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67)
2023(19202)
2022(16097)
2021(14566)
2020(12033)
2019(27375)
2018(26995)
2017(52068)
2016(28118)
2015(31455)
2014(31703)
2013(31486)
2012(29170)
2011(26603)
2010(26783)
2009(24834)
2008(24398)
2007(21938)
2006(19497)
2005(17490)
作者
(82133)
(68502)
(67923)
(65059)
(43676)
(32705)
(30914)
(26533)
(26048)
(24585)
(23330)
(23209)
(22049)
(21626)
(21249)
(21127)
(20045)
(19946)
(19717)
(19494)
(17078)
(16697)
(16499)
(15601)
(15312)
(15294)
(15156)
(15023)
(13892)
(13428)
学科
(131637)
经济(131470)
管理(85901)
(76923)
(64190)
企业(64190)
方法(52126)
数学(45166)
数学方法(44744)
中国(34900)
(32479)
(30807)
业经(29115)
地方(29014)
(26262)
(26006)
农业(20711)
(20365)
贸易(20352)
(20146)
银行(20104)
(19999)
金融(19993)
(19656)
(19340)
财务(19261)
理论(19218)
财务管理(19217)
(19192)
环境(19157)
机构
大学(410983)
学院(407248)
(171546)
经济(167805)
管理(157786)
研究(140362)
理学(135498)
理学院(133942)
管理学(131786)
管理学院(131021)
中国(105073)
(87750)
科学(83315)
(82174)
(69646)
财经(64498)
中心(63152)
研究所(62704)
(61797)
(61301)
(58548)
业大(57183)
北京(55677)
(54006)
经济学(53638)
师范(53531)
(51211)
(49125)
经济学院(48032)
财经大学(47938)
基金
项目(271932)
科学(214524)
研究(200733)
基金(198199)
(171586)
国家(170186)
科学基金(146784)
社会(129340)
社会科(122635)
社会科学(122604)
(104643)
基金项目(104389)
自然(93160)
教育(91828)
自然科(90946)
自然科学(90926)
自然科学基金(89307)
(87873)
资助(81223)
编号(80698)
成果(67056)
(60650)
重点(60557)
(57840)
课题(56118)
(55977)
国家社会(53972)
教育部(52650)
创新(52302)
(52262)
期刊
(195662)
经济(195662)
研究(128293)
中国(81985)
(63417)
学报(62505)
管理(59935)
科学(56838)
(56502)
大学(48170)
教育(45339)
学学(45016)
(39524)
金融(39524)
农业(38316)
技术(35420)
财经(33213)
经济研究(31872)
业经(29319)
(28468)
问题(25953)
图书(22174)
技术经济(20363)
理论(19687)
(19261)
(18480)
现代(18448)
科技(18264)
(18091)
商业(17541)
共检索到618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在测度中国2011—2019年270个城市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且具有做大做好“蛋糕”和切好分好“蛋糕”的双重功能。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提高了示范城市的电商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并扩大了示范城市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行政级别越高、营商环境越优、数字金融发展越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越大。本文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能够为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梅   王燕梅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外生冲击,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政策实施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通过引入交互项重点关注了高技能劳动者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溢价。研究发现,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引致了突出的技能溢价,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存在差异。进一步地,产业结构转换、出口技术升级、电商销售额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渠道。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敏哲   廖丽萍  
本文从共同富裕的内涵着手,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等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低碳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可显著提升各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并提高地区的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度。机制检验发现,低碳试点政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改善来促进地区的共同富裕。一方面,低碳试点政策增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提高地区产业创新程度;另一方面,此政策还通过降低劳动力错配程度,提升就业水平,助力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地理区位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唯唯   张亚斌  
文章采用手工查找的2005—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工业化背景下贸易开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提高本地人均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且该结果经过工具变量法、系统GMM法等方法处理后仍然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FDI流入以及形成工资溢价影响城乡共同富裕。在贸易开放提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FDI以及工资溢价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贸易开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溢价发挥了积极作用,FDI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进、出口开放对城乡共同富裕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出口开放的促进作用更强。贸易开放对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带动更强;贸易开放通过缩小城乡居民个体收入比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两种方式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提出了深化贸易开放、加快投资自由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沛   张小军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与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强,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长飞   程承坪   陈志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主要标识,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从“富裕”“共同”以及“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011—2019年270个城市共同富裕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且激发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北方地区城市、低行政级别城市、规模较小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新征程科学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长春  邹耀  
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子商务或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我国260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居民消费和促进城市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据此,本文从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监管、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和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恒  郭梦恬  
当前,我国已实现9899万贫困人口绝对脱贫,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5G技术的广泛应用,“零工经济”通过算法更加高效地匹配供需,由此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零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近几年疫情期间,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零工经济”异军突起,在稳定就业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零工经济”在释放增长潜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劳动保障不健全、议价能力较弱等问题。在提高收入(做大“蛋糕”)、收入分配(分好“蛋糕”)方面,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和收入再分配理论,为“零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维嘉    储德银    纪凡  
本文从“总体富裕”和“发展共享”两个维度测度我国281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我国税制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而且这一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考察结果显示,增值税对共同富裕具有反向作用,而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税制结构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为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提升直接税比重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还要不断优化间接税的内部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俊宏   赵立娟   康晓虹   薛凤蕊  
为探讨土地流转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异质性差异及作用机制,基于2016—2020年CFPS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面板Logit、PSM、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等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共同富裕水平,且土地转出的边际影响更大;土地流转对除健康外的共同富裕各维度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且土地流转更能提升转出家庭各维度的共同富裕水平;土地流转对农民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存在初始耕地禀赋、地区和年龄等方面的异质性;土地流转通过规模经营、非农就业、家庭化流动、心里预期及城镇居住效应等路径提升了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因此,本研究力证土地流转让农民在经济和能力层面的富足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为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长玉   赵启程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拐点处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约为0.975。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2)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一方面,对外开放度越高,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越显著;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会随着政府干预力度的加大而弱化。(3)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但对邻近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