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9)
- 2023(13404)
- 2022(10562)
- 2021(9394)
- 2020(7064)
- 2019(15819)
- 2018(15260)
- 2017(27898)
- 2016(14332)
- 2015(15527)
- 2014(15408)
- 2013(15139)
- 2012(14564)
- 2011(13525)
- 2010(13910)
- 2009(12912)
- 2008(12327)
- 2007(11329)
- 2006(10546)
- 2005(9902)
- 学科
- 济(84645)
- 经济(84584)
- 业(44105)
- 管理(43775)
- 企(34399)
- 企业(34399)
- 地方(26085)
- 中国(25591)
- 业经(21865)
- 农(21302)
- 方法(20167)
- 技术(18475)
- 数学(16687)
- 数学方法(16570)
- 地方经济(16043)
- 农业(15534)
- 融(13826)
- 金融(13825)
- 学(13713)
- 银(13380)
- 银行(13372)
- 发(13259)
- 产业(13234)
- 行(13139)
- 技术管理(13058)
- 制(12841)
- 财(12512)
- 环境(11813)
- 贸(11627)
- 贸易(11613)
- 机构
- 学院(215173)
- 大学(210752)
- 济(99727)
- 经济(97780)
- 研究(80561)
- 管理(79441)
- 理学(66607)
- 理学院(65789)
- 管理学(64974)
- 管理学院(64541)
- 中国(61699)
- 科学(45346)
- 京(44792)
- 财(43221)
- 所(39730)
- 中心(35821)
- 研究所(35518)
- 江(34506)
- 财经(33147)
- 经济学(31294)
- 范(30667)
- 师范(30415)
- 农(30376)
- 经(29889)
- 院(29289)
- 北京(29206)
- 州(28088)
- 经济学院(27690)
- 业大(25947)
- 师范大学(24213)
- 基金
- 项目(135918)
- 科学(108950)
- 研究(106819)
- 基金(96078)
- 家(82302)
- 国家(81502)
- 社会(70864)
- 科学基金(70436)
- 社会科(67325)
- 社会科学(67312)
- 省(55851)
- 基金项目(50053)
- 教育(47463)
- 划(45358)
- 编号(43121)
- 自然(39818)
- 自然科(38899)
- 自然科学(38894)
- 自然科学基金(38224)
- 发(37051)
- 资助(36103)
- 成果(35429)
- 创(34233)
- 课题(31717)
- 重点(31060)
- 创新(31008)
- 发展(30911)
- 展(30384)
- 国家社会(29901)
- 部(28692)
- 期刊
- 济(127929)
- 经济(127929)
- 研究(73600)
- 中国(52491)
- 管理(34541)
- 财(31101)
- 农(30494)
- 教育(28647)
- 科学(27797)
- 学报(26296)
- 融(24612)
- 金融(24612)
- 技术(21718)
- 经济研究(21313)
- 业经(21196)
- 大学(21064)
- 农业(20774)
- 学学(19489)
- 财经(16988)
- 问题(15584)
- 经(14985)
- 技术经济(13446)
- 科技(12264)
- 贸(11885)
- 世界(11473)
- 坛(11387)
- 论坛(11387)
- 商业(11244)
- 业(10900)
- 图书(10771)
共检索到35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静
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释放强劲活力与发展潜力,成为促动国内国外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引擎。文章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缘起与内涵特征,梳理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作用机理。继而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与数字技术应用的赋能现状,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数字消费环境有待优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亟须完善等一系列现实困境。最后从全面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数字消费环境、加紧稳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与有序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方面提出创新路径,助推数字经济对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坚 朱罗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及存在的现实困境,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给海南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面临管理制度和贸易冲突多方面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自由贸易港的冲击等问题,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构建自贸港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循环"结构,强化"外循环"质量,分类设置教育、贸易、旅游产业区,优化生态文明环境,优化市场管理,化解贸易摩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执法力度,规避国际风险,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睿 刘大椿
伴随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方式、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引领和战略支点,是实现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以数据为治理对象,以数字技术为治理手段,以数字空间为治理场域进行转型,以实现全新服务典范与治理模式的变迁。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劳动力过剩、政务决策公平性不足、政务"碎片化"等风险与挑战犹在,制约着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进程。因此,需多向协同,打破层级部门间职能屏障;多点发力,推进数据精准共享与规范对接;多维防护,提升政务数据可信度;多措并举,强化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制度建设;多方联动,增强数字化劳动关系和谐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骆柳毅
当今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文章以近年中国电商政策为研究基础,从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因及机遇入手,用图表、数据、案例等资料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反映数字经济对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外双循环新格局的推动作用,提出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道路的痛点问题,并建议各级机构进一步扩大消费、改善和创造公平营商环境、加大财政及货币政策支持及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鼓励新业态发展,继续推进数字化、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重点开放区域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添砖加瓦。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双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岚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发展数字农业,大力建设数字乡村,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当前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农业数字化转型不到位,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备,数字技术和农业经济融合力度不足,缺少高素质数字化人才等。因此要持续开展农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和完善农业数据分享体系,密切融合数字经济和农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农业数字化人才,以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现代化 数字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张容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思源 刘玉奇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持续提速,数字产业化稳步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加快,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断形成。然而,目前数字经济助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数字基建瓶颈、数字化消费模式亟待升级以及数字市场消费需求尚未充分释放的困境。因此,应基于以产业数字化为抓手、以数字产业化为基石、以数据价值化为导向的逻辑机理,创新数字经济助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路径: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消费新基建;深化双渠道融合,重塑消费新模式;加速消费服务升级,引领消费新需求;落地“数字+实体”经济,实现消费新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进 葛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实体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这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金融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诸多难点问题,距离新发展格局要求仍存在差距,产业数字金融的出现为破解相关难题带来契机。作为一种数字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融合而产生的新型金融生态,产业数字金融直接面向产业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覆盖产业所有节点,具有生态性、普惠性、融合性和数字化等特点,通过发挥靶向效应、“蒲公英”效应、资源优化效应和网络效应,能够打破空间限制、促进要素流动、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风控水平,实现畅通产业循环、引领创造新需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发展目标,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鉴于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现状,需沿着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改造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路径,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应用研究、扩大宣传推广等策略,加快推进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壮大,进一步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慧
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强调对外贸易工作思路和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2020年,作为一座人均GDP全国排名第一的地级市,无锡拥有着总数位居全省第一的省级公共海外仓,无锡跨境电商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本文着力分析无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进而提出无锡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
双循环 无锡跨境电商 创新发展 路径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勇 李思儒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与新动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业创新升级、效率提升,实现服务业的跨界融合与精准匹配。随着全球数字强监管持续推进,数字双循环体系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强化国际经济合作,新基建全面布局拓展数字服务业发展空间。但由于全球数字大国博弈愈演愈烈,数字服务规则尚未统一,中国应持续加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数字服务业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经济 服务业转型 产业数字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唯聪 杨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望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文章以“经济双循环推进脉络梳理—内在机制与风险约束—路径探讨”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从强化内生稳定性、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均衡、解决“低端重复建设、高端空心失位”及推动内外循环多元化联动等方面分别梳理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推进脉络,探寻了RCEP签署与实现经济内外循环联动之间的契合性;其次,从明确既有困境,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提升内外循环张力等方面分析RCEP促进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内在机制;再次,从激发国内市场“内源式创新”、强化对外贸易纽带、搭建衔接内外循环的桥梁及提升经贸规则话语权四个层面探索了RCEP驱动经济双循环的关键路径;最后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格局提出可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RCEP 新发展格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晓曙 朱连磊
在金融科技赋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供应链金融开启了产融结合新生态新模式,契合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维护着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在双循环新发展中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作用。笔者在文中陈述了数字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新发展格局以及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若浩 冯均科
国家审计的经济秩序治理功能在助力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简单中介效应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联合检验方法,研究了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综合效能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发挥了双重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家审计通过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政府债务风险和区域数字化建设差异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盼盼
我国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陷入困境,表现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较低、工业企业大量闲置环保设备和项目、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不高等方面。这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可能面临较大的行业损失与失业成本、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循环经济发展不相匹配、政府政策制度的激励不当与激励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工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选择合理的实现模式,并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撑。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价值循环 路径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窦丽琛 柳源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和路径。通过多元机制及路径的支持,中国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贸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包括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最后,从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及科技创新驱动机制视角出发,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