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1)
2023(19377)
2022(16308)
2021(14965)
2020(12370)
2019(28506)
2018(27893)
2017(53347)
2016(28525)
2015(32098)
2014(31855)
2013(31520)
2012(29061)
2011(26383)
2010(26069)
2009(24024)
2008(23032)
2007(19829)
2006(17620)
2005(15710)
作者
(83223)
(69383)
(68672)
(65673)
(44276)
(33108)
(31314)
(27212)
(26505)
(24466)
(23755)
(23365)
(22038)
(21794)
(21480)
(21407)
(20666)
(20132)
(19959)
(19812)
(17097)
(16935)
(16570)
(15936)
(15640)
(15362)
(15159)
(14878)
(13965)
(13590)
学科
(134487)
经济(134353)
管理(80130)
(73575)
(59642)
企业(59642)
方法(55670)
数学(49021)
数学方法(48443)
中国(35922)
(31358)
(29182)
业经(28488)
地方(27638)
(27448)
(25121)
贸易(25109)
(24425)
农业(21386)
(20520)
环境(19121)
(18710)
理论(18249)
(17677)
金融(17675)
(17657)
银行(17600)
技术(17108)
(17026)
财务(16954)
机构
大学(413575)
学院(408615)
(175869)
经济(172411)
管理(159622)
研究(145084)
理学(138351)
理学院(136809)
管理学(134356)
管理学院(133636)
中国(107961)
(88716)
科学(88336)
(76790)
(72273)
研究所(66087)
(66080)
中心(64582)
财经(62061)
业大(60548)
(58011)
(56697)
北京(56081)
经济学(54913)
(53141)
(52904)
师范(52330)
农业(51886)
经济学院(49304)
(46629)
基金
项目(283066)
科学(223010)
基金(208104)
研究(203509)
(182797)
国家(181372)
科学基金(155537)
社会(131276)
社会科(124630)
社会科学(124596)
基金项目(109237)
(107071)
自然(100850)
自然科(98539)
自然科学(98511)
自然科学基金(96729)
教育(92033)
(91148)
资助(86239)
编号(80832)
成果(64836)
重点(63540)
(62672)
(60758)
(58059)
国家社会(55653)
课题(55074)
创新(54396)
科研(54306)
教育部(53809)
期刊
(190123)
经济(190123)
研究(123907)
中国(75349)
学报(66327)
科学(60865)
管理(59077)
(58921)
(57477)
大学(50443)
学学(47464)
农业(41028)
教育(38897)
技术(35343)
(33011)
金融(33011)
经济研究(32212)
财经(30839)
业经(27908)
(26597)
问题(25794)
图书(22151)
(21730)
(21526)
技术经济(20880)
统计(19659)
世界(19360)
理论(18704)
国际(18628)
科技(18570)
共检索到604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钟敏  王增涛  
文章首先全面测度了中国25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11~2016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基于城市特征与海关产品层面数据,利用高维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双重差分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最后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品出口增长,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层面。这一结论在进行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数字经济释放出口红利的重要渠道。(3)数字经济有助于低价格产品出口贸易方式转型,数字经济对私营企业和内陆城市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熙维  Alejandro Dabat  
20世纪40年代起,拉美国家采取的是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进口替代政策,70年代中期开始,大部分拉美国家开始了以贸易开放、资本开放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本文首先对拉美对外贸易政策的沿革进行回顾,就拉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效进行了一个基本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详细探讨了拉美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本文分析了合约实施制度对产业出口、经济增长及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约实施制度对出口有显著正影响,且该影响存在产业差异性,合约实施制度对合约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影响更大;从选定的四个产业来看,合约实施制度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最大,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口的影响最小;合约实施制度对经济增长及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也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中国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合约实施制度建设是该过程中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学俊  何晓群  马曼  
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对于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利用变系数模型对我国1978年~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巴曙松  沈姗姗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下滑,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目前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本文按照人均资本占有量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六类出口行业进行分类研究,运用2001—200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分析美国经济增长和汇率水平波动对我国不同出口行业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占有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变动和汇率水平波动最为敏感,而人均资本占有量比较高的行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短期来看,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一项优势,但就长期发展来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比较大,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优势也会随国际分工的转移而逐渐消失。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晶  吕德宏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额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负增长,经济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基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出口、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会对出口和FDI产生积极影响,且出口和FDI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马龙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运用多种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剑  
本文在新古典主义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建立出口多样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出口多样化产生的出口中学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利用中国的数据对该假说作进一步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的多样化程度先迅速提高后缓慢下降,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出口垂直多样化程度的提高,而动态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验证了我国出口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并且垂直多样化的贡献度要更高于水平多样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艳  刘亮  
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经济积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集聚对于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不考虑经济集聚的内生性问题,会得到向下偏误的结果。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具有内生性,它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本文利用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相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区域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增长及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1)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199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近些年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尤其要提高东部TFP增长水平。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和TFP增长高度正相关(尤其是第三阶段),说明东部地区提高TFP增长对GDP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如庆  张二震  
在把制成品按技术含量细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拓展的Feder模型和31个省市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出口确实通过该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效应以及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一样,样本期内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次之,而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暂无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陈思思  张楠  
本文从集聚经济角度考察了城市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BACI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库"、"CEPII引力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计算中国273个地级市4位数行业四种集聚指标及其出口到世界236个国家(地区)HS 6位数产品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实证检验了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城市出口的二元边际的影响。本文发现四种集聚模式行业内专业化经济、行业间城市经济、行业分散度和行业竞争指数对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玉婉  段心雨  杨翠红  
在陈锡康提出的反映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其拓展到区域层面,建立中国反映加工贸易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测算了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及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如果不在区域层面区分加工贸易,将高估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且对沿海地区的高估程度大于内陆地区,因此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差异。同时发现,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内陆地区;但沿海地区的出口生产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和24.2%,加工出口对全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小于一般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熙维  朱梦醒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也是拉美国家中工业体系较完善的国家之一。二次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虽仍属发展中国家,却拥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特征。本文利用1992-2010年的数据,首先测算出巴西在SITC三位码水平下的260种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值,并在这一基础上借助相关指标考察巴西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变迁情况,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巴西不同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