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5)
- 2023(16025)
- 2022(13154)
- 2021(11654)
- 2020(9755)
- 2019(21957)
- 2018(21331)
- 2017(41641)
- 2016(21514)
- 2015(23912)
- 2014(23635)
- 2013(23512)
- 2012(21563)
- 2011(19369)
- 2010(19343)
- 2009(18037)
- 2008(17267)
- 2007(15250)
- 2006(13490)
- 2005(12278)
- 学科
- 济(119080)
- 经济(118962)
- 管理(70555)
- 业(65870)
- 企(54629)
- 企业(54629)
- 方法(45009)
- 数学(40062)
- 数学方法(39673)
- 财(30816)
- 农(28818)
- 业经(27405)
- 地方(25616)
- 中国(25520)
- 制(21521)
- 农业(19724)
- 学(18293)
- 环境(17818)
- 务(17799)
- 财务(17754)
- 财务管理(17717)
- 产业(17291)
- 企业财务(16982)
- 体(16552)
- 地方经济(15901)
- 融(15790)
- 金融(15787)
- 贸(15241)
- 贸易(15234)
- 银(15029)
- 机构
- 学院(318295)
- 大学(317480)
- 济(150201)
- 经济(147639)
- 管理(127000)
- 理学(110092)
- 理学院(109030)
- 管理学(107498)
- 管理学院(106879)
- 研究(104744)
- 中国(78748)
- 财(69058)
- 京(63919)
- 科学(57465)
- 财经(54819)
- 经(49732)
- 所(49448)
- 经济学(48451)
- 中心(47887)
- 江(46452)
- 研究所(44372)
- 经济学院(43443)
- 农(42721)
- 业大(41045)
- 财经大学(40708)
- 北京(39432)
- 院(38171)
- 范(37934)
- 师范(37579)
- 州(35967)
- 基金
- 项目(214264)
- 科学(172627)
- 基金(160206)
- 研究(159584)
- 家(136989)
- 国家(135901)
- 科学基金(119760)
- 社会(108390)
- 社会科(103172)
- 社会科学(103149)
- 基金项目(84354)
- 省(82460)
- 自然(73881)
- 自然科(72184)
- 自然科学(72171)
- 教育(71683)
- 自然科学基金(70891)
- 划(67790)
- 资助(64558)
- 编号(62427)
- 成果(49450)
- 部(48560)
- 重点(47805)
- 发(47271)
- 国家社会(46583)
- 创(45221)
- 制(44885)
- 教育部(43036)
- 人文(42607)
- 创新(42372)
- 期刊
- 济(169157)
- 经济(169157)
- 研究(95757)
- 中国(56600)
- 财(55093)
- 管理(48890)
- 科学(40987)
- 学报(40860)
- 农(39757)
- 大学(33649)
- 学学(32235)
- 技术(29085)
- 融(28680)
- 金融(28680)
- 财经(28583)
- 经济研究(28235)
- 农业(26772)
- 业经(25857)
- 经(24721)
- 教育(22405)
- 问题(21985)
- 技术经济(18104)
- 统计(16690)
- 贸(16372)
- 策(15328)
- 世界(14797)
- 商业(14458)
- 现代(14382)
- 理论(14377)
- 国际(14278)
共检索到470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定贇 赖东东
本文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投资两个方向,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线性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高级程度能够间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投资在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跨越2.36的门槛会减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福俊
从理论上阐释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该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会对二者的关系产生反向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未来可以通过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农村数字人才、发展农村数字金融等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也要注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以更好实现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缩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高级化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亮
文章从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结合1981~2010年湖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鹏 常远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并运用中国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结构扭曲系数分析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双因素作用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第一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可人 韦廷柒
本文运用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1998~2012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缩小作用,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不一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存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缺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效果,同样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根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要通过发挥产业结构的调节功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以及统筹三次产业的合理布局来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贺培科 张冰冰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利 黄韵雪 汪发元
文章利用2011—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共同富裕;并且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效果更显著;在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彤彤 焦方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者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二者的交互作用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营商环境改善较好的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营商环境不同维度回归发现:创新环境改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文章的研究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渠道,为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彤彤 焦方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者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二者的交互作用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营商环境改善较好的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营商环境不同维度回归发现:创新环境改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文章的研究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渠道,为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政策是否会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以2005—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泰尔指数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分别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经济效率和绿色经济效率,基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索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费用型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呈现倒“U”型影响,即环境规制对收入差距起到先扩大后缩小的作用;环境规制通过“环境-经济”效应,即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两种渠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并且不同工具和不同区域的影响机制存在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环境规制相关政策、增加政策灵活性、协调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洋 杨丽凤 张雁南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其重要性愈加凸显。为研究整体城乡消费差距及城乡消费差距类型的变动趋势,本文以2004-2018年15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以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及差距类型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整体城乡消费差距以及基础型和发展型的城乡消费差距,但会缩小成熟型城乡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会显著扩大整体及不同类型的城乡消费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交互作用对整体城乡消费差距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稳步控制城乡消费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勇军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形势发展低迷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N型”曲线趋势;其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流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城市等级和城市类型下呈现不同“非线性”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基于中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持续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与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玉兰 贺建风 陈能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且存在地区和年份异质性。同时,数字经济会通过创新人力要素流动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阈值效应,使倒“U”型拐点右移,也会通过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削弱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前半段的正向效应和后半段的负向效应,并使拐点向左移。因此,各地区应依据地区特色和优势,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化策略;通过加大对农村企业的研发经费补贴等措施完善R&D资本市场;通过制定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创新人才政策等措施加速R&D人才向农村流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创新要素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