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9)
2023(8048)
2022(6009)
2021(5080)
2020(4044)
2019(8741)
2018(8501)
2017(15854)
2016(8204)
2015(9343)
2014(9593)
2013(9684)
2012(9579)
2011(8992)
2010(9329)
2009(8983)
2008(8807)
2007(8315)
2006(7744)
2005(7106)
作者
(26625)
(22299)
(22174)
(21434)
(14232)
(10564)
(10184)
(8681)
(8415)
(7994)
(7749)
(7380)
(7192)
(7084)
(6922)
(6821)
(6670)
(6507)
(6441)
(6203)
(5861)
(5377)
(5331)
(5148)
(5131)
(5044)
(4842)
(4718)
(4506)
(4302)
学科
(65288)
经济(65221)
管理(27471)
(22567)
方法(18844)
(17911)
企业(17911)
数学(16271)
数学方法(16081)
地方(15354)
业经(14663)
中国(13032)
地方经济(11856)
(11004)
(10721)
产业(10121)
(9741)
信息(9178)
总论(9069)
信息产业(8562)
(8197)
金融(8197)
(8122)
农业(8058)
(7528)
银行(7522)
(7291)
环境(7234)
(7192)
贸易(7187)
机构
大学(140867)
学院(139871)
(68799)
经济(67526)
管理(50518)
研究(50053)
理学(42614)
理学院(42131)
管理学(41431)
管理学院(41162)
中国(38955)
(30867)
(29159)
科学(27435)
(25028)
财经(24320)
经济学(22942)
中心(22453)
研究所(22130)
(21856)
(21234)
经济学院(20279)
北京(18862)
(18683)
师范(18535)
(18235)
财经大学(17725)
(17487)
(17073)
业大(16084)
基金
项目(83365)
科学(66006)
研究(61761)
基金(61498)
(52639)
国家(52184)
科学基金(44916)
社会(42704)
社会科(40543)
社会科学(40530)
基金项目(30890)
(30841)
教育(27334)
自然(26056)
自然科(25471)
自然科学(25467)
资助(25421)
(25272)
自然科学基金(24985)
编号(24337)
成果(20370)
国家社会(18714)
(18579)
(18444)
重点(18304)
课题(16639)
教育部(16334)
(16003)
人文(15924)
(15883)
期刊
(87831)
经济(87831)
研究(47346)
中国(27940)
(24169)
管理(21082)
学报(19648)
科学(17918)
(16790)
经济研究(15855)
大学(15530)
学学(14607)
(13905)
金融(13905)
财经(13676)
技术(12279)
教育(12107)
(12020)
业经(12008)
农业(11133)
问题(10273)
技术经济(8877)
统计(8774)
(8211)
商业(8048)
世界(7682)
(7469)
图书(7409)
国际(7197)
决策(6911)
共检索到22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公欢  
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福利损害范围的规模性和不特定性、损害方式的个性化、损害结果的难以计量性要求反垄断法介入保护,数字经济非价格因素和动态竞争的特征使得传统消费者福利标准适用失灵,而实践中消费者福利标准往往会成为案件分析中的修饰性表达,导致反垄断法规范目标偏移。数字经济高度集中化的趋势,要求消费者福利保护由重视经济效率向重视市场结构和竞争过程转变,反垄断法作为行为规制法对消费者福利进行保护,防止消费者福利庸俗化。为避免科技巨头经济垄断权力蔓延至政治中心,新布兰代斯学派反对以消费者福利作为唯一诉求,主张通过反垄断法分析范式转型保障消费者选择权,实现经济民主和反垄断法多元目标。消费者福利保护是反垄断法的间接目标,应被作为判断竞争损害的参考要素。对于数字经济反垄断中消费者选择权损害的分析,应遵循合理原则,综合权衡经营者行为的竞争损害效果和消费者福利增进效果。同时,从实体标准和程序制度层面细化和完善消费者福利标准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行为规制中的具体适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静  
消费者福利一直是反垄断法保护的对象。在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保护消费者福利明确定位为反垄断法的终极目的与核心价值,有针对性的制定微观制度与政策,是传统反垄断法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玉岭  陈潭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兵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维护消费者利益成为当下市场经济法律实施的重点。作为市场经济法律基石的现代反垄断法,消费者利益理应成为其保护的直接利益。通过对"3Q"案的考察,说明了消费者直接提起反垄断诉讼维权的可能,指出了现行消费者保护法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不仅源于具体规定的滞后,更源于传统倾斜保护模式的不足。建议从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入手,推动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直接保护,通过协同保护模式的建立,消解在传统倾斜保护模式下消费者保护的困境,建设合作型消费者保护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利华  刘嘉楠  
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信息不断衍生经济价值,成为竞争的焦点。个人信息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人信息数据化的过程竞争和结果竞争,进而演化为数据竞争,并由数据壁垒引发诸多垄断问题,故应将个人信息竞争纳入反垄断治理的范畴。个人信息竞争的反垄断治理应当首先厘清竞争领域中的个人信息,并从个人信息数据化形成的数据资产角度确认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的多层次产权属性及归属,进而明晰反垄断法规制个人信息的范围和边界。在个人信息数据化形成数据资产后的结果竞争中,为规制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的垄断行为,应当构建以个人信息保护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分析范式,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作为市场力量认定、竞争损害评估和消费者福利分析的要素,综合分析垄断行为的竞争影响。在以获取个人信息资源为目标导向的过程竞争中,为消除数据壁垒,可适用必要设施原则,平衡数据权利保护与个人信息交易,明确数据作为必要设施的条件和数据免费访问的范围,实现数据开放与共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启惠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邓启惠有商品(或市场)经济就有竞争,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争议,关键是对垄断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从传统观念出发,简单地把垄断视为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现象而加以排斥、否定,以致使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对垄断及反垄断的系统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毕金平  
由于卡特尔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秘密性,许多国家采用宽恕制度来打击和威慑此类反竞争行为。出于公平考虑和防止宽恕制度被不当利用,各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往往规定卡特尔主要作用者不能适用宽恕待遇。目前大体存在两种类型的卡特尔主要作用者认定标准即领导者适用标准和胁迫者适用标准。由于卡特尔领导者适用标准中领导者、发起者等在实践中很难界定以及该标准受到理论上的责难,一些原先采用该标准的国家后来采用了胁迫者适用标准,而另外一些采用卡特尔领导者适用标准的国家则对该标准进行修正。从最新的修正情况来看两标准存在趋同迹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平  
行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FRAND原则是最近中国反垄断执法中备受瞩目和争议的问题之一。尽管中国法庭和执法机关都接受了FRAND原则,法庭甚至做出影响深远的判决,但国内产业经济学界对FRAND原则的经济分析却几近空白。本文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执法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介绍和评估了国际上学术界近年提出的用于确定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费率的Swanson-Baumol事前竞标模型、Shapley值方法和Lemley-Shapiro仲裁机制方法,并得到三者对中国反垄断经济学研究和反垄断执法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彩霞  
如果国家经济过分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国家经济安全会遭受威胁。在众多法律当中,反垄断法是唯一能够约束企业规模的法律,但反垄断法并不反对大企业,受国家经济利益影响,其救济国家经济安全的途径变得更加狭窄。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具有负外部性,对世界经济安全威胁巨大。世界经济安全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但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负外部性的传递方式具有交互性的特征,这一外在约束要求各国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并应做适当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柏杨  
本文在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反垄断政策中市场结构与经济福利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以我国工业行业为例实证分析市场结构、行政垄断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由于规模经济效应,适度的垄断和竞争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福利水平;第二,行政垄断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工业行业经济福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故在现实经济中,市场过度竞争与市场过于集中都可能损害经济福利,只有适度的市场集中,才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福利水平提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破除行政垄断以及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现阶段仍是提高我国工业行业整体经济福利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理化  
垄断行为已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对我国消费者的权益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对私人诉讼制度仅有原则性规定,不足以使该制度有效运作,导致消费者无法在现有体制下对自己的权益进行有效的司法救济。所以应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建立惩罚性损害性赔偿制度、引进集团诉讼,使受到垄断性损害的消费者有渠道救济自己的权益,引导垄断企业的行为,使其自觉遵守反垄断法,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喻勤娅  
以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立法的目的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将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的首要目标不仅是区别反垄断规则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的有效标准,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我国没有专门的反垄断法,有关垄断行为或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出现在若干部法律中。我国各条反垄断规则都有其不足之处,保护消费者权益一直占据着立法目标的核心地位,效率标准并未突出地成为反垄断的终极目标。只有明确了反垄断法的目标和作用,才能合理地划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界限,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垄断企业的行为普遍趋向保守,但垄断也具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垄断具有必然性。本文区分了国家战略导向、地方保护导向和经济利润导向三种垄断类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垄断的二重性效应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国家战略导向型垄断出于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要,构成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国民经济体系的独立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保护导向型垄断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曾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当前已对国内大循环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构成严重制约。经济利润导向型垄断源于经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既存在有利于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的积极一面,也存在资本野蛮生产和无序扩张的消极一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垄断的形成根源和复杂影响,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制定中国特色产业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玲苑  
算法技术推动下的个性化定价机制,其有明确的技术应用逻辑。通过对消费者细分解构后发现,消费者细分是个性化定价实施的基础。个性化定价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其本身是中性的,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规制需要从伦理逻辑和经济效应上进行综合分析,且需要遵循限度原则和事先预防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个性化定价行为的反垄断规制中,应从政策路径和法律路径关注消费者细分背后的市场失灵;从行为路径和技术路径识别消费者细分背后的消费者利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颜运秋  
有学者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效的公平竞争秩序;但我们认为,相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而言,这种目的只是工具性的。这在立法上有明显的体现、在学理上有充分的理由并在司法上有广泛的实践。我国未来的反垄断立法、执法与司法应当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反垄断的终极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