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6)
- 2023(16011)
- 2022(12574)
- 2021(11273)
- 2020(9136)
- 2019(20089)
- 2018(19584)
- 2017(37339)
- 2016(20037)
- 2015(22243)
- 2014(22597)
- 2013(22041)
- 2012(20671)
- 2011(18598)
- 2010(19444)
- 2009(18483)
- 2008(18302)
- 2007(17238)
- 2006(15924)
- 2005(14530)
- 学科
- 济(107281)
- 经济(107167)
- 业(80482)
- 管理(73325)
- 企(71930)
- 企业(71930)
- 方法(34179)
- 业经(34143)
- 农(31002)
- 财(27899)
- 中国(26595)
- 地方(25221)
- 数学(24659)
- 数学方法(24428)
- 农业(22143)
- 制(20575)
- 策(19119)
- 务(18664)
- 财务(18619)
- 财务管理(18598)
- 理论(18547)
- 技术(17562)
- 企业财务(17544)
- 和(17174)
- 体(16809)
- 学(16587)
- 划(15624)
- 银(14689)
- 银行(14670)
- 贸(14375)
- 机构
- 学院(301042)
- 大学(292416)
- 济(133315)
- 经济(130604)
- 管理(116147)
- 研究(103036)
- 理学(97133)
- 理学院(96133)
- 管理学(94893)
- 管理学院(94298)
- 中国(81685)
- 财(63897)
- 京(61817)
- 科学(58351)
- 所(51146)
- 江(50289)
- 财经(48481)
- 农(47170)
- 中心(46670)
- 研究所(45332)
- 经(43697)
- 经济学(40254)
- 北京(39320)
- 范(39313)
- 州(39279)
- 师范(38958)
- 业大(38315)
- 院(37602)
- 农业(36340)
- 经济学院(35799)
- 基金
- 项目(184371)
- 科学(146521)
- 研究(142452)
- 基金(131831)
- 家(112462)
- 国家(111329)
- 科学基金(96874)
- 社会(92650)
- 社会科(87697)
- 社会科学(87677)
- 省(74684)
- 基金项目(68060)
- 教育(63877)
- 划(59782)
- 编号(58257)
- 自然(58138)
- 自然科(56733)
- 自然科学(56717)
- 自然科学基金(55763)
- 资助(53540)
- 成果(47892)
- 发(42694)
- 课题(41694)
- 重点(40960)
- 创(40431)
- 部(39605)
- 国家社会(38341)
- 业(37907)
- 创新(36954)
- 制(36404)
- 期刊
- 济(170587)
- 经济(170587)
- 研究(95973)
- 中国(65106)
- 财(52071)
- 管理(50267)
- 农(45618)
- 科学(38420)
- 学报(38222)
- 教育(33609)
- 融(31529)
- 金融(31529)
- 农业(30996)
- 大学(30300)
- 技术(30039)
- 业经(28940)
- 学学(28391)
- 经济研究(26899)
- 财经(25183)
- 经(22045)
- 问题(21014)
- 技术经济(17867)
- 业(17336)
- 贸(16352)
- 世界(15689)
- 现代(15226)
- 商业(14867)
- 经济管理(14627)
- 国际(14471)
- 经济问题(13625)
共检索到4866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瑞 杨晓琰
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对完善旅游业体系和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新要求。深刻认识现代旅游业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典型特征,利用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对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理上梳理现代旅游业体系基本特征和时代特征,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要素、产业治理和产业供给五个维度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内在逻辑,并从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应具备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和融合性等四个方面提出利用数字经济进一步促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旅游业体系 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党红艳
在旅游业发展面临质量和效率双重困境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成为赋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转型具体体现在: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改变游客的消费习惯、促使服务人员来源多元化、助推产业链优化、促进行业生态系统融合5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发现:旅游业生产力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数据要素和数字化平台驱动;生产方式由客户化大生产转变为多主体价值共创。旅游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重塑了主客体价值、创新了商业模式,解决了产业面临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未来应着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旅游业产业链数字化进程,聚焦核心业务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多维融合,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 数字化平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洪娜 胡迎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国人的旅游热情日趋高涨,也有很多外国游客到国内来旅游。但是我国旅游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综合效益不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其中,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创新要素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大大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丰富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必须依靠现代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阚如良 黄蓉 鲁莉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域分布特色鲜明,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试点,注重引导;加强管理,重视培训;加大投入,打造精品;科学营销,城乡互动;拓宽思路,多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与整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旅游业 新农村建设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邬雪
一、数字经济下旅游业发展的新逻辑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是通过对旅游资源、技术等关键要素的重新配置,进而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传统落实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主要依靠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等途径。然而,种种事例显示,传统供给模式已难以适应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当前,数字经济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与之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数字经济对旅游业发展逻辑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新形态,数字化转型正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旅游者决策行为产生深远影响。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明确了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统计标准。随着数字社会新形态图景的展开,物理世界与相应的“孪生”数字世界,二者在互动交融中不断变革。旅游客体数字化下的旅游体验数字化重构、旅游主体数字化下的行为产品智能化同构和主客交互数字化下的决策逻辑交互化异构,成为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旅游客体数字化:旅游体验数字化重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勋
财政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伴随着全球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我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马衍伟
中国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旅游强国,我国现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能不能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国家能否在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好的政策优势,通过搭建政策优势平台,作为旅游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促进我国旅游资源整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
税收 旅游税 政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庆忠 韩璐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关系的“系统性基础”;2)共享“资源”基础、共通“互动”本质、共推“价值”协同、共契“因果”链条是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3)旅游者资源主导、外来旅游经营者资源带动、村寨旅游精英协同村民推动、跨村村民间协同、政府与村寨协同、村寨集体经济跨产业价值协同是旅游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实践路径;4)旅游主体间依据各自价值主张进行资源匹配,从操作性资源到对象性资源的整合中实现服务交换,资源流动、整合中推动现代化要素的在地村寨融入和适应性演化是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研究为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与乡村现代化可持续融合、发展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旅游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兵 陈国锋
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改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国家与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我国各地区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古城,进而推动古城旅游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现存问题,并分析其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优化古城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为当地经济发展中更大限度发挥古城旅游产业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城 旅游产业 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响鸣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抓好结构调整,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结构调整工作,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郭提超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玉琴 刘新伟
现代物流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它可以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现代物流业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旅游业六大构成要素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无不体现着与物的联系。因而,将现代物流技术融入旅游业中去,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旅游业 关系 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福蕊
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对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有着深远的意义。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直把旅游业确定为全市第一主导产业,相继提出过涿鹿三祖文化、草原文化、冰雪文化和军事文化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收入指标均保持了全省第一的位置。但目前张家口旅游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旅游品牌不够响亮,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一)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品牌不响亮,开发不成熟。张家口拥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欧阳日辉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数据进入实体经济循环系统,快速融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流通渠道,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激发新兴需求,形成数字技术应用—传统实体企业转型—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数据驱动要素融合、产品融合、企业融合、产业融合和市场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循环系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政府和各类经营主体应更加重视数据驱动发展的作用,着力提升企业构建数据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探索多元化的企业数据流通模式,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和产业数据空间,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效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