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9)
2023(14417)
2022(11703)
2021(10275)
2020(8191)
2019(18290)
2018(17809)
2017(33648)
2016(17937)
2015(20102)
2014(20198)
2013(20012)
2012(18780)
2011(17416)
2010(17866)
2009(17254)
2008(16812)
2007(15216)
2006(13934)
2005(13209)
作者
(53447)
(44780)
(44410)
(42362)
(28631)
(21235)
(20114)
(17142)
(16936)
(16088)
(15491)
(14944)
(14674)
(14427)
(14058)
(13724)
(13200)
(13110)
(13003)
(12752)
(11592)
(10969)
(10669)
(10344)
(10155)
(10090)
(9907)
(9900)
(8964)
(8819)
学科
(98480)
经济(98375)
管理(59775)
(53784)
(44247)
企业(44247)
方法(28635)
中国(27222)
地方(26243)
业经(24468)
数学(23299)
数学方法(23099)
(22316)
(20665)
(19543)
(17047)
(16333)
金融(16331)
(16043)
银行(16027)
地方经济(15791)
(15569)
农业(15225)
环境(14663)
(14284)
贸易(14271)
(14083)
(13910)
(13729)
产业(13701)
机构
学院(271872)
大学(268961)
(120889)
经济(118463)
管理(100514)
研究(99031)
理学(84321)
理学院(83316)
管理学(82205)
管理学院(81662)
中国(76121)
(58146)
(57625)
科学(56232)
(49484)
研究所(44016)
财经(43993)
中心(43802)
(43314)
(39453)
(39211)
(37980)
北京(37794)
经济学(37729)
师范(37644)
(36039)
(34486)
业大(33654)
经济学院(33360)
财经大学(32078)
基金
项目(169225)
科学(134424)
研究(127937)
基金(122235)
(105105)
国家(104196)
科学基金(89850)
社会(84755)
社会科(80529)
社会科学(80513)
(66694)
基金项目(63347)
教育(57597)
(54785)
自然(53949)
自然科(52608)
自然科学(52599)
自然科学基金(51676)
编号(51137)
资助(49794)
(42440)
成果(42438)
重点(38408)
(36988)
课题(36945)
(35940)
国家社会(35687)
发展(34806)
(34724)
(34257)
期刊
(152310)
经济(152310)
研究(89856)
中国(61452)
(45094)
管理(41059)
(37318)
学报(35921)
科学(35907)
教育(30528)
(29477)
金融(29477)
大学(28405)
学学(26518)
农业(25124)
经济研究(25066)
技术(24939)
业经(24555)
财经(22963)
(19905)
问题(18950)
(14788)
技术经济(14380)
世界(14057)
商业(13689)
国际(13567)
(13190)
现代(12308)
经济管理(12035)
经济问题(12035)
共检索到440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齐俊妍  任奕达  
文章通过构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测度体系与测算行业数字化比率得到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行业层面的数字经济渗透指标,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上游度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并考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维度显著提升了全球价值链上游度,这一结论在使用历史数据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方法克服内生性影响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已逐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向高端攀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引入行业制度质量指数发现,制度质量的改善不仅对提升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上游度的提升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祚宇  代谦  
全球价值链中,国家之间、行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可以用上游度表示。本文运用Antràs等的计算方法,基于WIOD计算了全球41个经济体1995~2011年的上游度,并进行了均值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全球价值链正在不断发展,价值链的长度以及复杂程度都有显著的增加;外部冲击,例如金融危机等会对价值链造成一定的破坏;中国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部分,同时还有进一步上游化的趋势。从上游度视角看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较为低端的状态,与印度、巴西的相似程度最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璇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能够助力我国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还能促进我国企业实现高产能、高质量转型,从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然而,数字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大,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价值链分工地位尚待提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企业提升数字化程度,进而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本文构建价值链分工地位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总体上,数字经济、出口总额、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劳动密集产业中,仅有数字经济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在资本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出口总额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技术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数字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改变技术经济范式,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价值链破坏性结构重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是全球价值链演进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全球价值链长度刻画分工演进的“足迹”,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以考察数字经济何以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并进一步探讨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增加,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服务业、行业下游位置的全球价值链长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本国来源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加全球价值链长度,但国外来源数字经济则不然。从作用机制来看,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产业关联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长度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强全球价值链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也为全球价值链韧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军  曹东坡  刘丹鹭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更为便捷、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基于高技术含量的互联网产业体系不断演进,熨平了信息流传播的阻隔和落差。同时,基于知识体系交叉衍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与效能的增加,推动中国向全球创新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阶段攀升。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本和制度的软环境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储备和良性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平台战略、产业公地和产业森林的形成和优化。本文将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因子和决定因素,通过基于人力资本弹性和制度发展指数弹性的测度和分析,阐述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探寻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着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宏梅  
数字经济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促进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贸易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重要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数字贸易的中介效应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促进地区全球价值链水平的提升。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数字贸易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静   周美辰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在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格局转变的同时,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增强。选取2012—2021年ADB MRIO数据库中62个国家样本数据,从互联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技术应用三重视角出发,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显著增强各国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其中数字技术应用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要素一体化是数字经济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重要途径;(3)数字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因行业生命周期和目的国(地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法律制度、积极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等政策建议,可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翔  郑岚  
针对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学术界更多关注本土要素升级、高级要素培育以及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等作用。本文认为,相比传统的以最终产品为界限的分工模式,在以"价值增值环节"为界限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制度质量可能成为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来源,尤其是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对制度质量的要求更为"敏感"。以分工演进为切入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3年至2010年我国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并分别运用OLS法和TSLS法进行了静态面板数据固定效应计量分析,以及运用系统GMM法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揭示了制度质量的完善程度对于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向阳  袁露梦  钱书法  
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这两种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反向的变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越深,区域间经济差距就越大;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越深,区域间经济差距就越小。为了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必须构建以本土发达地区企业为链主的国家价值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福财  罗瑞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结构失调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有利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利益分配、市场环境、市场障碍等多个方面,要求政府、市场和企业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层次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鸿  向训勇  顾乃华  
探索中国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高低问题需要对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细节展开分析。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细分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借鉴行业上游度的方法测算了制造企业的出口、进口和净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本文进一步测算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实证检验贸易上游度与成本加成的关系。计算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进口上游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回归分析发现,出口上游度越高,成本加成越高;净出口上游度越高,成本加成越低;进口上游度与成本加成关系不明确。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净出口上游度高导致企业成本加成较低的原因在于:更多国内生产环节的企业是通过增加国内中间品采购,而非通过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上游延伸产业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鞠建东  余心玎  
本文基于中国的行业上游度指标和海关贸易数据,以价值链为线索,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角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首次考察了中国的进、出口单位价值差异与行业上游度之间的关系。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出口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同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及出口产品的种类均与发达国家相似。其二是低值: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单位价值后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在质量上属于低值产品,且这一现象在价值链的下游体现得尤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