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8)
2023(8804)
2022(6631)
2021(5496)
2020(4298)
2019(9388)
2018(8836)
2017(17471)
2016(8544)
2015(9624)
2014(9640)
2013(9849)
2012(9332)
2011(8493)
2010(8461)
2009(7917)
2008(7386)
2007(6576)
2006(6039)
2005(5473)
作者
(25158)
(21278)
(21171)
(20214)
(13333)
(9749)
(9611)
(8194)
(7970)
(7427)
(7377)
(6741)
(6692)
(6691)
(6465)
(6407)
(6271)
(6044)
(5974)
(5617)
(5336)
(5041)
(4897)
(4869)
(4853)
(4808)
(4430)
(4219)
(4163)
(4084)
学科
(71588)
经济(71552)
管理(25522)
(24802)
方法(19394)
地方(19047)
(19044)
企业(19044)
业经(17174)
数学(16677)
数学方法(16614)
产业(15353)
地方经济(14225)
中国(14136)
(13422)
(11915)
农业(10023)
信息(9745)
总论(9684)
(9274)
信息产业(9206)
收入(8724)
(8108)
金融(8108)
(7969)
环境(7840)
经济学(7568)
(7534)
技术(7351)
(7241)
机构
学院(140472)
大学(138536)
(77983)
经济(76927)
管理(54746)
研究(49558)
理学(47349)
理学院(46885)
管理学(46463)
管理学院(46168)
中国(35952)
(31592)
(27195)
经济学(26859)
财经(25545)
科学(24900)
经济学院(24083)
(23171)
(22955)
中心(21688)
研究所(20604)
(19924)
财经大学(18895)
(17508)
(17198)
师范(17106)
北京(16971)
(15889)
商学(15864)
经济管理(15713)
基金
项目(91656)
科学(74814)
研究(71734)
基金(68367)
(57484)
国家(57038)
社会(51987)
科学基金(50404)
社会科(49643)
社会科学(49631)
基金项目(35501)
(35336)
教育(29888)
(28074)
编号(27440)
自然(27088)
自然科(26468)
自然科学(26465)
自然科学基金(26012)
资助(25959)
国家社会(23294)
(23033)
成果(21712)
(20229)
重点(20216)
发展(20190)
(19887)
(19791)
人文(18871)
(18772)
期刊
(92926)
经济(92926)
研究(46733)
中国(23101)
(23006)
管理(21885)
经济研究(17008)
科学(15722)
(14714)
学报(14672)
财经(13959)
业经(13833)
技术(12534)
(12480)
大学(12269)
问题(12082)
(11973)
金融(11973)
学学(11704)
农业(9947)
技术经济(9900)
(8368)
商业(8065)
统计(8063)
世界(8057)
经济问题(7976)
教育(7879)
(7444)
经济管理(7161)
现代(7009)
共检索到21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俊杰   李研   杨曦  
本文首先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将上千万条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与区县和城市统计数据相结合,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视角,从地区和城乡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机制包括数字化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和人力资本分布的影响。从地区层面来看,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尤其是数字素养鸿沟,有助于缓解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层面来看,加强农村居民对数字资源的使用程度有利于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在我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平卫英  肖秀华  
为全面系统地考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各省份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核密度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动态演进过程。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在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以及部分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低值地区主要聚集在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在观测期内,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高值区、中值区和低值区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提高,各区间内的地区差距持续变大,在未来几年,该趋势可能会继续保持。本文明确了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的发展现状、地区差距和演进趋势,对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贺培科  张冰冰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定贇  赖东东  
本文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投资两个方向,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线性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高级程度能够间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投资在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跨越2.36的门槛会减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玉兰   贺建风   陈能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且存在地区和年份异质性。同时,数字经济会通过创新人力要素流动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阈值效应,使倒“U”型拐点右移,也会通过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削弱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前半段的正向效应和后半段的负向效应,并使拐点向左移。因此,各地区应依据地区特色和优势,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化策略;通过加大对农村企业的研发经费补贴等措施完善R&D资本市场;通过制定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创新人才政策等措施加速R&D人才向农村流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婷婷   李晓琴  
选取2015—202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仍处于曲线拐点左侧。机制分析中,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将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空间效应潜在影响邻近省份。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高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低—低”集聚相比“高—高”集聚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会更大程度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注重数字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婷婷   李晓琴  
选取2015—202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仍处于曲线拐点左侧。机制分析中,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将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空间效应潜在影响邻近省份。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高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低—低”集聚相比“高—高”集聚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会更大程度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注重数字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柏旭  
进入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强化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数字经济会通过沟通成本降低的城乡融合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乡村振兴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但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对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门槛检验结果证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压力不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效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培育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   金波  
厘清数字经济优化我国产业-就业结构,影响行业工资差距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处理产业结构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区别于以往单一维度的研究,将数字经济、产业-就业结构、行业工资差距纳入同一个框架,从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视角切入,对数字经济与行业工资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机制以及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通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纠正产业-就业结构偏差而缩小行业工资差距。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直接证实了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同时缩小本地及其邻近城市的行业工资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李俊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门槛效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研发强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此,论文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雨亮   刘颜   刘辉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流动人口技能供给结构迅速变化,数字经济还必然会诱致技能收入差距扩大吗?立足中国劳动力技能供需结构与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对Acemoglu和Restrepo提出的基于任务的内生技术进步框架进行延伸性探讨,以分析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技能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的高—低技能和中—低技能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变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力供给下降时,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缩小高技能与中、低技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在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数字经济对低技能流动人口的包容性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彤彤  焦方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者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二者的交互作用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营商环境改善较好的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营商环境不同维度回归发现:创新环境改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文章的研究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渠道,为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米嘉伟  屈小娥  
从就业及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使用2011-2019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变化趋势,目前中国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数字经济展现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倾向。分区域看,西部地区“U型”关系明显,东、中部地区较为微弱;以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大小,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显著存在于大规模和小规模城市。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城镇化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研究对于制定减轻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冲击、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