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1)
- 2023(18904)
- 2022(15767)
- 2021(14561)
- 2020(11797)
- 2019(26839)
- 2018(26530)
- 2017(50849)
- 2016(27313)
- 2015(30346)
- 2014(30404)
- 2013(30228)
- 2012(28306)
- 2011(25705)
- 2010(25953)
- 2009(24024)
- 2008(23477)
- 2007(21075)
- 2006(18791)
- 2005(17219)
- 学科
- 济(131370)
- 经济(131244)
- 管理(79044)
- 业(77522)
- 企(62665)
- 企业(62665)
- 方法(50266)
- 数学(43327)
- 数学方法(42917)
- 中国(35990)
- 农(32075)
- 地方(30136)
- 财(29309)
- 业经(29197)
- 学(26635)
- 农业(22576)
- 制(21412)
- 融(20202)
- 金融(20201)
- 贸(20105)
- 贸易(20090)
- 银(19727)
- 银行(19678)
- 易(19371)
- 行(18956)
- 理论(18942)
- 务(18482)
- 财务(18410)
- 财务管理(18377)
- 环境(18216)
- 机构
- 大学(401789)
- 学院(398817)
- 济(169910)
- 经济(166432)
- 管理(154437)
- 研究(142707)
- 理学(132631)
- 理学院(131096)
- 管理学(128947)
- 管理学院(128223)
- 中国(105907)
- 京(86268)
- 科学(86085)
- 财(77335)
- 所(72615)
- 研究所(65915)
- 农(64550)
- 中心(62725)
- 财经(61574)
- 江(58958)
- 业大(57441)
- 经(55994)
- 北京(55299)
- 范(53430)
- 师范(52917)
- 经济学(52375)
- 院(51561)
- 农业(50237)
- 州(47738)
- 经济学院(46932)
- 基金
- 项目(266302)
- 科学(209920)
- 研究(194176)
- 基金(194039)
- 家(169996)
- 国家(168348)
- 科学基金(143929)
- 社会(124644)
- 社会科(118232)
- 社会科学(118199)
- 省(102736)
- 基金项目(102209)
- 自然(92302)
- 自然科(90148)
- 自然科学(90127)
- 自然科学基金(88536)
- 教育(88077)
- 划(86662)
- 资助(79892)
- 编号(77682)
- 成果(63736)
- 发(59646)
- 重点(59569)
- 部(58711)
- 创(54863)
- 课题(53877)
- 国家社会(52014)
- 创新(51216)
- 教育部(50559)
- 科研(50359)
- 期刊
- 济(194715)
- 经济(194715)
- 研究(124473)
- 中国(81147)
- 学报(63869)
- 管理(59323)
- 农(59213)
- 科学(58878)
- 财(58006)
- 大学(48243)
- 学学(45391)
- 教育(43273)
- 农业(40973)
- 融(38420)
- 金融(38420)
- 技术(34613)
- 经济研究(31975)
- 财经(31346)
- 业经(29745)
- 经(26997)
- 问题(24751)
- 业(21465)
- 图书(21303)
- 技术经济(20871)
- 贸(18908)
- 科技(18698)
- 理论(18541)
- 世界(18352)
- 现代(18120)
- 版(17717)
共检索到60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韡 蔡运坤 吕晓弟
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数字经济指数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匹配,通过划分高低技能层次的劳动力,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长短期效应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数字经济的岗位替代效应通过挤入高技能劳动力和挤出低技能劳动力,提高技能溢价水平,进而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低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看,数字经济的生产率效应促使低技能劳动力相对生产率提升,降低了技能溢价水平,进而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高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反而不显著。进一步地,家庭养老负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治理水平等均会使上述影响产生异质性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军 张慧慧 徐力恒
人力资本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中国地区层面不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就业技能需求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机制;然后使用2002—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地级市层面就业技能结构变化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就业技能结构中高技能占比提高会显著促进家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反之,若低技能占比提高,则会显著降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此外,本文使用出口冲击和至港口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实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表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受到局部劳动力市场的显著影响;并且以家庭教育支出和适龄青少年大学入学率度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过去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技能结构的演变以及就业技能结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机制及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资源依赖型产业链、重工业偏向型产业结构和既定的体制环境,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专用性。文章认为,既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导致了劳动力在搜寻匹配岗位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以致于在转岗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人力资本粘性和人力资本失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下岗失业劳动力高质量地完成转岗再就业过程,应当重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重工业化改造,同时还应对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流动制度和激励制度进行有效调整。
关键词:
专用性人力资本 资源依赖 人力资本粘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狄子新
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差异理论,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溢价是对"劳动力质量"的正常回报。进而运用1978-2012年我国数据加以实证,结果显示低技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对人力资本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1 9 9 2年以来,这种影响呈现强化的趋势。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技能型教育发展、完善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异质性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溢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航
文章在梳理了人口集聚、异质性劳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4—2020年的数据样本,先利用豪斯曼检验确定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为基础,再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和“倒U”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下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技能人才集聚对各个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度集聚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人口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提升作用,且这种提升作用随高技能人才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异质性劳动力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飞 柯文进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始终是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应与区域的异质性相一致,以实现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本文在充分考量"四大板块"区域异质性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为视角,利用198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两个维度来探寻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①全国层面,所有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会遏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只有高级人力资本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②区域层面,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运转 宋宇
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化歧视理论,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用中国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抑制人力资本积累且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比低收入和高收入阶段大。目前中国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但中西部省份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且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省份主要在西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静 息晨 纪承名
将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形成混合截面数据,本文在县域层面分析流入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长期留城意愿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表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长期留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数字经济指数每提升一个标准差,农民工留城意愿增加10.3%。数字经济对留城意愿的促进作用存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对高人力资本农民工的影响较低人力资本农民工高1.3%。机制分析表明,支付便利性是人力资本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尽管数字经济发展引致城市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向高人力资本农民工,但学习效应下低人力资本农民工更快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缩小了两类农民工的工资差距。本文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农民工福祉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讨论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民工 支付便利性 工资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济红 陈喜强
庞大的城乡流动人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理解什么因素在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城市选择对我国未来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格局均有着重要参考意义。而在当前中国城市普遍实施人才政策下,人力资本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已有研究却较少分析城市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选择的影响。基于此,利用CHIP数据库中的RUMiC-2008 (中国的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与中国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特征数据相结合,实证检验了城市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估计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城市规模、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特征条件下,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城市,被劳动者选择流入的概率越大,工具变量回归和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研究结论是可靠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偏向高人力资本城市的概率也越大,其中的机制是从城市平均人力资本中获得的工资溢价更高。但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由于受到主观幸福感的侵蚀,从而选择高人力资本城市的概率相对下降。该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和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有兴 杨晓妹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中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数据与31个省份的区域特征数据,研究公共服务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力个体及家庭异质性对其流动中公共服务偏好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劳动者除了追求经济收益外,更倾向于流入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个体特征中,受教育程度强化了劳动者流动中对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偏好,而年龄因素只对地区教育水平敏感,且随着年龄的上升,影响效果减弱;家庭特征中,16岁以下子女数和家庭教育支出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教育水平的偏好,而家庭老人数和家庭医疗开支提高了劳动者向高医疗水平地区流动的几率。这表明外来人口在平等享受流入地公共服务方面初见成效,然而劳动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背负着让个人及家庭享受更好教育与医疗的使命。为此,政府应增加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其覆盖率和可及性;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劳动力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障碍;完善流动人口档案,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社区医院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志远 汤倩倩 章元
本文利用2011—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海关数据库等研究出口机会对流动人口中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以及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就读概率的影响。利用本地出口产品结构的国际需求变动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出口机会能够显著提高对流动人口中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工资水平及携带子女随迁就读的概率。这表明出口机会不仅会提升发展中国家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和工资回报,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下一代的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出口机会 高技能劳动力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维祥 姜丽佳 徐志雄
基于2006-2015年全国2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信息经济发展关系,并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异质性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信息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此外,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对信息经济发展具有异质性效应,其中,在人力资本异质性方面,体力劳动者、基础型人力资本的系数为负,而技能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系数为正,就作用强度而言,基础型人力资本最大,技能型人力资本最小;在科技创新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对信息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越高,对信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信息经济 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娜 周云波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效应、工具变量等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与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尤其是显著提高低级和高级人力资本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东部和中西部角度,还是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角度,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且在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作用,但到达一定阶段之后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应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合理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人力资源有效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江林
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此次研究以绍兴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构建,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对非农就业选择越有抑制作用;农村的人力资本累积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户家庭收入的约束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村的土地资源约束推动了非农就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实证结果,从强化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加强县域非农经济的发展、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提出惠农政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