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6)
- 2023(21612)
- 2022(18026)
- 2021(16396)
- 2020(13767)
- 2019(30997)
- 2018(30547)
- 2017(57637)
- 2016(31091)
- 2015(34639)
- 2014(34131)
- 2013(33719)
- 2012(31249)
- 2011(28444)
- 2010(28628)
- 2009(26576)
- 2008(25995)
- 2007(23197)
- 2006(20365)
- 2005(18331)
- 学科
- 济(144437)
- 经济(144304)
- 管理(91995)
- 业(89331)
- 企(73336)
- 企业(73336)
- 方法(56490)
- 数学(48922)
- 数学方法(48345)
- 中国(39655)
- 农(36638)
- 地方(33625)
- 业经(32547)
- 财(32189)
- 学(28990)
- 农业(24721)
- 贸(24300)
- 贸易(24285)
- 制(24257)
- 技术(23854)
- 易(23428)
- 银(21394)
- 环境(21332)
- 银行(21327)
- 融(20840)
- 金融(20837)
- 理论(20488)
- 行(20448)
- 和(19979)
- 务(19895)
- 机构
- 学院(448148)
- 大学(446403)
- 济(190120)
- 经济(186324)
- 管理(172120)
- 研究(155598)
- 理学(148237)
- 理学院(146555)
- 管理学(144019)
- 管理学院(143182)
- 中国(116150)
- 科学(96016)
- 京(94360)
- 财(83678)
- 所(78946)
- 农(78722)
- 研究所(71777)
- 中心(71050)
- 业大(68461)
- 江(68076)
- 财经(66553)
- 农业(61979)
- 经(60343)
- 北京(59098)
- 范(58534)
- 经济学(58227)
- 师范(57827)
- 院(55996)
- 州(54308)
- 经济学院(52166)
- 基金
- 项目(301105)
- 科学(237694)
- 基金(218626)
- 研究(214997)
- 家(192329)
- 国家(190720)
- 科学基金(163779)
- 社会(138959)
- 社会科(131846)
- 社会科学(131811)
- 省(119774)
- 基金项目(115570)
- 自然(106607)
- 自然科(104235)
- 自然科学(104206)
- 自然科学基金(102331)
- 划(100429)
- 教育(98398)
- 资助(88210)
- 编号(85070)
- 发(68700)
- 重点(68254)
- 成果(68086)
- 创(65711)
- 部(65204)
- 创新(60971)
- 课题(59529)
- 国家社会(57865)
- 科研(57762)
- 教育部(55733)
- 期刊
- 济(212802)
- 经济(212802)
- 研究(129585)
- 中国(89963)
- 学报(72500)
- 农(71160)
- 科学(66453)
- 财(65321)
- 管理(65112)
- 大学(54262)
- 学学(51404)
- 农业(48241)
- 教育(45068)
- 融(40541)
- 金融(40541)
- 技术(40358)
- 业经(34932)
- 经济研究(34785)
- 财经(33189)
- 经(28716)
- 问题(28530)
- 业(26649)
- 技术经济(23874)
- 统计(22006)
- 科技(21879)
- 贸(21502)
- 商业(21311)
- 版(21272)
- 策(20914)
- 图书(20638)
共检索到670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爱君 杨春林 张永年 钟方雷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运用Super-N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135.53万家数字经济企业微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三者在空间上均呈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态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但是会对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区域研究表明,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硬设施”和“软环境”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金融支持分别在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陈小婷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综合利用静态面板和动态GMM面板模型分析异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U形影响,分别探索政府科技支持与环保支持在两阶段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具有“先抑后扬”的U形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环境规制水平尚未跨过拐点,其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两阶段效率均具有倒U形影响;命令型环境规制则分别与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和U形关系。(2)政府科技支持负向调节激励型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的影响,而正向调节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的倒U形影响;政府环保支持正向调节投资型和命令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倒U形和U形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两阶段价值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泳泽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根文 李双双 曾行运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的实施,节能环保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价值链角度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随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曼奎斯特指数法分别测度了技术创新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对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得出: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两个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高于技术成果生产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理论,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2009年安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2005—2009年安徽省五大高技术行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的行业差异,给出了4种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利用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样本省市相比,2005—2009年期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的年均值较高,虽然2008—2009年的整体效率值偏低,但较高的两阶段关联强度提升了其整体效率的年均值;安徽省的高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曹正旭 张仁杰
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点。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测算2008—2018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表现为先降低后缓慢上升的演变趋势,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是阻碍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2)绿色创新效率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且发展模式存在空间异质性,高研发-高转化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3)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科技研发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4)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和邻近地区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科技研发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政府科技支出促进本地创新效率提升,未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丝雨 安增龙
本文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框架,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网络EBM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2007~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各省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效率均值仅为0.487,提升空间比较大;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效率差距比较明显,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约46.7%的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模式属于"低科技研发、低成果转化"型,且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最后,针对各省国有工业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新 孔锐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窦超 熊曦 陈光华 杨国梁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克亮 刘悦 史利娟 刘蕾 孟祥瑞 杨宝臣
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是缓解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区工业为研究对象,将工业用水与水污染排放纳入分析框架,构建Epsilon-Based Measure(EBM)-Tobit两阶段效率分析模型。首先,采用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分析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从投入要素视角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工业绿色水资源无效率进行解构,测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通过泰尔指数分解诠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根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价值链视角下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DEA-Tobit两阶段模型
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绿色增长视角
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两阶段门槛效应的视角
基于“生产——治理”两阶段评价的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
数字新基建对新零售两阶段创新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两阶段的创新效率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基于EBM-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中国创意产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两阶段DEA模型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异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