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2)
- 2023(15430)
- 2022(12848)
- 2021(11545)
- 2020(9515)
- 2019(21577)
- 2018(21483)
- 2017(41451)
- 2016(22226)
- 2015(25068)
- 2014(25201)
- 2013(25000)
- 2012(23010)
- 2011(20996)
- 2010(21043)
- 2009(19712)
- 2008(19018)
- 2007(16876)
- 2006(15103)
- 2005(13661)
- 学科
- 济(109373)
- 经济(109240)
- 管理(71193)
- 业(62822)
- 企(53681)
- 企业(53681)
- 方法(41134)
- 数学(35347)
- 数学方法(34999)
- 中国(25359)
- 财(25323)
- 业经(25241)
- 农(23742)
- 地方(23605)
- 学(21588)
- 制(21048)
- 农业(15963)
- 环境(15919)
- 和(15569)
- 银(15512)
- 银行(15473)
- 体(15452)
- 融(15417)
- 金融(15411)
- 理论(15350)
- 贸(15205)
- 贸易(15195)
- 务(15178)
- 财务(15108)
- 财务管理(15078)
- 机构
- 大学(331040)
- 学院(327586)
- 济(139178)
- 经济(136248)
- 管理(130261)
- 理学(112458)
- 研究(111736)
- 理学院(111188)
- 管理学(109451)
- 管理学院(108846)
- 中国(82660)
- 京(70114)
- 科学(66475)
- 财(64879)
- 所(55311)
- 财经(51218)
- 研究所(49980)
- 中心(49432)
- 江(47922)
- 农(47555)
- 经(46340)
- 业大(45822)
- 北京(44517)
- 经济学(42764)
- 范(42460)
- 师范(42123)
- 院(40418)
- 州(38478)
- 经济学院(38112)
- 财经大学(37954)
- 基金
- 项目(220307)
- 科学(173977)
- 研究(163476)
- 基金(160766)
- 家(138670)
- 国家(137522)
- 科学基金(118855)
- 社会(105270)
- 社会科(99775)
- 社会科学(99749)
- 基金项目(84936)
- 省(84894)
- 自然(75176)
- 教育(73833)
- 自然科(73362)
- 自然科学(73348)
- 自然科学基金(72029)
- 划(70794)
- 编号(66206)
- 资助(65397)
- 成果(54485)
- 重点(48753)
- 部(48645)
- 发(46936)
- 创(45674)
- 课题(45365)
- 国家社会(43696)
- 制(43472)
- 创新(42631)
- 教育部(42307)
- 期刊
- 济(160858)
- 经济(160858)
- 研究(102589)
- 中国(62530)
- 管理(50114)
- 财(49744)
- 学报(49161)
- 科学(45712)
- 农(43694)
- 大学(37925)
- 学学(35640)
- 教育(34016)
- 农业(29918)
- 融(28879)
- 金融(28879)
- 技术(28597)
- 财经(26153)
- 经济研究(25987)
- 业经(23947)
- 经(22348)
- 问题(20191)
- 图书(17422)
- 技术经济(17297)
- 理论(16581)
- 科技(15314)
- 现代(15168)
- 实践(14857)
- 践(14857)
- 业(14348)
- 贸(14108)
共检索到49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升起 吴欢欢
本文采用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共同富裕程度。第三,数字经济各分指标均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既促进了富裕度又促进了共享度。第四,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促进了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共同富裕,高经济发展水平下更为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升起 吴欢欢
本文采用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共同富裕程度。第三,数字经济各分指标均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既促进了富裕度又促进了共享度。第四,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促进了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共同富裕,高经济发展水平下更为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颐中 黄芮 方友熙
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建立的基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但是社会发展还十分不平衡,当前,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手段实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增加社会财富。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具有四大效应,它能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助推中国式共同富裕分配机制建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赋能 共同富裕 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云凯 邓汉慧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效率理论,利用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共同富裕;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渠道;提高企业补助和行业准入门槛可以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并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娜 肖文琛
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从富裕度、共同度、可持续度三个维度测算出共同富裕指数,并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正向影响共同富裕。从三个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数字产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最大。(2)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和社会消费效应影响共同富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为6.01%,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为1.79%,社会消费效应的中介效应为5.74%。(3)在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高以及创业活跃度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斌 王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时空非平衡性;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和创业带动三种渠道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系统GMM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翔 刘鸿艳
当前数字经济红利持续释放,对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发挥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娜 王梓印 周云波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层面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是否与共同富裕实现目标高度吻合;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作用,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数字经济在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均能够发挥正向驱动作用,而且在生产、流通和交换三个领域均能够发挥正外部性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提高当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传导渠道;城市规模存在倒U型影响作用,并表现出区域数字鸿沟的存在性。(3)无论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划分,还是按照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划分,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影响共同富裕进程。为此,各地区应加快培育高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速融合数据要素与高质量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周建平 刘程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智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较低时,数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妨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抑制效果将进一步削弱,直到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数智经济发展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数智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高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因此,各地区应加快数智经济发展进度,使数智经济的建设更有效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彭艳玲 周红利
本文采用四川省、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83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户收入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并缓解收入不平等,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农户数字经济参与可通过促进数字公共服务享有、推动信息共享与农业创业、改善信用评级与契约意识影响其收入和收入不平等,产生共富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对于家庭财务决策人数字素养水平高、具有乡村精英身份和在劳动力流动较多村庄的农户,数字经济参与的共富效应更大。研究进一步发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农户的数字经济参与对其收入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存在基于作物种植规模的双重门槛效应。因此,应优化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联农带农机制设计,完善数字时代农户权能结构和信用体系,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包容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