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2)
- 2023(14626)
- 2022(11494)
- 2021(10057)
- 2020(7867)
- 2019(17192)
- 2018(16444)
- 2017(30893)
- 2016(16514)
- 2015(18016)
- 2014(17672)
- 2013(17342)
- 2012(16044)
- 2011(14698)
- 2010(14653)
- 2009(13934)
- 2008(13315)
- 2007(12021)
- 2006(10793)
- 2005(9983)
- 学科
- 济(88368)
- 经济(88258)
- 管理(53911)
- 业(47119)
- 企(38176)
- 企业(38176)
- 方法(27574)
- 数学(24265)
- 数学方法(24096)
- 中国(21098)
- 业经(20998)
- 农(20506)
- 财(20374)
- 地方(19959)
- 制(18164)
- 学(15552)
- 农业(14131)
- 环境(13504)
- 体(13434)
- 地方经济(13195)
- 贸(13156)
- 贸易(13149)
- 银(12969)
- 银行(12935)
- 融(12934)
- 金融(12929)
- 易(12750)
- 产业(12567)
- 行(12383)
- 务(11354)
- 机构
- 学院(246864)
- 大学(246327)
- 济(113630)
- 经济(111610)
- 管理(91726)
- 研究(87732)
- 理学(79032)
- 理学院(78168)
- 管理学(77112)
- 管理学院(76652)
- 中国(65529)
- 财(52521)
- 科学(50976)
- 京(50094)
- 所(43573)
- 农(42872)
- 财经(41127)
- 研究所(39370)
- 中心(39069)
- 经(37252)
- 江(37233)
- 业大(36839)
- 经济学(36822)
- 农业(33469)
- 经济学院(32909)
- 院(31656)
- 北京(31028)
- 财经大学(30374)
- 范(29780)
- 师范(29392)
- 基金
- 项目(166382)
- 科学(131773)
- 基金(122585)
- 研究(119771)
- 家(108083)
- 国家(107191)
- 科学基金(91576)
- 社会(81792)
- 社会科(77677)
- 社会科学(77658)
- 省(64857)
- 基金项目(64272)
- 自然(56555)
- 自然科(55221)
- 自然科学(55202)
- 自然科学基金(54255)
- 划(54119)
- 教育(53255)
- 资助(47468)
- 编号(45899)
- 重点(37895)
- 发(37223)
- 成果(37039)
- 部(36373)
- 制(35740)
- 创(35545)
- 国家社会(35512)
- 创新(33383)
- 课题(32252)
- 教育部(31534)
- 期刊
- 济(132241)
- 经济(132241)
- 研究(75591)
- 中国(49356)
- 学报(41094)
- 财(41033)
- 农(39800)
- 科学(36437)
- 管理(35326)
- 大学(31422)
- 学学(30172)
- 农业(26144)
- 融(23835)
- 金融(23835)
- 经济研究(22970)
- 财经(21689)
- 教育(20107)
- 业经(20039)
- 技术(19733)
- 经(18779)
- 问题(16776)
- 贸(13187)
- 技术经济(13026)
- 业(12839)
- 版(12106)
- 世界(11607)
- 商业(11500)
- 国际(11458)
- 科技(11297)
- 现代(10635)
共检索到374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恒 郭梦恬
当前,我国已实现9899万贫困人口绝对脱贫,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5G技术的广泛应用,“零工经济”通过算法更加高效地匹配供需,由此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零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近几年疫情期间,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零工经济”异军突起,在稳定就业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零工经济”在释放增长潜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劳动保障不健全、议价能力较弱等问题。在提高收入(做大“蛋糕”)、收入分配(分好“蛋糕”)方面,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和收入再分配理论,为“零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共同富裕 收入再分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珂 张琳雪 万立全 张国献
作为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基于收入分配平等化“分好蛋糕”,使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建共享。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数字技术与数字金融的约束、数字人才与数字素养的局限性、数字鸿沟与数字统治的显现、数据效应与数字红利的偏向。其制约机制在于:数字设施与产业弱质制约数字赋能、认知差异与技能异化制约共享能力、低度融合与数字转型弱化共富基础、制度缺位与保障低弱抑制共富追求。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在于:完善数字设施,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硬件支撑;发展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和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培育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就业帮扶,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人力支持;注重分配公平,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原则遵循;推动均等服务,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社会条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 乡村振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流量经济是数字时代催生的新兴经济模式,对实现共同富裕作用重大。纵观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助力生产力发展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的物质基础、运用数字赋能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的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遵循的价值追求。当前,流量经济凭借巨大的发展基数和潜力,为促进经济复苏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发展动能,但也面临着发展主体联动不足、营商环境尚需优化、运营模式后备力不足、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因此,实现流量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持续向好发展,要着力从主体共生、平台共建、载体共享、发展共荣四个方面夯实举措。
关键词:
流量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之明 罗浩峰 陈泳江
论文通过静态职业选择模型对农户创业选择进行推演分析,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数字金融对农户创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型农户创业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能通过提升农户经营能力、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等路径支持农户创业;在农户创业水平层面,数字金融能显著提高农户创业收入、扩大农户创业规模。最后提出了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户创业数字金融服务、政策引导数字金融向脱贫地区倾斜、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素兰 范芹
现阶段,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恰好与数字经济时代相吻合,意味着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力量。数字经济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助力全面富裕;数字经济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全民富裕;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均衡式发展,助力共建共富。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部分领域又对共同富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有差异、数字经济对就业存在一定冲击、“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这些风险和挑战同样值得重视和深思。因此,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就业帮扶、努力消除“数字鸿沟”等途径迈向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孝成 吕康银 陈思
数字经济发展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等维度测度的企业共同富裕水平,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的共同富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劳动错配降低效应、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影响企业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本文明确了企业在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可以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针对性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颐中 黄芮 方友熙
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建立的基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但是社会发展还十分不平衡,当前,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手段实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增加社会财富。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具有四大效应,它能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助推中国式共同富裕分配机制建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施悦琪
促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提升后富群体的能力。高校育人体系需加快聚焦以增能赋能为目标的育人内容创新,增强现实适应性、领域交叉性、素质立体性;强化以多元适切为特征的育人方式创新,促进多样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全过程性;推动以师生为中心的育人制度创新,健全便捷型、个性化、普惠性的规则设计。优化有利于能力提升培养的高校共育环境,构建能力主导的社会发展环境,营造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氛围,厚植公益取向的高等教育反哺文化。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后富群体 高校育人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梅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动态递增特征。在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融资渠道多元、双创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数字创新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集聚,间接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未来,应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以着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创新 共同富裕 融资约束 产业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梅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动态递增特征。在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融资渠道多元、双创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数字创新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集聚,间接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未来,应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以着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创新 共同富裕 融资约束 产业集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南 包倩文 高德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但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和社保基金入市在公有制的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突破,使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形式与制度逻辑相一致,是新时代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之一。既有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利润和发展红利,又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社会公平,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旭辉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意味着税收除了发挥调节收入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更加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央地税收分成比例欠科学不利于产业升级、个人所得税合理性不足、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灵活制定分成比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遗产税立法;及时更新消费税、资源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改革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税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公众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