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7)
- 2023(14624)
- 2022(11901)
- 2021(10455)
- 2020(8270)
- 2019(18528)
- 2018(18119)
- 2017(34061)
- 2016(18256)
- 2015(20221)
- 2014(20304)
- 2013(20097)
- 2012(19257)
- 2011(17821)
- 2010(18137)
- 2009(17098)
- 2008(16781)
- 2007(15221)
- 2006(13883)
- 2005(13356)
- 学科
- 济(100962)
- 经济(100850)
- 管理(56393)
- 业(50449)
- 企(39621)
- 企业(39621)
- 方法(29847)
- 中国(28375)
- 地方(28114)
- 数学(25814)
- 数学方法(25608)
- 业经(23962)
- 农(23869)
- 财(21395)
- 制(20300)
- 学(17331)
- 地方经济(16857)
- 农业(16632)
- 融(16456)
- 金融(16453)
- 银(16135)
- 银行(16118)
- 行(15681)
- 环境(15374)
- 贸(14879)
- 贸易(14863)
- 体(14323)
- 发(14305)
- 易(14274)
- 产业(13765)
- 机构
- 学院(274673)
- 大学(274065)
- 济(125783)
- 经济(123279)
- 研究(103036)
- 管理(99244)
- 理学(83414)
- 理学院(82382)
- 管理学(81208)
- 管理学院(80669)
- 中国(78641)
- 财(59654)
- 京(58892)
- 科学(58841)
- 所(52077)
- 研究所(46435)
- 中心(45823)
- 财经(45752)
- 江(43826)
- 农(43012)
- 经(41183)
- 经济学(40651)
- 北京(37861)
- 院(37329)
- 范(37211)
- 师范(36875)
- 经济学院(36238)
- 业大(35711)
- 州(34692)
- 财经大学(33567)
- 基金
- 项目(175021)
- 科学(138723)
- 研究(130665)
- 基金(126942)
- 家(110229)
- 国家(109343)
- 科学基金(93585)
- 社会(87114)
- 社会科(82813)
- 社会科学(82797)
- 省(67956)
- 基金项目(66022)
- 教育(58682)
- 划(56682)
- 自然(56191)
- 自然科(54859)
- 自然科学(54849)
- 自然科学基金(53872)
- 编号(51513)
- 资助(50985)
- 发(43498)
- 成果(43056)
- 重点(40200)
- 部(38870)
- 国家社会(37389)
- 课题(37233)
- 制(36920)
- 创(36127)
- 发展(35569)
- 展(34987)
- 期刊
- 济(154833)
- 经济(154833)
- 研究(92878)
- 中国(63490)
- 财(45907)
- 农(41327)
- 管理(40666)
- 学报(39862)
- 科学(37641)
- 大学(30997)
- 融(30758)
- 金融(30758)
- 教育(29978)
- 学学(28944)
- 农业(27819)
- 经济研究(25899)
- 技术(24508)
- 财经(24204)
- 业经(23716)
- 经(21041)
- 问题(19586)
- 贸(15483)
- 技术经济(14726)
- 业(14611)
- 世界(14474)
- 国际(13926)
- 统计(13163)
- 图书(12864)
- 商业(12807)
- 现代(12458)
共检索到446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刘一凡
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伴随地理距离增加,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呈现“由正转负”的阶段性变化,485千米为其有效溢出边界。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与外资流入均可正向中介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机制变量的调节下,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还存在梯度增强过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博 潘爱民
数字经济技术在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2011—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41个城市数据,测度了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分析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构造了人才流动不平衡指标,并探讨区域内人才流动不平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规模逐年上升。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社会便利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非核心区域的正影响强度大于核心区域。人才流动不平衡会逆向调节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正影响程度,但这一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此外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距离为权重矩阵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泽虎 邓超
文章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期以及将“宽带中国”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进口贸易是数字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空间效应显著,其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进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宽带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玮 蔡春林 方冬莉 叶琳
本文基于2012-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综合测度跨境电商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跨境电商驱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跨境电商发展显著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第二,跨境电商发展通过提升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第三,进一步探究发现,跨境电商对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边际递增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城镇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青
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排头兵,在环境约束下所走的经济发展之路能够给其他区域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在评判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后,认为不同地区应选择差异化的环境约束方式,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环境约束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泽睿 苏聪文 金雁
文章基于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莫兰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省际差距扩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且以同类集聚为主,空间结构上呈明显“中心—外围”特征;经济基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政府支持、民生福利和环境治理驱动作用明显,产业结构对江苏省驱动效果显著,市场化对安徽省正向作用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雯雯 武谨 胡安
数字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中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力量。但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数字化变革是否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核算指标体系是什么,实现路径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学术界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分析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作为范例,其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发展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靠前,可以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思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战略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瑞荣 李志彬
借助数字经济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正向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全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融合效能;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创新;聚焦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欣 韦柳馨
RCEP是推进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解读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探究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显示,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区域协同发展与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及增长模式变革。RCEP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能通过推动制度联通、优化区域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四个渠道,将现有开放秩序更新为适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模式,但仍需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区域产业链面临两侧挤压、双向开放存在堵点、国际合作中风险防范三个关键问题。最终认为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协定生效准备、构建国内外产业循环格局、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加强风险防范等具体路径,促成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文勇
文章从高效、稳定、协调、持续、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长三角2010—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或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关联;五个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高效、共享、协调、稳定;各维度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长三角应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分工、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时空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周子博
文章以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DSPDM)及面板门槛模型(PTR)分析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及地理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但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产业协同集聚因“虹吸效应”存在而对周围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在城市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及财政干预的约束下,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非线性冲击。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先正后负”的演变趋势,400公里为其有效溢出边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完善“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在剖析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9—2017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原则,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上海、苏州、南京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位于最后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池州、盐城、滁州、宣城和安庆;分省份来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指数最低。动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都为负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据此,长三角地区需要加强城市雾霾污染治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纠正土地资源错配。
关键词:
城市高质量发展 雾霾污染 土地资源错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琼 张翔 孙婷婷
空铁联运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运输组织模式,本文从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空铁联运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空铁联运的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依据。首先在戴蒙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由一般均衡分析得到研究假设,然后基于长三角地区33座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城市GDP增长率和产业结构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实证验证。通过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铁联运的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异质性DID模型验证了空铁联运开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空铁联运的开通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地区城市的GDP增速,且有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空铁联运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在于空铁联运能显著促进就业水平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空铁联运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长三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志新 蒋欢跃 李成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多重路径的综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赋能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79.4%;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呈协同效应,消费能力路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呈背离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