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1)
2023(19301)
2022(15987)
2021(14442)
2020(11857)
2019(26441)
2018(26047)
2017(49884)
2016(26845)
2015(29637)
2014(29554)
2013(29501)
2012(27595)
2011(25181)
2010(25627)
2009(24199)
2008(24056)
2007(21849)
2006(19825)
2005(18463)
作者
(80076)
(66819)
(66720)
(63233)
(42979)
(31882)
(29996)
(25966)
(25478)
(23873)
(23220)
(22289)
(21708)
(21518)
(20899)
(20521)
(19787)
(19357)
(19346)
(19329)
(16719)
(16710)
(16273)
(15352)
(15087)
(15005)
(14892)
(14767)
(13401)
(13048)
学科
(138906)
经济(138737)
(99210)
管理(93087)
(86539)
企业(86539)
方法(51633)
数学(42021)
数学方法(41793)
业经(37088)
(36671)
中国(36622)
(36385)
地方(30998)
(27641)
农业(25857)
(24315)
财务(24279)
财务管理(24240)
技术(23603)
企业财务(23099)
(22032)
贸易(22016)
(21827)
(21276)
(20418)
(20395)
金融(20393)
银行(20370)
(20148)
机构
学院(401385)
大学(397699)
(179611)
经济(176197)
管理(155473)
研究(139137)
理学(132454)
理学院(131037)
管理学(129417)
管理学院(128650)
中国(108171)
(84439)
(84076)
科学(80596)
(70168)
(68865)
财经(65663)
中心(62645)
研究所(62627)
(62605)
(59541)
业大(57278)
经济学(56014)
农业(53690)
北京(53479)
经济学院(50255)
(49844)
(49242)
(48918)
师范(48352)
基金
项目(257254)
科学(204393)
基金(188862)
研究(187651)
(164174)
国家(162724)
科学基金(140719)
社会(124698)
社会科(118504)
社会科学(118475)
(100434)
基金项目(99710)
自然(88639)
自然科(86612)
自然科学(86590)
自然科学基金(85117)
教育(84218)
(83460)
资助(76165)
编号(73317)
(59281)
成果(59089)
重点(57772)
(57222)
(55967)
国家社会(52650)
创新(51793)
课题(51180)
(50960)
教育部(49555)
期刊
(212193)
经济(212193)
研究(124829)
中国(83173)
(67587)
(64145)
管理(63528)
学报(59200)
科学(56607)
大学(45849)
学学(43713)
农业(43150)
(42432)
金融(42432)
技术(36284)
教育(35213)
财经(34618)
业经(34134)
经济研究(34040)
(29939)
问题(28495)
(24541)
技术经济(23258)
(21809)
世界(20635)
现代(19844)
商业(19580)
国际(19077)
科技(18180)
经济管理(17826)
共检索到624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贺立龙  张馨月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两个途径,促进城市制造业技术升级。进一步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构建创新要素汇聚机制,有助于发挥数字经济在制造业提质增效中的引擎功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洁西   李俊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玉秀  
数字经济发展颠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驱动制造业布局变革。利用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制造业集聚布局起到了扩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布局的中介机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强化数字经济的扩散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存在非线性效应和空间溢出的特点;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房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玉秀  
数字经济发展颠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驱动制造业布局变革。利用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制造业集聚布局起到了扩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布局的中介机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强化数字经济的扩散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布局存在非线性效应和空间溢出的特点;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房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扩散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子尧  张莉沙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企业业务复杂度在数字经济发展增加企业代理成本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正向影响在内部信息环境较差、成长性高和注册所在地位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本文研究对于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选取中国2012—2021年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制造业低碳转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两条路径影响制造业低碳转型;地方政府创新竞争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低碳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帅民  
选取中国2012—2021年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制造业低碳转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两条路径影响制造业低碳转型;地方政府创新竞争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低碳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黄益建  赵莎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但以研究盈余管理的动因居多,涉及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要少得多。我们只研究了其中一个因素———外部审计的质量。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可操纵应计利润直接检验外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斌  何思思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根本,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是我国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转变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为旺盛。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集聚正成为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将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带来新动能和新引领。文章利用2014—2018年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我国投入产出数据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城市群虚拟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可促进城市群制造业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相比于单一的传统集聚,虚拟集聚与传统集聚叠加效应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2)从地理区位上看,相比东部城市群,中西部城市群虚拟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加凸显;从产权性质上看,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虚拟集聚效应更为敏感;从产业类型上看,虚拟集聚对一般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先进制造业。(3)当城市群整体虚拟集聚水平提升时,中心城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受益更加明显;相较于城市群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虚拟集聚水平提升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在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快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城市群虚拟集聚水平,促进产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有效融合,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哲远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背景,采用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其传导路径为降低企业套利动机、提升企业实体资产收益率、增强企业创新投资意愿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等四种机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并且营商环境改善在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小波   孔莉霞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7个城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制造业集聚。(2)东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城市不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降低资本错配程度和劳动错配程度,进而推动制造业集聚。(4)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制造业集聚,而且带动了邻近地区制造业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李宏伟  
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热点议题。以2018—2022年2445家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在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资产结构和内部控制能够起到中介作用,企业经营风险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在推动东部地区企业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果。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远  李焕杰  
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匹配手工整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服务化转型指标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的地区金融科技指标,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当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不仅可以通过灵活便捷的支付方式直接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还能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变革,进而间接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会因地区、行业、企业特征而异,在金融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地区、竞争程度较低行业、非国有和中小型企业中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中国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瑾  王家丹  
利用2001~2007年大连市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FDI通过后向联系效应对内资部门净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后向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存在,是比水平及前向技术外溢更为重要的溢出渠道。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一步研究技术人员投入、技术能力水平、出口及资本因素对内资部门吸收后向技术外溢的影响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