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1)
- 2023(17417)
- 2022(14330)
- 2021(12946)
- 2020(10868)
- 2019(24675)
- 2018(23905)
- 2017(45948)
- 2016(23936)
- 2015(26543)
- 2014(26173)
- 2013(25775)
- 2012(23663)
- 2011(21450)
- 2010(21414)
- 2009(19966)
- 2008(19112)
- 2007(16991)
- 2006(15057)
- 2005(13758)
- 学科
- 济(118384)
- 经济(118240)
- 管理(75998)
- 业(66245)
- 企(56157)
- 企业(56157)
- 方法(46197)
- 数学(40756)
- 数学方法(40273)
- 财(29769)
- 中国(28150)
- 业经(25363)
- 农(25348)
- 地方(23865)
- 制(23249)
- 学(21055)
- 融(18319)
- 金融(18316)
- 贸(17704)
- 贸易(17689)
- 银(17499)
- 银行(17461)
- 易(17125)
- 体(17060)
- 行(16759)
- 务(16712)
- 财务(16658)
- 财务管理(16618)
- 农业(16591)
- 环境(16028)
- 机构
- 大学(347884)
- 学院(343938)
- 济(155242)
- 经济(152409)
- 管理(134503)
- 研究(118481)
- 理学(115899)
- 理学院(114665)
- 管理学(112767)
- 管理学院(112109)
- 中国(91141)
- 财(74374)
- 京(71663)
- 科学(67248)
- 财经(58250)
- 所(57742)
- 中心(54672)
- 经(53029)
- 农(52209)
- 研究所(51819)
- 江(51542)
- 经济学(49934)
- 业大(47365)
- 经济学院(44666)
- 北京(44613)
- 财经大学(43565)
- 院(42980)
- 范(41924)
- 师范(41431)
- 农业(40637)
- 基金
- 项目(231454)
- 科学(185146)
- 基金(173061)
- 研究(168392)
- 家(150700)
- 国家(149541)
- 科学基金(129959)
- 社会(112661)
- 社会科(107107)
- 社会科学(107078)
- 基金项目(90115)
- 省(88022)
- 自然(82560)
- 自然科(80758)
- 自然科学(80732)
- 自然科学基金(79302)
- 教育(77247)
- 划(74264)
- 资助(70320)
- 编号(65187)
- 成果(52923)
- 部(52589)
- 重点(52339)
- 发(49536)
- 创(48697)
- 国家社会(48481)
- 制(46889)
- 教育部(46238)
- 创新(45713)
- 课题(44998)
- 期刊
- 济(173612)
- 经济(173612)
- 研究(107129)
- 中国(69241)
- 财(59269)
- 管理(53880)
- 学报(51552)
- 科学(48343)
- 农(46635)
- 大学(40966)
- 学学(38702)
- 融(35509)
- 金融(35509)
- 教育(31194)
- 农业(30961)
- 财经(30625)
- 技术(30623)
- 经济研究(29667)
- 经(26476)
- 业经(25153)
- 问题(21814)
- 贸(18144)
- 技术经济(18046)
- 统计(16924)
- 业(16439)
- 理论(16426)
- 世界(16253)
- 国际(15963)
- 策(15595)
- 版(15220)
共检索到52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付成林 王德新
回答数字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的逻辑关系,是落实我国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考虑更换变量的计算方式、非线性效应、异质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SYS-GMM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动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效应,该结论强化了两者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识别数字经济赋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因果效应,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原材料的国际价格波动和矿储自然分布以及从业人员历史流动份额,构造了shift-share工具变量。IV估计及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的外生成本波动引致的从业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提升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水平。在机制检验方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随机前沿模型等方法测算了要素流动壁垒和地方行政壁垒,研究发现发挥有效市场力量、实现区际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建立有为政府、破除行政壁垒是数字经济通往统一大市场的潜在道路。而且相对于推动构建有为政府,数字经济更能充分利用有效市场手段。因此,建设高标准的国内市场体系,需要统筹兼顾,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与深化各类体制改革并行,实现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统一大市场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常洪旺 王军
在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要素市场自由流动,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25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矫正了市场分割并提升了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而切实促进了统一大市场发展。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和广泛促进市场竞争使得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加显著有效;同时政府有效治理和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显著调节了市场分割水平,使得统一大市场发展更加行稳致远。第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具有典型的非均衡异质性特征事实,具体表现在不同时间节点和不同要素市场分割。本文为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统一大市场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市场分割 统一大市场 机制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阳昕 黄漫宇
利用2004—2019年省级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测度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程度,进而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该影响在不同数字经济维度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流通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是数字经济影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 成本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文文 张振凯
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运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了活力。本文基于我国2019-2021年省级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驱动效应,并进一步从技术创新视角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阵,呈现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既存在直接驱动效应,也存在间接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其间接驱动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抑制市场分割助力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一种业态,对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重点关注营商环境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赋能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瑞彩
数字经济是当今发展大势,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本文选取2007~2021年31个省(区、市)数据实证检验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市场一体化,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一致;(2)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高于东、中部,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数字经济迎头赶上;(3)随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随着市场主体数量增加,数字经济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先增大后趋缓;(4)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不仅有直接效应,还存在通过影响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市场一体化的中介效应;(5)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将增大,数字经济水平相同时,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有助于放大数字经济的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维祥 周梦瑶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能有效把握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统一大市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SYS-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和考察。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高质量发展分项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和绿色环保。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艾盈杉 杨小朋
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流通效率的新动力,但要提升流通效率却无法忽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亦或市场整合程度存在差异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整合视角探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各地市场整合程度差异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依然能显著提升流通效率。但市场整合并未显著直接提升流通效率,仅在数字技术提升流通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和高资本存量地区,市场整合的调节作用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市场整合 流通效率 调节效应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亚光
统一大市场既是当前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史和思想史领域由来已久的理论议题。市场从分割到统一,在商周至明清数千年的商品经济演化中产生和延续,在近代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有关“统一大市场”的学术史和思想史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两个高峰。历史经验表明,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关键是在国家治理能力和市场自发动力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经济史 思想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亚琼
在“三期叠加”背景下,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成为破局之选,而数字经济的产业赋能作用正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赋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机理上,选取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除外),采用熵值法量化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统一大市场水平,并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测算了数字经济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量化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具体实现路径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成本和创新发展驱动三类渠道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凭借更为坚实的经济、产业、资金基础,我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赋能效应更强,影响更为突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李晓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举。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举措。从机理和现实看,数字经济可以突破时空和信息非对称性限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重构实体经济,加速实现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由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地区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同时,“大数据杀熟”“竞价排名”等新型垄断手段对价格机制具有破坏性,会弱化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基于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数字经济驱动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现路径有三:一是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二是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三是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高数字经济规制效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三良 于辰晨
形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并最终形成劳动力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2011—2020年249个城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18个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价格指数测度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程度,进而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统一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该影响在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是通过劳动力流动效应增加和创新创业规模效应的提升这两条路径来实现的。因此,为实现“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目标,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三良 于辰晨
形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并最终形成劳动力统一大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2011—2020年249个城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使用18个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价格指数测度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程度,进而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统一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该影响在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是通过劳动力流动效应增加和创新创业规模效应的提升这两条路径来实现的。因此,为实现“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目标,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把握数字经济与劳动力配置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中国加快经济转型、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本文阐释了数字经济促进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理论机理,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统一大市场指数,利用2011—2019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提升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同时降低了区域劳动力配置的均衡偏离程度。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原因在于:数字经济能够降低就业转移成本、增加部门就业需求,扩大就业;数字经济有利于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居民创业;数字经济可以减少政府治理劳动力流动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治理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本研究对各地更好地理解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影响机制,对于更科学地制定和调整治理策略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渭恒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在北方地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周边地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在数字经济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