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3)
- 2023(11539)
- 2022(9076)
- 2021(7767)
- 2020(6055)
- 2019(13290)
- 2018(12834)
- 2017(24053)
- 2016(12515)
- 2015(13876)
- 2014(14031)
- 2013(14116)
- 2012(13720)
- 2011(12788)
- 2010(13226)
- 2009(12200)
- 2008(11748)
- 2007(10675)
- 2006(9977)
- 2005(9580)
- 学科
- 济(85257)
- 经济(85194)
- 管理(34991)
- 业(33807)
- 地方(26522)
- 企(25247)
- 企业(25247)
- 中国(23620)
- 方法(21128)
- 业经(21038)
- 农(18685)
- 数学(17898)
- 数学方法(17815)
- 地方经济(17033)
- 产业(16264)
- 农业(13406)
- 学(13138)
- 发(12682)
- 融(12464)
- 金融(12464)
- 财(12345)
- 制(11956)
- 银(11664)
- 银行(11645)
- 行(11446)
- 环境(11234)
- 贸(11232)
- 贸易(11218)
- 易(10706)
- 技术(10612)
- 机构
- 学院(195171)
- 大学(193050)
- 济(96406)
- 经济(94660)
- 研究(76473)
- 管理(71045)
- 理学(59450)
- 理学院(58673)
- 管理学(58005)
- 管理学院(57609)
- 中国(57327)
- 京(42098)
- 科学(42016)
- 财(41311)
- 所(38253)
- 研究所(34121)
- 中心(33478)
- 财经(31882)
- 江(31173)
- 经济学(31075)
- 农(29310)
- 经(28784)
- 经济学院(27679)
- 北京(27643)
- 院(27567)
- 范(27234)
- 师范(26997)
- 州(25088)
- 业大(24001)
- 财经大学(23311)
- 基金
- 项目(121498)
- 科学(96986)
- 研究(93517)
- 基金(86901)
- 家(74641)
- 国家(74018)
- 科学基金(63570)
- 社会(63037)
- 社会科(60114)
- 社会科学(60104)
- 省(48384)
- 基金项目(44626)
- 教育(40603)
- 划(39389)
- 编号(37081)
- 自然(36051)
- 自然科(35190)
- 自然科学(35184)
- 资助(34595)
- 自然科学基金(34584)
- 发(34326)
- 成果(30469)
- 发展(28796)
- 展(28310)
- 重点(27868)
- 国家社会(27146)
- 课题(26840)
- 部(26306)
- 创(25440)
- 创新(23876)
- 期刊
- 济(121735)
- 经济(121735)
- 研究(68529)
- 中国(46550)
- 财(30313)
- 管理(29493)
- 农(28405)
- 学报(25008)
- 科学(24667)
- 教育(22375)
- 融(21731)
- 金融(21731)
- 经济研究(20799)
- 大学(19794)
- 农业(19608)
- 业经(19182)
- 技术(18515)
- 学学(18405)
- 财经(17099)
- 问题(15414)
- 经(15158)
- 技术经济(11947)
- 贸(11847)
- 世界(11602)
- 国际(10724)
- 业(10518)
- 商业(10399)
- 经济问题(9988)
- 图书(9882)
- 统计(9737)
共检索到32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涛
本文选取2010—2020年大健康产业领域的10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即提高了大健康产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景国文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保持要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的稳定增长,更要注重其质量和结构的提升,以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水平产业发展则可以有效促进高质量外资流入。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20年276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能够显著促进所在城市的FDI流入,其中存在试点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FDI流入的机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显著促进了劳动力成本低城市的FDI流入,但会抑制劳动力成本高城市的FDI流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FDI流入促进效应在财政实力较强的城市更加明显;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对FDI影响高质量发展具有调节效应,可以通过促进FDI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创新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而助力高质量发展。应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继续扩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充分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对高质量外资的吸引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松君
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申松君1996年全省中国银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严格管理,强化教育,依靠科技,集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丰
本文从全民健康的新视角来深入研究健康的经济增长效应。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少儿、成人和老人三个阶段健康水平在内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阐明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健康具有不同的作用路径,存在方向各异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研究表明早年生命周期健康投入能够促进增长,实现健康与增长的双赢。晚年生命周期健康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进步方向,保障存活质量下的老年人寿命延长将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文章的研究结论对高质量经济增长下实现健康战略落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评估健康与增长的动态关系,要考虑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健康的差异化作用路径。(2)从单一关注晚年生命周期健康医疗到早期生命周期健康预防与晚年生命周期健康医疗并举。(3)老年健康不仅要关注寿命延长,更要重视健康寿命的延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飞 石铭 张毅
自贸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带来的全方位改革实验及制度创新对于推动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将自贸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试验,探究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该效应随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位点与城市科教资源提升而增强;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自贸区设立在短期和长期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均较显著,而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城市创新能力在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二者的协同集聚,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出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邻近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鉴于此,非自贸区设立城市应立足自身要素禀赋条件,创造性吸收自贸区改革试验的经验及制度创新成果,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壮大城市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系统整合,提升产业协同集聚的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出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数字经济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智能化生产作为产业变革和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式,在对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契机。本文在详细分析工业智能化对就业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从行业就业结构变动的视角对工业智能化是否推动了高质量就业进行实证考察。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就业份额,同时增加了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就业份额,促进了行业就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发挥智能化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减少劳动者在新旧岗位转换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创业创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力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康娟 潘敏杰 朱四伟
本文将2014年出台的环保约谈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18年地级市数据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从城市和企业两个维度验证环保约谈制度对污染排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环保约谈制度不仅显著降低了约谈地区的工业SO_2排放、工业废水排放以及雾霾污染,而且促进了约谈地区重污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即环保约谈制度产生了强波特效应。机制检验表明,环保约谈制度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优化治理结构两条途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环保约谈制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对环保约谈制度比较敏感;环保约谈制度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环保约谈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呈边际递减趋势。本文结论为更好地落实环保约谈政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保约谈 企业高质量发展 准自然实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世奇 孔祥军
体育健康服务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与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所呈现出来的公共产品性质和生产力属性是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的逻辑所在。当前,我国体育健康服务业财税政策面临着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层级较低、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偏少、精准度与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构建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税收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实施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财税政策等三方面着手,优化相关财税政策,促进我国体育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卫梦洁 李静萍 王森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量增”“质升”两个维度解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集聚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空间分布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单中心化分布结构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中心化分布结构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应当引导数字金融集聚,提升地方数字金融供给能力,优化数字金融空间布局,建立合理的数字金融空间分布架构,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明雷 杨萍 杨胜刚
文章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了县域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2017年87个县域的数据为例,对县域金融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提升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当前金融竞争力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高质量的,主要表现为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金融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别,县域层面存在"金融集聚效应";金融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投放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显著。文章建议,当前县域金融应当协调发展,摆脱单一的经济发展融资方式,以此才能发挥好金融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国栋 邹青海
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标志,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全面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瓶颈及纾解之策。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化制度创新效应,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强化结构优化效应,驱动产业业态升级;强化强链补链效应,延长产业价值链条;强化组织重塑效应,健全产业组织体系;强化要素提升效应,培育高端创新要素来助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体制机制不健全、深陷结构性陷阱、价值链低端锁定、健康组织整合能力薄弱、创新要素配置不足瓶颈,提出推动新型要素资源深度融合,积聚数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强化数字健康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健康管理组织活力;纵横整合数字健康产业链,全面挖掘数字健康产业价值;驱动数字健康业态换新出新,根植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根基;深化数字健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的纾解之策。
关键词:
数字健康产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昭 陈钊泳 谭伟杰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赋能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因区域、生产率与人力资本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因而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数字化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庆琳
近年来,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只有解决好制约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律 胡善成 吴丽芳
信息消费是中国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信息消费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就业效应、产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利于提高信息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信息消费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规模城市、东部区域和高行政级别城市中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瑛 刘琳 刘寒绮
提高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包括27个智慧旅游城市在内的我国53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思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城市的智慧旅游建设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旅游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文章通过PSM-DID模型、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智慧旅游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与城市等级相关,均存在显著的城市异质性特征。在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及优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从智慧旅游政策出发,证明了我国旅游业加快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丰富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域,也为中国城市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及大力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