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2)
- 2023(20701)
- 2022(17123)
- 2021(15573)
- 2020(13122)
- 2019(29829)
- 2018(29433)
- 2017(56138)
- 2016(30239)
- 2015(33981)
- 2014(34090)
- 2013(33595)
- 2012(31352)
- 2011(28214)
- 2010(28656)
- 2009(26876)
- 2008(26661)
- 2007(24041)
- 2006(21362)
- 2005(19724)
- 学科
- 济(146954)
- 经济(146802)
- 业(104267)
- 管理(99373)
- 企(91373)
- 企业(91373)
- 方法(57592)
- 数学(47333)
- 数学方法(46803)
- 农(38909)
- 业经(38776)
- 财(38593)
- 中国(37043)
- 地方(31867)
- 制(26941)
- 农业(26896)
- 务(26443)
- 财务(26376)
- 学(26350)
- 财务管理(26327)
- 企业财务(25007)
- 贸(23334)
- 贸易(23321)
- 技术(23057)
- 理论(22933)
- 和(22925)
- 易(22556)
- 环境(22517)
- 银(21308)
- 融(21287)
- 机构
- 学院(444367)
- 大学(439287)
- 济(190398)
- 经济(186525)
- 管理(172264)
- 研究(150022)
- 理学(146703)
- 理学院(145152)
- 管理学(142800)
- 管理学院(141970)
- 中国(116354)
- 京(93085)
- 科学(89818)
- 财(88122)
- 所(76199)
- 农(74612)
- 江(69325)
- 财经(69167)
- 中心(69145)
- 研究所(68422)
- 业大(63587)
- 经(62528)
- 北京(58635)
- 农业(58368)
- 经济学(57874)
- 范(56151)
- 师范(55556)
- 州(54791)
- 院(54039)
- 经济学院(51869)
- 基金
- 项目(286234)
- 科学(226226)
- 研究(210088)
- 基金(207400)
- 家(179799)
- 国家(178219)
- 科学基金(154292)
- 社会(134716)
- 社会科(127747)
- 社会科学(127714)
- 省(113602)
- 基金项目(109044)
- 自然(98608)
- 自然科(96380)
- 自然科学(96354)
- 教育(96160)
- 自然科学基金(94637)
- 划(94163)
- 编号(85329)
- 资助(84809)
- 成果(68866)
- 发(65045)
- 重点(64303)
- 部(62797)
- 创(61105)
- 课题(58972)
- 创新(56609)
- 国家社会(55874)
- 科研(54665)
- 教育部(54007)
- 期刊
- 济(222608)
- 经济(222608)
- 研究(131477)
- 中国(90411)
- 财(72495)
- 管理(69048)
- 农(68725)
- 学报(65750)
- 科学(61584)
- 大学(50353)
- 学学(47661)
- 农业(46565)
- 教育(44930)
- 融(42957)
- 金融(42957)
- 技术(42821)
- 业经(36582)
- 财经(35340)
- 经济研究(35227)
- 经(30561)
- 问题(28662)
- 业(26643)
- 技术经济(25142)
- 贸(22773)
- 统计(22416)
- 世界(21211)
- 商业(20894)
- 策(20836)
- 现代(20678)
- 图书(20435)
共检索到682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富永 孟妍
环境保护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环境治理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从企业高管、地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多主体环境意识视角出发,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4—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该结论在考虑滞后效应、控制地区经济水平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对其中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最后,从企业高管、地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视角考察环境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府、社会公众等主体的环境意识都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提升作用,这为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也拓展了企业绿色投资的研究视角。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琳 马梦茹
当前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传统环境规制政策虽然提升了企业被动性环境治理,但难以调动企业主动性环境行为,而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升了绿色创新水平,而外部监管强度并未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对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强化绿色创新对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雷鸣
通过搜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传导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更为显著;第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技术创新改善提升从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据此提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本文以全球四大乳业发达国家(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为代表,从奶牛养殖主体、乳制品加工主体、乳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三方面分析了乳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探寻国际乳业发达国家在提升乳业竞争力之路上的“他山之石”。本文分析发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四大乳业发达国家(地区)的乳业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奶牛养殖主体循序渐进地向适度规模养殖主体演进,乳业发达国家注重培育优良的奶牛品种和适宜的奶牛养殖环境;(2)乳制品加工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逐渐整合,乳制品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3)不仅成立了健全的乳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乳业发展的保障作用。这些经验为中国推进乳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乳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乳业 国际经验 供给主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霞 林同智
数字经济以一种创新性资源组织方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对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及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绩效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这种效果在相邻省域间尤为明显;教育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有利于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促进区域绿色经济绩效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 空间关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颛孙丰勤 张敏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其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充分发挥消费纽带作用的前提,其绿色流通的转型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保障。基于数字经济与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关联机制,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立足空间溢出视角,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长期稳步向好的趋势,空间异质特征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但这一促增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特征显著。据此,应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和智能化流通管理,有效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菊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数字消费水平三大维度,研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具体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流通业绿色发展。在数字经济细分指标方面,数字产业化对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数字消费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营业成本与管理效率在数字经济促进流通业绿色发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加大数字产业扶持力度、驱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展流通企业降本增效行动的建议,以期为促进流通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数字经济是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我国西部的驱动效果最强,东部和中部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流通业数字化主要通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品质升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分别占总效应的35.1%、12.2%。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常波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进行的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对扩大社会投资提出了旺盛需求。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完善绿色投资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投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峰 孙涛 姚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翔宇 卢新海 刘进进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方法、三重差分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批次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和第二批试点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影响更为显著。(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呈负向调节效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向影响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最末。(4)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具有“由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促进具有技术嵌入和环境赋能作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提升和效益转化还有待重视和加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清水 李登峰 李辉 余高锋
针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存在模糊性、异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规范化信息,并运用前景理论进行多指标评价的方法。首先,构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规范化异质信息,并计算待比较方案的前景函数。然后,通过定义前景值排序与专家决策偏好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程度,建立决策优化模型,计算各方案的前景值,进行方案排序和优选。最后,以三明市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鑫 刘岱
从物流企业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出发,通过物流企业及其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企业在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中的主要责任,提出了应从保障企业的基本权利、加强政府的社会责任、建立绿色的物流供应链等三个方面为物流企业履行其责任提供保障。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物流 物流企业 企业责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知新 包权 任龙梅 李银换
试图回答数字金融如何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问题。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同时无论是数字金融的综合指数层面还是覆盖率指数、使用深度指数以及数字化程度指数层面,对工业经济绿色转型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工业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提高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等途径机制予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融资效率进而提高其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企业创新创业水平进而提高其经营绩效水平,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努力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提高数字金融的覆盖面积、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支持工业行业创新创业发展,以及加强数字金融与新金融业态协同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