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4)
- 2023(16120)
- 2022(13052)
- 2021(11684)
- 2020(9385)
- 2019(21158)
- 2018(20871)
- 2017(39982)
- 2016(21384)
- 2015(23924)
- 2014(24139)
- 2013(23929)
- 2012(22494)
- 2011(20436)
- 2010(21111)
- 2009(20170)
- 2008(20272)
- 2007(18570)
- 2006(17000)
- 2005(16252)
- 学科
- 济(120178)
- 经济(120024)
- 业(89190)
- 管理(81724)
- 企(81159)
- 企业(81159)
- 方法(39204)
- 业经(36460)
- 财(32703)
- 农(31778)
- 中国(29989)
- 数学(29653)
- 数学方法(29482)
- 地方(27230)
- 制(25032)
- 务(22440)
- 财务(22410)
- 财务管理(22378)
- 农业(21977)
- 企业财务(21267)
- 技术(19597)
- 体(18959)
- 理论(18352)
- 融(18276)
- 金融(18274)
- 和(18228)
- 银(18054)
- 银行(18041)
- 策(18009)
- 行(17526)
- 机构
- 学院(324693)
- 大学(319618)
- 济(150466)
- 经济(147643)
- 管理(126858)
- 研究(110792)
- 理学(106803)
- 理学院(105739)
- 管理学(104617)
- 管理学院(103981)
- 中国(89208)
- 财(73426)
- 京(67593)
- 科学(59679)
- 财经(56292)
- 所(54919)
- 江(52134)
- 经(50832)
- 中心(49928)
- 研究所(48270)
- 农(47718)
- 经济学(46832)
- 北京(43395)
- 经济学院(41737)
- 财经大学(41271)
- 州(40911)
- 业大(39701)
- 范(39611)
- 院(39532)
- 师范(39292)
- 基金
- 项目(195936)
- 科学(157218)
- 研究(150815)
- 基金(143444)
- 家(121180)
- 国家(120033)
- 科学基金(105514)
- 社会(100681)
- 社会科(95625)
- 社会科学(95603)
- 省(76866)
- 基金项目(74563)
- 教育(67608)
- 自然(62947)
- 划(62195)
- 自然科(61465)
- 自然科学(61450)
- 编号(60757)
- 自然科学基金(60445)
- 资助(57893)
- 成果(50042)
- 发(46897)
- 部(44115)
- 重点(43683)
- 创(43588)
- 制(42729)
- 国家社会(42322)
- 课题(42272)
- 创新(39995)
- 业(39829)
- 期刊
- 济(187163)
- 经济(187163)
- 研究(106978)
- 中国(70472)
- 财(60649)
- 管理(55402)
- 农(46046)
- 科学(40109)
- 学报(38841)
- 融(36569)
- 金融(36569)
- 教育(32192)
- 大学(31767)
- 农业(31117)
- 技术(30780)
- 业经(30172)
- 财经(30054)
- 学学(29918)
- 经济研究(29770)
- 经(26112)
- 问题(23487)
- 技术经济(19673)
- 贸(18478)
- 世界(18325)
- 业(18082)
- 现代(16687)
- 国际(16382)
- 商业(16251)
- 理论(16234)
- 经济管理(16023)
共检索到525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柏培文 喻理
大量文献聚焦于数字经济发展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创新增加和组织结构改善等收益,但少有文献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间竞争加剧、成本压力上升等负面影响。本文使用企业的价格加成作为上述两种效应净值的综合反映,构造可变价格加成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新近发展的不完美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不完美工具变量法估计的稳健上界为-0.19%。机制分析显示,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增加和企业对成本压力的不完全转嫁是重要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数字化程度较低、融资约束较紧、成本节约能力较弱的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价格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企业价格加成的离散度,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发现对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柏培文 喻理
大量文献聚焦于数字经济发展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创新增加和组织结构改善等收益,但少有文献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间竞争加剧、成本压力上升等负面影响。本文使用企业的价格加成作为上述两种效应净值的综合反映,构造可变价格加成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新近发展的不完美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不完美工具变量法估计的稳健上界为-0.19%。机制分析显示,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增加和企业对成本压力的不完全转嫁是重要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数字化程度较低、融资约束较紧、成本节约能力较弱的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价格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企业价格加成的离散度,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发现对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袁柳 廖夏 林波
充分发挥数字产品的技术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贸易利得。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进行匹配,本文构造了数字产品进口指标,详尽考察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有效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率,该促进作用对非出口企业、本土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更为显著;考察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以及更换不同的衡量指标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可靠;机制检验发现数字产品进口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增加研发投入”两个作用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本文证实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促进作用,对新时期评估中国数字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瀚坤 岳明阳 韩民春
数字经济发展正深刻改变当下的全球贸易格局,对提升出口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并使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样本,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企业加成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成本和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两条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非国有出口企业和低制度壁垒地区出口企业加成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了出口企业加成率离散度,显著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企业 加成率 资源配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春媛 顾国达 张川川 朱胡周
本文通过拓展Antoniades (2015)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促进效应和竞争抑制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后者则降低了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企业生产率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鹏 尹志锋 张志伟 孙宝文
在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技术应用指标,考察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专利质量,并且企业只有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数字技术的专利质量提升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提高研发效率、推动研发合作以及积累超级明星发明家三个渠道促进专利质量提升;数字技术对企业专利质量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IT投入更多和专业化分工水平更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并没有导致企业间的专利质量出现数字鸿沟。本文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推动实体企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未来提高专利质量相关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妮 宋清 张春敏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经济主体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地级市政府债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讨论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是地方政府债务抑制企业价格加成的重要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规模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成本节约能力较弱的企业受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其价格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高了地区内企业价格加成的离散度,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帅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直接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协同和技术吸收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创新协同效应,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基于数字经济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变革,加速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再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梅 孙阳阳
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数据,构造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处于数字化关注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殷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在M-O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化转型,深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取决于生产率、成本变化和竞争的净效应,综合来看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投入效应和竞争效应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中低生产率企业和中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出口倾向显著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推动高质量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加成率 出口倾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廷华 刘伟亚 胡孟元
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在冲击传统金融的同时,对企业决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方面,是否会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此,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需求和商业信用供给,该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具有“普惠性”特征,显著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决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分别影响商业信用的供给与融资需求。研究结论对进行商业信用决策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慧 杨泽锋 崔祥民 王淑雯
从理论上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了2011-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外围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中心城市。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郝兴亚
构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机制郝兴亚一、深化改革是要构造一个新的企业机制天津市大型施工企业,多数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组建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了三十多年。它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存在着质的矛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靠竞争取得任务,从过去对上级负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国 李乾文
按照企业发展与环境相容的原则,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鉴于当前文献关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研究还略显不足,文章借鉴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根据Malcomson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包括1阶段合约和2阶段合约的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框架,设立基于相对业绩的"锦标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系统分析,推导出政府在制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政策时的注意事项,即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展低碳经济;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基金,并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锦标机制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其中投资高收入国家对企业加成率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此外,研发加工型和多样化型OFDI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的检验表明,一方面,OFDI促进了企业进行新产品创新,降低了需求弹性,从而有利于企业制定更高的价格;另一方面,OFDI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可能降低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