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6)
- 2023(18704)
- 2022(15307)
- 2021(13795)
- 2020(11879)
- 2019(26668)
- 2018(26001)
- 2017(49494)
- 2016(26278)
- 2015(29368)
- 2014(28957)
- 2013(28319)
- 2012(26108)
- 2011(23400)
- 2010(23529)
- 2009(22067)
- 2008(20934)
- 2007(18638)
- 2006(16299)
- 2005(14555)
- 学科
- 济(122238)
- 经济(122103)
- 管理(75849)
- 业(73350)
- 企(60770)
- 企业(60770)
- 方法(51005)
- 数学(45454)
- 数学方法(44945)
- 中国(32490)
- 财(30372)
- 融(28926)
- 金融(28923)
- 农(28338)
- 银(27223)
- 银行(27164)
- 业经(26176)
- 行(26053)
- 地方(25964)
- 学(24297)
- 制(22829)
- 贸(20459)
- 贸易(20447)
- 务(20065)
- 财务(20009)
- 财务管理(19961)
- 易(19878)
- 农业(19229)
- 企业财务(19044)
- 环境(16617)
- 机构
- 大学(376757)
- 学院(376087)
- 济(162170)
- 经济(159037)
- 管理(144492)
- 研究(127636)
- 理学(124919)
- 理学院(123585)
- 管理学(121349)
- 管理学院(120670)
- 中国(101399)
- 科学(78176)
- 京(77337)
- 财(73377)
- 农(66751)
- 所(64254)
- 中心(61426)
- 财经(59238)
- 研究所(58805)
- 业大(58177)
- 江(55136)
- 经(53810)
- 农业(52826)
- 经济学(51319)
- 北京(47921)
- 经济学院(46288)
- 范(45826)
- 院(45337)
- 师范(45207)
- 财经大学(44090)
- 基金
- 项目(256953)
- 科学(201836)
- 基金(188707)
- 研究(181053)
- 家(167146)
- 国家(165519)
- 科学基金(141428)
- 社会(117888)
- 社会科(111909)
- 社会科学(111875)
- 省(100163)
- 基金项目(99604)
- 自然(92348)
- 自然科(90240)
- 自然科学(90208)
- 自然科学基金(88624)
- 划(84293)
- 教育(82071)
- 资助(76621)
- 编号(71481)
- 重点(58237)
- 成果(56991)
- 部(56015)
- 发(55392)
- 创(53781)
- 创新(50409)
- 科研(50276)
- 国家社会(50051)
- 课题(48310)
- 教育部(48066)
- 期刊
- 济(173679)
- 经济(173679)
- 研究(105607)
- 中国(68483)
- 学报(64204)
- 农(59401)
- 财(58471)
- 科学(56401)
- 管理(51901)
- 大学(47957)
- 学学(45824)
- 融(45620)
- 金融(45620)
- 农业(39157)
- 技术(31586)
- 财经(29966)
- 经济研究(29501)
- 教育(28942)
- 业经(26416)
- 经(25808)
- 问题(22446)
- 业(20867)
- 统计(19517)
- 技术经济(19371)
- 版(18779)
- 理论(17909)
- 贸(17790)
- 策(17769)
- 图书(17244)
- 商业(16810)
共检索到55356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晶晶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促进养老金融发展、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动能。论文从数字经济参与的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参与对不同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可以显著提高养老金融资产规模、丰富养老金融资产种类、提升养老金融资产分散度,发挥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家庭参与数字经济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庭创业决策、提高金融素养水平,从而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女性户主和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优化作用更显著。因此,应通过促进家庭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活动、补齐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强化创业技能和金融知识教育培训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参与成为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关元 雷敏 刘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的微观调查数据,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巨大差异。通过Probit模型作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东部区域还是中西部区域,是否参加社保和医保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中西部家庭收入对风险资产投资概率的贡献率远大于东部。东部教育对风险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远大于中西部。
关键词:
家庭金融资产 Probit模型 比较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于寄语 李正旺
本文以农村地区为研究视角,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持有和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所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自营工商业以及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以及提高风险资产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金融素养 CHFS 风险资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马凤娇
家庭普遍面临的健康风险和广泛参与的养老保险,是冲击和保障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两者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风险和养老保险分别会显著降低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概率和比例,且两者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健康风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负向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养老保险的正向效应和调节效应在城镇地区、东中部地区更明显;健康风险和养老保险均能通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风险态度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决策。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亚娟 张菁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普惠金融的有效实施,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居民的投资理念也逐渐向多元化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的农村家庭金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二元LOGIT模型以及TOBIT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患病状况及投资经验3个因素无论在农村家庭金融资产持有广度还是持有深度方面均具有显著重要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妮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增速明显,资产种类不断多元化。笔者借助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中国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从生命周期效应的角度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确受到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并不一致。随着家庭户主年龄超过60岁,或者家庭超过60岁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家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包括家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概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无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上升,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下降,包括股票和基金配置的比重都呈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配置 股票 基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李旋旋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支付方式,影响着居民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而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路径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用最大化。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价值最大化。研究发现:家庭使用移动支付对风险资产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对无风险资产投资具有负向影响,且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果稳健有效;机制分析表明移动支付主要通过改善储蓄账户数目及家庭对金融知识关注程度两个渠道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身体健康、高等收入水平及高等受教育水平的家庭投资风险资产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居民金融知识关注度;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政府应积极开展数字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工作,持续推进移动支付健康发展;强化金融监管,减少家庭投资风险。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家庭金融资产 资产配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寒 孙文远 郑登元
本文将保险按照职能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大类,构建Tobit模型并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参与商业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比重,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而参与社会保险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同时,提高保险的参与程度会显著促进家庭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
关键词:
保险 资产结构 Tobit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光 陈聪 郭雅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和城市居民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作用更大;同时,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家庭的社会互动和风险偏好,进而提升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鉴于已有文献鲜有从人口流动视角研究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问题,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文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人口流动机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其在提高资本市场参与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支持水平上有意识地向低净资产家庭倾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宇 贾蓉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了养老压力对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养老压力越大,即家庭中未参与养老保险的老人数量越多,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越低,风险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也越低;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受养老压力的影响更大;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多可以减弱养老压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养老保险覆盖率,进而使更多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从而获取较高投资收益。
关键词:
养老压力 家庭金融 风险金融资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马诗淇 叶欣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凸显,我国家庭多样化金融投资意愿强烈。而数字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覆盖范围广、服务多元化等特点恰与日益增长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活动以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相契合。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2011、2013、2015、2017四年的家庭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例,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主要影响机制。结构上,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支付和信用服务均促进了家庭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异质性上,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收入群体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欧阳芬
在家庭资产结构愈发失衡的背景下,探究家庭财务弹性对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考察家庭财务弹性对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的影响,并检验了户主金融资产信念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家庭财务弹性的增加,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对于财务弹性相同的家庭而言,户主金融资产信念越强,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越高。因此,家庭应该保持适度财务弹性,政府应当引导家庭金融资产信念,推进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家庭资产配置分散化,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兵 赵雪蕊
以经典资产组合理论为延伸,探讨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着重基于背景风险的视角,分析劳动收入风险、健康状况、商业及房产投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家庭理财者的劳动收入风险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起反向作用,相反健康状况和健康保障水平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起正向作用,而商业及房产投资对风险金融资产表现为"挤出效应"。此外,家庭风险资产配置中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信贷约束、主观幸福感等因素并不显著。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金融资产配置如何影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基于CHFS2013和CHFS2015数据
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CHFS(2019)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收入不确定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经验分析
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传统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对比
住房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差异性——基于地区与城乡视角
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与居民幸福感——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分析
风险金融资产选择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基于CFPS的微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