 世界(13732)
- 图书(13314)
- 统计(13290)
- 策(13288)
共检索到433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拓晨 石孖祎 韩冬日 曾经纬
提升创新质量是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为新型载体驱动创新发展也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本文利用更具国际认可性的专利被引次数作为创新质量的表征变量,并通过CRITIC-G1-Bonferroni算子测度包含了数字环境、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与省域创新质量的直接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工具变量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其次,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了融资约束、交易成本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约束下,数字经济对创新质量的间接影响与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创新质量表现出显著积极的直接作用,作用效果呈现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交易成本间接提高省域创新质量,而在外商直接投资路径上则存在“遮掩效应”;基于省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创新质量存在多样化阈值效应,在宽松的融资约束、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适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下,数字经济能够发挥更加有利的积极影响。研究结论对政府制定省域差异化政策以及构造良好的数字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投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立宇 莫龙炯 张方
基于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中国城市创新区域指数和281个地级市2011—2017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市场金融信贷投资和社会人力资本提升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创新的主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积极效应在教育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特征。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的机制效应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忠 潘欣贤 谢卫红 邹玉坤 李淑荧
数字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厘清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尤为重要。借助IPC分类号识别出2012—2021年智能制造上市公司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从重组视角出发,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对专利摘要信息进行学习,进一步将数字化创新专利划分为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两类,以考察二者对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能够显著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使用重组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创新可以通过缩小企业纵向边界和扩大企业横向边界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处于技术快速变化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区域的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可为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启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争江 郑之琦 屈小娥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民生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后为经济发展、协调共享,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开放合作提升空间较大。各影响因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介于0.5670~0.813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路路 许正中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不论是用差分GMM还是系统GMM估计方法,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对中小城市的影响高于大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绩效 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永红 李保祥
通过使用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并采用2012—2016年不同省份及地区的面板数据集,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不同省份的环境规制水平存在不同的限制。随着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大超过门槛值,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在这种驱动机制中由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作用,但是作用程度有所下降。文章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环境规制门槛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培鑫 吕长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进,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使用2003—2015年中国地级市经济数据,检验创新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二者之间关系,即创新对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创新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其中,高质量创新和绿色创新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更大。进一步,鉴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创新对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效果亦不相同,当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达到约三万元时,创新才能发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创新可以通过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降低能源强度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本文论证了创新对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丰富了创新的经济后果以及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研究,对于以市场化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融资约束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陈钊泳
本文在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合作创新的绩效,且对企业内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第二,从影响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两个途径,化解企业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的困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新动能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红利,发挥数字经济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融资约束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