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3)
- 2023(8329)
- 2022(6276)
- 2021(5386)
- 2020(4205)
- 2019(9479)
- 2018(9705)
- 2017(17764)
- 2016(9600)
- 2015(10744)
- 2014(10809)
- 2013(10622)
- 2012(10407)
- 2011(9637)
- 2010(10075)
- 2009(9794)
- 2008(9590)
- 2007(8769)
- 2006(8482)
- 2005(7930)
- 学科
- 济(67523)
- 经济(67466)
- 管理(26581)
- 业(22059)
- 方法(18205)
- 企(17609)
- 企业(17609)
- 地方(16430)
- 中国(16048)
- 数学(15828)
- 数学方法(15632)
- 业经(15445)
- 农(12677)
- 地方经济(12144)
- 制(11881)
- 学(11217)
- 产业(10084)
- 体(9764)
- 财(9738)
- 融(9510)
- 金融(9510)
- 信息(9192)
- 总论(9043)
- 银(8858)
- 银行(8846)
- 农业(8632)
- 行(8631)
- 信息产业(8530)
- 理论(7554)
- 发(7357)
- 机构
- 大学(151662)
- 学院(149694)
- 济(73845)
- 经济(72468)
- 研究(57818)
- 管理(52823)
- 中国(44212)
- 理学(44017)
- 理学院(43474)
- 管理学(42678)
- 管理学院(42378)
- 财(33671)
- 京(32535)
- 科学(32085)
- 所(29403)
- 研究所(26103)
- 财经(25553)
- 中心(25154)
- 经济学(24658)
- 江(24004)
- 经(23068)
- 经济学院(21681)
- 农(21504)
- 北京(21139)
- 范(20939)
- 师范(20765)
- 院(20177)
- 财经大学(18625)
- 州(18592)
- 业大(18043)
- 基金
- 项目(88734)
- 科学(70162)
- 研究(66625)
- 基金(64664)
- 家(55913)
- 国家(55437)
- 科学基金(47333)
- 社会(45160)
- 社会科(42875)
- 社会科学(42862)
- 省(33321)
- 基金项目(32449)
- 教育(29998)
- 划(27632)
- 自然(27344)
- 自然科(26736)
- 自然科学(26729)
- 资助(26640)
- 编号(26377)
- 自然科学基金(26222)
- 成果(23150)
- 发(20238)
- 重点(19956)
- 国家社会(19872)
- 部(19436)
- 课题(18678)
- 创(17582)
- 教育部(17193)
- 发展(17013)
- 展(16775)
共检索到25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过程的数字化演化是技术形式演化与社会组织形式演化的统一,其在技术形式上表现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字化变革,在社会组织形式上则表现为技术形式数字化影响下,劳动方式的数字化演变。数字化条件下,随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与直接劳动过程的不断分离,劳动方式的演变在不同产业部门间出现了分化。数据要素生产中的劳动方式演化呈现出集中化趋势;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动方式趋于分散化和网络化;数字内容产业和“零工经济”等新业态的劳动组织方式则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数字化条件下,劳动方式的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的演化趋势,增强了劳动者对资本的依附性,同时亦使数字化条件下的价值增殖过程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隐秘性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磊
马克思劳动从属于资本理论表明,劳动从属性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控制权反向变化,明辨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从属性强度的关键在于考察劳动过程控制权演化的特点和影响。在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下,劳动时间和地点等控制权向网约工转移,劳动的人身和组织从属性弱化;劳动过程控制权的生成根源由物质资本所有权向数据所有权扩展,劳动的数据从属性强化;劳动过程控制手段数字化且重点不一,劳动从属性多层分化;劳动过程控制主体向消费者扩展,劳动从属性易被遮蔽。有效保护网约工权益,需要以"自主劳动→从属劳动"为据分类推进劳动关系保护,完善政府、工会、平台、消费者协同共促的社会保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文龙 刘璐
数字劳动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资料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在数字生产方式下,传统的劳动过程正在向数字劳动过程转变。这种转变将会深刻影响雇佣关系、劳动的控制过程和劳动报酬支付形式等。根据劳动过程特征差异性的大小,本文将数字劳动过程划分为传统雇佣经济领域下的数字劳动过程、互联网平台零工经济中的数字劳动过程、数字资本公司技术工人的数字劳动过程和非雇佣形式的产销者的数字劳动过程四种类型,并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批判地分析四种数字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形成,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内在矛盾及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劳动过程 劳动控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秋 邓伯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空间生产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趋势。通过显现土地、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智能重置和揭露生产要素空间重置的资本逻辑,映现数字空间生产规划的合理性与异常性。通过明晰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优化布局与揭示生产结构的二元对立性,展现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智慧调整与分化升级。通过指明数字空间生产造就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呈现数字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新样态及异化性。中国需要联合其他国家打造数字空间生产要素的公平配置模式、构建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均衡性、重建阶级的反抗力量、推进数字空间生产的多元共治、形构数字生命共同体等,重构数字空间生产的正义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文龙 董鑫玮 唐湘
快速发展的智能经济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在人工智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过程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以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新变化,以及生产力基本要素变化对智能劳动过程的影响。在智能经济中,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是统一的,只是智能生产的“无人化”趋势正在改变着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创造方式。同时,随着智能设备和工具的大量使用,智能劳动过程中的监督越来越精准化和隐形化。为减缓智能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的不利冲击,需要充分发挥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协同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兆阳
本文以控制和抵抗为线索,总结并评论了西方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过程。资本为了消除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并稳定的获得剩余价值,需要加强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人为了提高自身收益,也会争夺劳动过程的主导权,从而与资本控制产生冲突。不同控制形式的转变正是资本应对工人抵抗而不断尝试掌握劳动过程决定权的结果,这一理论为理解中国劳动关系和劳资冲突现状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分析路径。
关键词:
控制 抵抗 劳动过程理论 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田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首次劳动过程进行了透彻地研究。一百多年后,布雷弗曼等人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充。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工业部门,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劳动过程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劳动过程理论,怎样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劳动,已经成为经济学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劳动过程中技术性质、管理与控制这两个构成要素的变化总结出劳动过程的几个新特点。希望这些总结能够进一步丰富劳动过程理论
关键词:
互联网 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 家庭劳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善奇 刘岩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经过智能算法处理过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智能算法具有二重属性,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提升劳动效率,也可以充当监控手段,成为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任务分配、劳动过程监管、绩效考核和非雇佣化无酬劳动四个方面考察智能算法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重塑,智能算法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大脑和与之串联的"神经系统"监管和支配着劳动者的一言一行,充当虚拟管理者的角色主导并控制整个劳动过程,深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因此,应该反思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资本主义过度使用,对数字垄断资本进行引导和规制,保护数字劳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数据 算法二重性 劳动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盖凯程 李孟杰
本文借由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所生发出来的“技术-劳动过程-劳资关系”三维作用机制,探讨了智能化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属性。经智能化技术重塑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生产继承和发展了机器的技术逻辑,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并未消除劳动异化,资本对劳动的控制越来越隐蔽和高效。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为限度的劳资关系呈现出以下这些新特征:从事简单劳动的低技能工人将变成“无用阶级”,资本家有动力对工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劳资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新技术只有在超越了资本主义应用的狭隘界限后才能成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劳动过程 劳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景一 赵慧
基于技术控制、责任自治、制造同意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劳动过程理论经典作家构建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劳动控制策略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视阈下,基于劳动控制策略研究框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劳动过程为例,考察平台的“算法控制、众包生产和制造同意”的劳动控制策略及其对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平台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算法和内容质量评估算法深化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单边决定平台利益分配格局,损害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平台众包生产策略将弹性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置换为责任自治下的劳务合作模式,平台规避了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弱化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平台通过展示“赶超游戏”中头部主播的成功范式和示范效应,制造普通主播的“过度劳动”同意,损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面对当前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变化与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着应对不足与制度效力受限的问题,应构建零工劳动者多元协作治理对策以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补齐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完善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共建共治,优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炜
建筑业生产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管理体制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点,不能简单套用劳动过程理论去解释建筑业的劳动条件和工人状况。文章在分析欧美国家建筑业生产管理体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业的特殊性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建筑业工人权益受损。中国建筑业农民工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基本劳动权益受损,来自于对行业特殊性的"放大"。要改善农民工目前的处境,还要返回到生产过程本身。
关键词:
建筑业 劳动过程 特殊性 中国农民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伟
一般而言,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的形成来自三方面:社会劳动过程、阶级斗争以及以"秩序"为中心的物象均衡。经由"拜物教意识"批判,"仿市场"范畴的根基被瓦解,阶级斗争被"事格化",并置身于劳动过程文明规划。这表明基于通史考察,《资本论》"拜物教理论"和"劳动过程批判"是同步的过程,目的是求取"人本身的解放""所有制解放"。据此,商品章和《自然辩证法》在写作上可以说是彼此呼应。恩格斯历史路径的《资本论》解读,有助于"劳动过程为经为纬"工作线索的形成:《资本论》首章引出"辩证法道路",揭示质——量——形式——规律认识过程的"客观内容"是矛盾规定及其所有制形式的历史化的有机成长。根据马克思大写字母意义的价值规律规定,劳动过程发展构成"内容辩证法",经济形式运动构成"形式辩证法",劳动过程和经济形式的相互联系和矛盾作为了内在于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性规定。
关键词:
《资本论》 劳动过程 商品拜物教 批判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新
智能—基因科技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全面深刻的一次科技革命,其意义极为深远,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在于对人的劳动方式进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智联网使人的存在"泛网络化",将催生一个"产消型数字劳动者"阶层,人的"泛劳动化"存在方式将成现实,资本逻辑下劳动者将彻底被奴役或异化。智能革命下人的劳动方式的历史性质将发生全方位的变革,比如:相对于抽象劳动独立化,劳动的具体性将被消融于智能化机器体系的自然物质运动之中;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中,生产劳动的私人性日益融入社会性之中;智联网使得剩余劳动泛在化,雇员和非雇员的剩余劳动极大增强了资本增殖的力量;不变资本由于超越平台公司产权边界而泛在于社会大众之中从而具有无限性;资本逻辑中的劳作将无孔不入无时不在,从而倒逼休闲劳作化;依托于虚拟物理信息的生产和实体生产的时空分离将成为常态,这使物质生产虚拟化:资本逻辑中难以摆脱物质生产的困窘,并导致收入、城乡、发达与发展国之间以及数字精英与"无用阶级"之间的阶级分立绝对化。由此产生一种基本趋势,即人工智能机器运动取代必要劳动使得商品经济的"价值"基础趋于坍塌,剩余劳动的泛在化使得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基础趋于崩溃,而为了人类的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善于建设一个并非基于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平台公有制的新世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智刚 郭珮琪 李强
数字经济基于数据传播技术与组织平台变革促进了产业融合创新与劳动社会化。论文首先对西方近期关于数字经济劳动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然后基于马克思机器观对新型数字化劳动正本清源,并采用唯物史观视角构建劳动社会化演进图谱,解析了数字经济下劳动过程理论底层逻辑的嬗变,揭示了数字经济下资本对劳动实质性纳入与柔性规制,探索“人本”数字经济治理机制,规范与发展资本,从而实现对社会劳动广泛公平吸纳及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