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6)
2023(12985)
2022(10283)
2021(8809)
2020(6967)
2019(15324)
2018(14689)
2017(28377)
2016(14686)
2015(15972)
2014(15715)
2013(16055)
2012(14946)
2011(13415)
2010(13815)
2009(12996)
2008(12654)
2007(11616)
2006(10708)
2005(9990)
作者
(43265)
(36570)
(36551)
(34576)
(23395)
(17282)
(16297)
(14057)
(13635)
(12864)
(12612)
(12152)
(12002)
(11798)
(11215)
(11146)
(10843)
(10742)
(10504)
(10181)
(9024)
(8909)
(8603)
(8539)
(8312)
(8090)
(7891)
(7709)
(7102)
(7028)
学科
(100712)
经济(100634)
(72148)
(66041)
企业(66041)
管理(60216)
方法(34830)
业经(31291)
数学(25838)
数学方法(25746)
(24792)
(24334)
地方(21271)
农业(19013)
中国(18520)
(17093)
财务(17088)
财务管理(17076)
环境(16723)
(16603)
贸易(16596)
企业财务(16131)
(16117)
技术(15872)
(15114)
(14961)
(13846)
(13801)
(13450)
理论(13196)
机构
学院(235237)
大学(227654)
(116718)
经济(114973)
管理(95514)
理学(81706)
理学院(80867)
管理学(80096)
管理学院(79644)
研究(76411)
中国(60634)
(51208)
(46254)
科学(42448)
财经(41077)
经济学(37502)
(37248)
(36717)
(35912)
(33982)
中心(33891)
经济学院(33772)
研究所(32845)
财经大学(30034)
业大(29116)
北京(28751)
商学(28529)
商学院(28243)
(27927)
(27644)
基金
项目(149902)
科学(122246)
基金(113841)
研究(110484)
(97249)
国家(96439)
科学基金(86091)
社会(78133)
社会科(74655)
社会科学(74638)
基金项目(60898)
(58549)
自然(52826)
自然科(51671)
自然科学(51662)
自然科学基金(50803)
(46453)
教育(46441)
资助(45140)
编号(41208)
(34981)
国家社会(34163)
(33874)
(33680)
(32709)
重点(32664)
创新(30848)
成果(29981)
人文(29813)
发展(29443)
期刊
(139952)
经济(139952)
研究(71141)
(41423)
管理(40241)
中国(37702)
(31892)
科学(29800)
学报(26481)
业经(23090)
经济研究(23024)
农业(22290)
财经(21547)
大学(21371)
学学(20754)
技术(20753)
(20377)
金融(20377)
(18888)
问题(18285)
技术经济(16342)
(15521)
(14124)
世界(13945)
商业(12938)
国际(12902)
现代(12669)
统计(11981)
经济管理(11832)
(11524)
共检索到355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慧   任春悦   游珊  
在数字中国建设下,探究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自下而上法、空间自相关、空间错位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呈现出“东部高,西北和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地区非均衡性显著;在空间集聚上,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HH集聚以及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LL集聚特征;在空间错位上,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向空间错位现象,广东省空间错位指数均值绝对值最高,呈现负向高错位特点;湖北省均值绝对值最低,空间错位演变较为复杂;在空间溢出效应上,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邻近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易能静  甘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爱民  孙琳  
文章在评估1998—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碳排放规模基础上,综合运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M)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厘清了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空间溢出与碳排放彼此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碳排放对旅游经济空间溢出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实现低碳旅游不应以牺牲旅游交通、客流与景区收入为代价,而应在明确我国旅游经济空间溢出重点领域基础上,科学设置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标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艺  郑林  王成璋  
基于对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旅游经济的空间特征的研究,并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溢出效应与空间特征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省域旅游经济总体呈集聚、多中心,局部呈"中心-外围"的空间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阶梯递减分布;旅游经济空间依赖性显著,空间集群呈增强-降低趋势。旅游需求与产业发展环境显著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引致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合理引导旅游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张蕙杰  
本文在明确30个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的门槛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样本考察期内,除上海之外,其余29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以青海增幅最大;所有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且以浙江增幅最大。(2)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N”型非线性关系,即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三阶段特征,且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且始终为正向非线性作用。(4)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邻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杨硕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京津冀13市2011—2018年区域经济、人居环境与旅游产业三大子系统的时空发展格局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区域经济子系统和旅游产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居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波动中降低;(2)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值均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导致数值依然较低,其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性整体呈波动上升演变态势,近年来出现一定的分散性;(3)各子系统对城市本身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性的促进作用小于相邻城市,旅游产业子系统、人居环境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子系统对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力依次减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杨硕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京津冀13市2011—2018年区域经济、人居环境与旅游产业三大子系统的时空发展格局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区域经济子系统和旅游产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居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波动中降低;(2)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值均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导致数值依然较低,其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性整体呈波动上升演变态势,近年来出现一定的分散性;(3)各子系统对城市本身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性的促进作用小于相邻城市,旅游产业子系统、人居环境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子系统对区域经济—人居环境—旅游产业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力依次减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雷平  
利用溢出模型,本文研究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溢出效应、时间滞后效应与相对边际要素生产率差异。结果显示,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直接经济贡献较低,但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溢出弹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但较长的产业链条使旅游业的溢出传递时间滞后明显。因此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增长必须持之以恒,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入手,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了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溢出效应显著。这为西安市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菁  徐慧琳  靳诚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2009年和2009—2018年两个时段中,大部分市域单元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009—2018年变动较2000—2009年变化更为频繁,优势区域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经济等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较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当邻域单元旅游经济发展较好时,旅游经济等级向上转移概率较大,反之亦然,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儒练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头,省域间差距逐步缩小。(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全局空间集聚程度增强。(3)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区位交通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开军   龙顺发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是衡量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综合运用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2010~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空间差异大小及差异来源、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等。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明显的“W”型阶段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较为显著的集聚特征。(2)中国城市旅游业旅游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并且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增长。高效率城市的倒退风险高于其他等级,主要向较高效率下移。(3)中国城市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总体基尼系数整体上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但是波动性较强,并且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在2013年之前,空间差异呈现逐渐扩大趋势,随后在2014~2017年,呈现较为显著地缩小趋势,而后呈现略微扩大趋势。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4)旅游专业化水平、交通通达度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而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对促进中国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