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0)
- 2023(15562)
- 2022(12737)
- 2021(11296)
- 2020(9080)
- 2019(20344)
- 2018(19755)
- 2017(37663)
- 2016(19855)
- 2015(21324)
- 2014(20801)
- 2013(20832)
- 2012(19721)
- 2011(18238)
- 2010(18488)
- 2009(17036)
- 2008(16386)
- 2007(14646)
- 2006(13306)
- 2005(12287)
- 学科
- 济(111738)
- 经济(111655)
- 管理(54343)
- 业(52627)
- 企(39875)
- 企业(39875)
- 方法(36273)
- 数学(31847)
- 数学方法(31667)
- 地方(30244)
- 中国(28861)
- 农(27436)
- 业经(25301)
- 学(21473)
- 财(19675)
- 环境(19080)
- 农业(19036)
- 地方经济(17890)
- 贸(17755)
- 贸易(17745)
- 产业(17452)
- 易(17098)
- 制(16706)
- 融(15743)
- 金融(15743)
- 银(15203)
- 银行(15156)
- 发(15075)
- 技术(14842)
- 行(14714)
- 机构
- 学院(294121)
- 大学(291480)
- 济(136894)
- 经济(134654)
- 研究(111440)
- 管理(109308)
- 理学(94039)
- 理学院(92892)
- 管理学(91568)
- 管理学院(91028)
- 中国(82503)
- 科学(67843)
- 京(62299)
- 所(57177)
- 财(57150)
- 农(55634)
- 研究所(52302)
- 中心(48792)
- 江(48359)
- 业大(45993)
- 财经(45618)
- 经济学(43628)
- 农业(43492)
- 经(41409)
- 院(40324)
- 经济学院(39216)
- 北京(38862)
- 范(38157)
- 师范(37630)
- 州(35359)
- 基金
- 项目(200053)
- 科学(158422)
- 基金(146350)
- 研究(141672)
- 家(130137)
- 国家(129097)
- 科学基金(109679)
- 社会(95446)
- 社会科(90937)
- 社会科学(90914)
- 省(79751)
- 基金项目(77851)
- 自然(69320)
- 自然科(67626)
- 自然科学(67608)
- 自然科学基金(66439)
- 划(66034)
- 教育(61335)
- 资助(58000)
- 编号(53479)
- 发(50285)
- 重点(46186)
- 部(43210)
- 创(42048)
- 成果(41154)
- 国家社会(40994)
- 发展(40212)
- 展(39575)
- 创新(39511)
- 课题(37878)
- 期刊
- 济(159134)
- 经济(159134)
- 研究(88946)
- 中国(59366)
- 农(50123)
- 学报(49509)
- 科学(45486)
- 财(41059)
- 管理(40789)
- 大学(36602)
- 学学(35100)
- 农业(34182)
- 融(28895)
- 金融(28895)
- 经济研究(27129)
- 业经(26354)
- 技术(23852)
- 财经(23372)
- 教育(22854)
- 问题(20805)
- 经(20430)
- 业(18296)
- 技术经济(16516)
- 贸(15946)
- 商业(15257)
- 资源(14982)
- 世界(14734)
- 科技(14425)
- 国际(14042)
- 统计(13653)
共检索到44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振强 游肖月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在同一框架内揭示两者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机制是亟待探索的课题。研究基于2008~2020年相关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两者对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本省域的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4)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相互匹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两者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5)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两者对中游、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下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因此,沿江省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按照因地制宜、联动发展原则,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配合,以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石瑶 冯佳晗
数字经济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环境三个维度衡量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聚集三个层面定量评价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数字经济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了服务业聚集水平,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效能和吸引劳动力流入两大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为此,应当加快数字化转型,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创新效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晖 张丹丹
本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数字经济指标体系,使用基准回归模型、Bootstrap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固定效应,研究长江经济带贸易开放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波动上升,且整个区域呈现明显差异,发展水平由下游向上游递减;贸易开放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贸易开放影响数字经济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使用空间自回归(SAR)对数字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及贸易开放对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后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而贸易开放是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重要推力之一。建议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资源配置功能对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提升作用,以及在政策制定时着重考虑数字经济供给的空间相互效应,从而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持续推动贸易开放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增长的扩大拉动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柳青 汪发元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金融、消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产生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消费升级。然而,这一显著变化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呢?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消费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消费水平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受到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调节。因此,应当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稳定发展,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提倡青年群体理性消费,积极参与创业创造;统筹协调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桢钰 吴杰 别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的数据,在嵌套矩阵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应当继续推动以提高能耗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坚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以资源消耗为主向以科技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不断促进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露 张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态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碳排放具有空间效应,生态保护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且两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为此,应当坚持优化生态保护措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做到低碳减排;严格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低碳循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勇 张思慧 赵腾宇 张亚峰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8年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空间集聚现象,重点城市化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均相对较高;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空间滞后项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驱动作用在城市群地区、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较为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城市群地区和下游地区更为显著。在推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时,需要注意数字经济发展中数字技术创新的垄断效应,推进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合作,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福利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鲁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创造高速增长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流通业对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构建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前者每上升一个单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提升13.3%。分区域来看,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本文提出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升级要素发展,加大人力及创新投入等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瑶 陈辉民 曾志文
数字经济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1)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总结其时空特征,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各因素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的同时差异逐年缩小;(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具有“下游恒高上中游略低”的特征,局部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3)产业结构升级、开放水平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与城市化建设强度提升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坚持一体化与差异化战略相结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等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巫强 陈宇超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其实施对于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大影响。基于2005~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显著推动该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这种影响通过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推动沿江城市、污染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对于非沿江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显著促进当地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对于非污染型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显著推动当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魁 李成标 张晨
文章基于2004—2021年长江经济带十个规模以上主要沿江港口及其腹地城市相关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探究内河港口物流、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增长、内河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经济惯性;内河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长期来看,城市经济增长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能长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深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应继续推动港口物流集约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优化港口物流结构,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港产城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菡 吕本富 徐晓辰
研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着重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经济释放城市经济高质量红利的重要中介因素和门槛因素。数字经济红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红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红利最大,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琦 肖素萍 李梦欣
数字经济作为新技术革命引致的新经济形态,能够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1-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变量替换、分阶段回归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呈现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不平衡空间结构特征。(3)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生态效率提升的中介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 殷李松
文章基于SDM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供需侧的空间溢出效应,确定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与空间序。实证表明:动力方面,供给侧上教育是第一内生动力;知识化、科技文化、交通便利是重要内生动力;社会安全、节能环保是竞争动力;需求侧上居民消费、老龄化是转换动力。空间序方面,依次为教育、知识化、交通便利、老龄化、居民消费、社会安全、科技文化、节能环保。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