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4)
- 2023(10053)
- 2022(7706)
- 2021(6662)
- 2020(5076)
- 2019(11225)
- 2018(10457)
- 2017(20281)
- 2016(10310)
- 2015(11086)
- 2014(11129)
- 2013(10930)
- 2012(10546)
- 2011(9949)
- 2010(10326)
- 2009(9656)
- 2008(9284)
- 2007(8585)
- 2006(8046)
- 2005(7514)
- 学科
- 济(71681)
- 经济(71625)
- 管理(32888)
- 业(30633)
- 企(21697)
- 企业(21697)
- 方法(19663)
- 地方(18120)
- 数学(17714)
- 农(17629)
- 数学方法(17544)
- 中国(16372)
- 业经(15996)
- 农业(12863)
- 地方经济(12791)
- 财(12744)
- 产业(11021)
- 学(10617)
- 制(9992)
- 环境(9974)
- 策(9602)
- 贸(9594)
- 贸易(9589)
- 融(9563)
- 金融(9563)
- 信息(9480)
- 总论(9318)
- 易(9249)
- 银(9243)
- 银行(9242)
- 机构
- 学院(163994)
- 大学(161803)
- 济(85789)
- 经济(84288)
- 管理(62585)
- 研究(59758)
- 理学(53183)
- 理学院(52655)
- 管理学(52041)
- 管理学院(51705)
- 中国(45643)
- 财(38495)
- 京(32066)
- 科学(30977)
- 财经(29852)
- 所(28661)
- 经济学(28542)
- 经(27067)
- 中心(26658)
- 研究所(25557)
- 经济学院(25436)
- 江(25104)
- 财经大学(21838)
- 农(21490)
- 院(21392)
- 范(20913)
- 师范(20797)
- 北京(20455)
- 州(19515)
- 业大(18332)
- 基金
- 项目(102899)
- 科学(83189)
- 研究(79804)
- 基金(76519)
- 家(64915)
- 国家(64353)
- 科学基金(56200)
- 社会(55781)
- 社会科(53156)
- 社会科学(53146)
- 省(38684)
- 基金项目(38137)
- 教育(34682)
- 划(31728)
- 编号(31663)
- 自然(31603)
- 自然科(30874)
- 自然科学(30868)
- 资助(30680)
- 自然科学基金(30334)
- 成果(26278)
- 国家社会(24627)
- 发(24479)
- 部(22987)
- 重点(22822)
- 课题(21759)
- 创(21128)
- 发展(21007)
- 展(20661)
- 制(20562)
共检索到260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心慧
数字经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支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数字经济减贫的内在逻辑在于:生产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力,分配环节以数字化转型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流通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流通效率,消费环节以数字化转型扩大消费需求。此外,数字经济减贫的影响效应为:以提供平台、创新发展、降低成本等自身功能直接降低贫困发生率(直接效应);通过消除信贷约束、降低信息约束、促进就业创业等方式间接减贫(间接效应);以高流动、强渗透、空间溢出等外部性特征促使区域间消除绝对贫困(溢出效应)。为了应对数字经济减贫在一些地方面临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存在差距等挑战,应优化升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农村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提升农村地区民众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有效推动贫困治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新形态,数字化转型正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旅游者决策行为产生深远影响。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明确了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统计标准。随着数字社会新形态图景的展开,物理世界与相应的“孪生”数字世界,二者在互动交融中不断变革。旅游客体数字化下的旅游体验数字化重构、旅游主体数字化下的行为产品智能化同构和主客交互数字化下的决策逻辑交互化异构,成为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旅游客体数字化:旅游体验数字化重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在"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审视二者的关系提供了绝佳机遇。数字经济助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来实现,前者可以降低服务贸易成本,提高服务贸易效率,并对中小服务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机会造成影响;后者则拓展了服务贸易产品范围,并重塑了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但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数字平台所蕴含的风险也愈发凸显。利用数字经济实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流通体系,维护数据安全,妥善化解服务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算法伦理风险,并通过强化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和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保障平台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实现数字红利为全体国民所共享。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在"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审视二者的关系提供了绝佳机遇。数字经济助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来实现,前者可以降低服务贸易成本,提高服务贸易效率,并对中小服务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机会造成影响;后者则拓展了服务贸易产品范围,并重塑了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但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数字平台所蕴含的风险也愈发凸显。利用数字经济实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流通体系,维护数据安全,妥善化解服务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算法伦理风险,并通过强化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和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保障平台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实现数字红利为全体国民所共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本文拟探究产业政策适合的范围和空间尺度。政策选项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选择垂直干预瞄准特定企业和部门,抑或水平干预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一般性条件;第二,是定位于特定地区来发展集群,抑或空间中性,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普适所有地区。本文构建空间异质性-选择效应-动态演进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提出:空间是异质性的,产业必须要落实到某一具体地区(或区域),这带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和政策选择收益;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市场失败和系统失败致使产业政策呈现重要演化性质。于是,集聚政策和水平干预是有效的产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空间异质性 选择效应 动态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本文拟探究产业政策适合的范围和空间尺度。政策选项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选择垂直干预瞄准特定企业和部门,抑或水平干预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一般性条件;第二,是定位于特定地区来发展集群,抑或空间中性,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普适所有地区。本文构建空间异质性-选择效应-动态演进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提出:空间是异质性的,产业必须要落实到某一具体地区(或区域),这带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和政策选择收益;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市场失败和系统失败致使产业政策呈现重要演化性质。于是,集聚政策和水平干预是有效的产业政策工具。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空间异质性 选择效应 动态设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瑞 杨晓琰
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对完善旅游业体系和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新要求。深刻认识现代旅游业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典型特征,利用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对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理上梳理现代旅游业体系基本特征和时代特征,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要素、产业治理和产业供给五个维度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内在逻辑,并从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应具备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和融合性等四个方面提出利用数字经济进一步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旅游业体系 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玉峰 陈俊兴 杜崇东
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深入推进金融普惠和贫困减缓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普惠金融借助金融科技优势可突破传统金融扶贫的现实难点,在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基础上,有效破解金融扶贫的双重目标矛盾,将更多贫弱群体纳入精准画像目标,有效提升贫困及偏远地区的金融可获得性。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与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相联结,运用数字技术将普惠金融资源有效嵌入地方特色产业链条,进而构建基于市场化机制的数字产业链金融减贫模式,促使参与金融扶贫的主体从分散单体向链式团体转变,从而提升金融扶贫风险的可控性。为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模式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贫优势,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要加强贫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贫困地区数字金融服务环境,强化贫困户的数字金融能力建设,夯实数字普惠金融扶贫产业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郭凯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组织化的扶贫方式,近年来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农村集体经济减贫效应的普适性和内在减贫机制,却有待进行实证检验和深入的理论探讨。论文通过利用多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减贫效用;从公共品供给、民主机制和公共决策、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心理和伦理、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减贫机制;最后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震宇 侯冠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其现实路径,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效率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信息智能化与创造数据战略价值、经济模式的数字化革新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与发展模式限制、产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失衡等困境。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科学规划,加强政策导向与经济体制创新;中观层面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微观层面加强调控,实现企业组织变革与经营能力提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党红艳
在旅游业发展面临质量和效率双重困境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成为赋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转型具体体现在: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改变游客的消费习惯、促使服务人员来源多元化、助推产业链优化、促进行业生态系统融合5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发现:旅游业生产力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数据要素和数字化平台驱动;生产方式由客户化大生产转变为多主体价值共创。旅游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重塑了主客体价值、创新了商业模式,解决了产业面临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未来应着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旅游业产业链数字化进程,聚焦核心业务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多维融合,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 数字化平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全爽 乔惠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系统丰富、逻辑严密的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就生成逻辑而言,这一重要论述是在经济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萌芽、形成与发展的;就价值逻辑而言,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实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交融,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福祉;就实践逻辑而言,这一论述指出要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刻学习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有助于数字经济更好地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
关键词:
习近平 数字经济 逻辑 网络强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定祥 胡建 李伶俐 胡小英
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部门,数字经济以其提供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深刻地变革着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正重塑着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新格局。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发挥好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耦合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伟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领域,并对传统经济业态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带来较大影响。为此,中国部分地区已开展政府数字化治理实践,其他国家也开始角逐于数字经济的立法领域。现有的数字经济规则体系存在碎片式立法、立法价值取向单一、产业覆盖疏而不密、调整内容窄而不全等问题,无法有效应对数字经济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想创制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立法,一方面要秉持包容共享开放的理念,采用"政府+平台"规则制定权共享的模式,明确政府与平台各自的权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数据权属、数据处理行为、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开放共享、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保护 数据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李帅娜
基于“价格效应”逻辑,选用2011—2019年中国各省份面板数据,深入考察中国是否存在“服务业成本病”以及数字经济对“成本病”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目前中国存在“服务业成本病”,但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减缓“成本病”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弱化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对数字化投入依赖度较高行业的“成本病”,但在住宿和餐饮业等对数字化投入依赖度较低的行业中,这种效应暂未显现;数字经济缓解“成本病”的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地区更为显著,西北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缓解“成本病”的原因在于其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制造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业成本病 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