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0)
- 2023(13330)
- 2022(10458)
- 2021(9231)
- 2020(7367)
- 2019(16355)
- 2018(15983)
- 2017(30531)
- 2016(16267)
- 2015(18152)
- 2014(18378)
- 2013(17767)
- 2012(16759)
- 2011(15597)
- 2010(16300)
- 2009(15356)
- 2008(14315)
- 2007(13365)
- 2006(12415)
- 2005(11587)
- 学科
- 济(86068)
- 经济(85995)
- 管理(48626)
- 业(45155)
- 企(37725)
- 企业(37725)
- 中国(27916)
- 融(26975)
- 金融(26968)
- 银(25358)
- 银行(25343)
- 行(24647)
- 地方(24633)
- 方法(23800)
- 业经(21025)
- 数学(20384)
- 农(20183)
- 数学方法(20124)
- 财(19499)
- 制(18985)
- 学(15132)
- 地方经济(14410)
- 农业(13777)
- 策(13666)
- 体(13616)
- 产业(12468)
- 理论(12454)
- 贸(12319)
- 贸易(12305)
- 易(11895)
- 机构
- 学院(237554)
- 大学(233604)
- 济(109460)
- 经济(107035)
- 管理(87112)
- 研究(86758)
- 理学(72687)
- 中国(72458)
- 理学院(71909)
- 管理学(70809)
- 管理学院(70333)
- 财(52687)
- 京(49098)
- 科学(47766)
- 所(43169)
- 中心(40670)
- 财经(39818)
- 研究所(38524)
- 江(38522)
- 经(35851)
- 农(35522)
- 经济学(34606)
- 北京(31549)
- 院(31359)
- 经济学院(30747)
- 州(30735)
- 范(30667)
- 师范(30354)
- 业大(29273)
- 财经大学(29075)
- 基金
- 项目(146131)
- 科学(115116)
- 研究(112770)
- 基金(104038)
- 家(89034)
- 国家(88212)
- 科学基金(75528)
- 社会(72876)
- 社会科(69204)
- 社会科学(69185)
- 省(58311)
- 基金项目(52508)
- 教育(50564)
- 划(47640)
- 编号(46628)
- 自然(44332)
- 自然科(43295)
- 自然科学(43284)
- 资助(42785)
- 自然科学基金(42495)
- 成果(39777)
- 发(34420)
- 课题(33793)
- 重点(33162)
- 部(31532)
- 创(30653)
- 国家社会(30457)
- 性(29332)
- 发展(28907)
- 项目编号(28694)
- 期刊
- 济(134890)
- 经济(134890)
- 研究(80099)
- 中国(53938)
- 融(40316)
- 金融(40316)
- 财(40276)
- 管理(35982)
- 农(33514)
- 学报(31032)
- 科学(29718)
- 教育(26987)
- 大学(24425)
- 学学(23036)
- 经济研究(22755)
- 技术(22450)
- 农业(21511)
- 财经(20847)
- 业经(20336)
- 经(18120)
- 问题(16477)
- 贸(13634)
- 国际(12980)
- 技术经济(12949)
- 世界(11953)
- 统计(11895)
- 理论(11424)
- 现代(11359)
- 坛(11324)
- 论坛(11324)
共检索到39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杰棠 张春花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上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辨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内在规律,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进行了简单估算。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建设和推广使用算力基础设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流动起来;引导平台企业进一步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推进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哲 唐毓璇 张辉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需要效率更高、功能更强的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为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的融合发展是技术融合首要表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金融需要更加聚焦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两条核心途径,在促进“数实融合”中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其内在机理遵循新的数字技术—经济范式。在实践中,要深入认识金融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的规律,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将更多科技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并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实融合”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任保平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之后提出的要求,涉及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平台经济和数字共享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需要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体现在:在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把产业技术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层面,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数智赋能机制,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与企业组织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能力提升机制,提高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能力、智能化能力和数字化能力。为此,需要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能力,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晟星 陶丽萍
文章从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内涵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视角下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演进历史,从二者的弱联系到协同共进再到融合发展,其间存在着行业协会缺位、中小民营企业缺失、院校数字化建设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要明确产教融合数字化内涵建设“连接“”数据“”智能”三大核心要义,以产教内外全方位“连接”为基础,推动产教“数据”的极大扩容,实现产教融合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从而形成产业与教育共荣共生的良好生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慧 王曰影
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是推进实体经济从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向新型实体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也是供需联动、动态匹配的过程。目前,实现“数实融合”仍面临“卡脖子”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短板制约、数据要素配置不充分、数字鸿沟、工业互联网不强等现实挑战。应加快新旧基础设施建设,搭好“数实融合”底座;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品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优化数字技术人才结构,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型实体经济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振龙 童夏雨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演进历程以及数字经济加持下对价值链的赋能效应,揭示了数字经济价值链的内涵、理论模型与价值增值分配机制。理论上,首次提出数字经济价值链(DEVC),它是数字要素驱动的价值链创新,落脚点是数字经济,其本质是多主体参与的数字化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运行系统和链式组织。数字经济价值链的流动方向,即为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历程。在实践上,从数字经济价值链内涵出发,提出了数字经济价值链理论模型。数字经济价值链作为一个链式组织结构,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链上各主体内化成一个价值收益和价值风险的共同体,彼此间互相传导、互相作用。推动数字要素和信息通信技术向有价值商品转化,找寻实现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在数字经济价值链体系中运行的机制至关重要。最后,从数字赋能、基础赋能和制度赋能三方面讨论了推进数字经济价值链的强本固基的应对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日辉 龚伟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指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推进实体经济业务逻辑重构、组织形态变革、价值模式创新的过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双循环”发展框架,沿着“新型实体企业—数字生态—新型实体经济”的演化路径,在微观层面培育新型实体企业,在中观层面形成和完善数字生态,在宏观层面推动新型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并经历“技术渗透—协同发展—深度融合—融活创新”四个阶段。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政府应夯实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支持研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加大力度支持数字平台及其生态创新发展,探索建立融合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丽娟 赵春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带来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机遇,通过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行业融合不均衡、改造创新度不够、治理体系滞后以及缺乏联动机制等制约因素。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未来需要加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通过运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全方位提升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数字转型、加快数字建设、强化市场导向和消弭数字鸿沟,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字产业集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王爱爱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要素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将数字型资本、一般型资本、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均视为中间投入,构建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实融合的两种方式即“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型融入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型融入”对地理条件优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高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技术型融入”对地理条件劣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低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将导致数字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型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公共部门应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数字技术“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的范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要素需求的上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文龙 俞佳琦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平台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产业、新效率、新平台,实体经济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需求、新场景、新支撑,二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球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需要发挥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全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监管体系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据要素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史宇鹏 曹爱家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入了新阶段: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入iPhone时刻,互联网企业经营重心加速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传统企业开始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发力产业互联网建设,乃至国家间开始将竞争策略延伸至数字技术领域。与此同时,也存在数据隔离现象日益突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亟待实现、企业数字化程度不平衡以及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等现实挑战。针对上述挑战,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发展先机,应着力打破数据孤岛,深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体制优势,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关注中小企业,多措并举帮扶数字化转型;完善人才培养,降低数实融合的就业冲击;拓展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新规则。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字技术 数实融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宏伟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新技术应用最前沿的一部分,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各国经济向数字经济迁移已经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对传统产业将带来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和突破。数字经济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以及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正积极推动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日辉
数字平台从平台模式向平台生态进化,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提供了新动能。平台生态的形成和演化创造了平台生态价值。平台生态具有双边市场效应、网络效应、价值乘数效应等,有利于促进平台生态价值提升、协同共创和跨界创新,实现平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与价值共享。实践中,平台生态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了数字消费场景。平台控制力的强化又会诱发平台的垄断倾向,因此引导平台生态良性、向善发展需要构建具有复杂适应性的治理机制,通过私权自治和公权干预两条进路,推进平台生态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河 戴春桃
产教融合既是一个政策性词语,又是一个学术性词语。从政策和学术两个角度认识产教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融合的基本内涵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产教融合的基本标志,是产生了新的产教融合体或增长点。其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校企合作交易不足和受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基本动因在于管制放宽和技术进步。演进方式主要有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主要类型有办学融合体、教学融合体和学习产品融合体。融合途径有市场需求导向、数字化教学技术导向和技术应用交叉渗透导向三种。推进策略是精准定位、放宽限制、技术创新和重心下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傅娟
西北五省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建设西北经济走廊既顺应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与国际经济走廊对接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西北五省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全局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性提出西北经济走廊"交通枢纽、能源合作、金融服务、生态保护"的功能定位、"一区+两极+一枢纽+两基地"的空间发展布局及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内部规划,开拓对外经济往来,推进金融合作,提供投资融资便利,强调绿色生态,激发经济持久性活力,依托特色小镇、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推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