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4)
- 2023(16221)
- 2022(13145)
- 2021(11659)
- 2020(9647)
- 2019(21788)
- 2018(21549)
- 2017(41619)
- 2016(22399)
- 2015(25199)
- 2014(25676)
- 2013(25511)
- 2012(24268)
- 2011(22229)
- 2010(22600)
- 2009(21045)
- 2008(20897)
- 2007(19067)
- 2006(17079)
- 2005(16081)
- 学科
- 济(119191)
- 经济(119092)
- 业(59467)
- 管理(59437)
- 企(45490)
- 企业(45490)
- 方法(41086)
- 数学(35505)
- 数学方法(35209)
- 中国(33274)
- 地方(30612)
- 农(30541)
- 业经(27616)
- 学(23109)
- 财(22749)
- 农业(20710)
- 制(19751)
- 贸(18742)
- 贸易(18729)
- 银(18303)
- 银行(18268)
- 融(18199)
- 金融(18197)
- 易(17980)
- 地方经济(17934)
- 产业(17876)
- 行(17647)
- 发(16490)
- 和(15628)
- 环境(15569)
- 机构
- 学院(336903)
- 大学(335392)
- 济(149627)
- 经济(146602)
- 研究(124691)
- 管理(122226)
- 理学(103356)
- 理学院(102074)
- 管理学(100384)
- 管理学院(99730)
- 中国(94166)
- 科学(75190)
- 京(72498)
- 财(66556)
- 所(65014)
- 农(60143)
- 研究所(58674)
- 中心(55734)
- 江(53099)
- 财经(52099)
- 业大(48873)
- 经济学(47455)
- 经(47046)
- 农业(46917)
- 北京(46356)
- 范(45601)
- 师范(45128)
- 院(44155)
- 经济学院(42486)
- 州(42425)
- 基金
- 项目(214576)
- 科学(168142)
- 研究(157453)
- 基金(153647)
- 家(134331)
- 国家(133186)
- 科学基金(112573)
- 社会(101451)
- 社会科(96294)
- 社会科学(96267)
- 省(84870)
- 基金项目(80458)
- 划(70750)
- 教育(70319)
- 自然(69518)
- 自然科(67871)
- 自然科学(67850)
- 自然科学基金(66663)
- 编号(63537)
- 资助(62243)
- 发(52706)
- 成果(52647)
- 重点(49130)
- 部(46726)
- 课题(44752)
- 创(44180)
- 发展(42708)
- 国家社会(42679)
- 展(42043)
- 创新(41467)
- 期刊
- 济(178100)
- 经济(178100)
- 研究(105913)
- 中国(71703)
- 农(56596)
- 学报(53466)
- 财(51292)
- 科学(48903)
- 管理(46329)
- 大学(39974)
- 农业(37989)
- 学学(37530)
- 融(35331)
- 金融(35331)
- 教育(35062)
- 经济研究(29955)
- 技术(29773)
- 业经(29154)
- 财经(26863)
- 问题(23505)
- 经(23358)
- 业(20591)
- 技术经济(18601)
- 贸(18345)
- 商业(17244)
- 图书(16959)
- 世界(16750)
- 统计(16380)
- 国际(15965)
- 版(15646)
共检索到527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蔓青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以流通效率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正向推动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且存在明显双重流通效率门槛效应,二者呈“倒U”形关系。当流通效率处于双门槛值之间时,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最强。为此,应打造算网融合新生态、激活数据倍增效应、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助力流通产业智慧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探索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分别为2.001、2.565、2.127。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流通产业顶层政策规划设计,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融合,注重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产业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庆海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区域市场整合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作用机制,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异质性影响明显,对结构高级化指数的正向促进高于合理化指数;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复杂性,有利于相邻地区的结构合理化,不利于相邻地区的结构高级化,不利于经济相近地区的结构合理化;区域市场整合强化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与空间溢出效应,对结构合理化的正向调节更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李慧玲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流通产业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效率,对流通业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就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行分位数回归检验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程度流通产业链韧性存在差异化影响。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资源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高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提升流通产业链韧性打好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霞 林同智
数字经济以一种创新性资源组织方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对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及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绩效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这种效果在相邻省域间尤为明显;教育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有利于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促进区域绿色经济绩效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 空间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静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综合性的关联关系,其中以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的关联作用最强,而流通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作用最弱。同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拉动作用,流通产业GDP每增加1单位,可以使国民经济其他产业GDP增加0.1363单位。这些结论为发展流通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流通产业 产业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文阳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行业越发迫切进行产业技术升级,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与销售的中介部门,其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及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高级化进程与我国全产业技术升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流通业与产业技术升级率最高,流通产业的高级化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产业技术升级,还能够加速周边地区产业技术升级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明明 张小军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直是流通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数据处理与史实分析表明:过去30年中,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三次产业推动阶段,2001年后为相对独立发展阶段;流通产业的发展路径是四个阶段的包络线。这一结论丰富了流通产业从末端产业向先导产业转型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灰色关联度 发展阶段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英
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步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源泉。这种促进作用将通过四个过程得以实现,分别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和地区发展环境改善。通过对我国省级数据进行面板回归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推动作用,但现阶段所起作用并不十分大,需要继续通过上述四个过程进一步加深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发展 关联性 面板回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江
股票市场的基本职能在于达成资金在供求双方之间的有效流动和配置,在理论上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基本面之间的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进行考察,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基本面之间虽然具备部分相关性特征,但这种联系总体来说是不完全的,说明市场在其传导机制中存在缺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栾贵勤 杨青 周雯瑜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索中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证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能准确反映出以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出"绝对能源消费系数"的新概念来评价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关联性,并以此为根据,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对比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以供政府、企业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庞皓 李南成 史代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 ,由于自然、历史、文化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差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其中 ,区域金融运行状况的非均衡性已成为制约各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南地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带 ,人口多、自然资源丰富 ,但与东部地区相比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区域内各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的重要手段 ,其运行环境不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金融运行 关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