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9)
- 2023(14243)
- 2022(11245)
- 2021(9805)
- 2020(7915)
- 2019(17601)
- 2018(17371)
- 2017(32841)
- 2016(17380)
- 2015(19755)
- 2014(19890)
- 2013(19339)
- 2012(18035)
- 2011(16470)
- 2010(16735)
- 2009(15893)
- 2008(15578)
- 2007(14393)
- 2006(13234)
- 2005(12729)
- 学科
- 济(94216)
- 经济(94110)
- 管理(57151)
- 业(48395)
- 企(40116)
- 企业(40116)
- 方法(29076)
- 中国(25289)
- 贸(25216)
- 贸易(25201)
- 易(24498)
- 数学(24365)
- 数学方法(24183)
- 财(22978)
- 地方(22759)
- 业经(22573)
- 农(21626)
- 制(19484)
- 学(15671)
- 出(14599)
- 体(14414)
- 农业(14084)
- 融(14083)
- 金融(14080)
- 银(13901)
- 银行(13881)
- 地方经济(13716)
- 产业(13426)
- 行(13350)
- 环境(12903)
- 机构
- 大学(263910)
- 学院(262157)
- 济(124207)
- 经济(121897)
- 管理(97349)
- 研究(93038)
- 理学(81977)
- 理学院(81102)
- 管理学(80013)
- 管理学院(79511)
- 中国(71449)
- 财(59099)
- 京(55058)
- 科学(50682)
- 所(45770)
- 财经(45430)
- 中心(41780)
- 江(41539)
- 经(40990)
- 经济学(40610)
- 研究所(40549)
- 农(38083)
- 经济学院(36314)
- 北京(34664)
- 院(33387)
- 业大(33235)
- 财经大学(33167)
- 范(32894)
- 师范(32622)
- 州(32449)
- 基金
- 项目(165350)
- 科学(131232)
- 研究(125479)
- 基金(121527)
- 家(104409)
- 国家(103622)
- 科学基金(89052)
- 社会(84739)
- 社会科(80485)
- 社会科学(80470)
- 省(62945)
- 基金项目(62630)
- 教育(55864)
- 自然(52334)
- 划(51875)
- 自然科(51146)
- 自然科学(51130)
- 编号(50323)
- 自然科学基金(50253)
- 资助(48401)
- 成果(43206)
- 重点(37392)
- 部(37163)
- 发(37159)
- 国家社会(36850)
- 制(36107)
- 课题(34595)
- 创(33862)
- 教育部(32776)
- 人文(32254)
- 期刊
- 济(147851)
- 经济(147851)
- 研究(86755)
- 中国(57364)
- 财(47253)
- 管理(39063)
- 学报(37385)
- 农(36662)
- 科学(33276)
- 大学(29306)
- 融(27222)
- 金融(27222)
- 学学(27204)
- 教育(25904)
- 经济研究(25727)
- 农业(24410)
- 财经(24094)
- 技术(22590)
- 贸(21534)
- 业经(21426)
- 经(20933)
- 问题(20373)
- 国际(19010)
- 图书(15503)
- 世界(14889)
- 技术经济(13964)
- 业(12732)
- 理论(12476)
- 商业(12127)
- 现代(12103)
共检索到42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姝 马艺菱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新方式,以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为平台,融合金融资源在外贸出口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wind数据库,使用我国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出口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外贸出口水平的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与外贸出口水平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分区域检测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赋能外贸出口的效应最强,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外贸出口质量打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辉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对外贸出口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贸出口水平具有自我推动的作用,产业数字化或科技创新单一要素对外贸出口水平有负向影响,两者交叉融合对外贸出口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当维持外贸出口的良好势头,加速国际循环新格局的形成;牢固树立系统协调发展观,促进产业数字化等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怡
实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各省份2011-2018年面板数据,将数字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交互项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探讨数字金融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提升都能够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且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数字金融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更为突出。最后,文章从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柯明 林益安 戴翔
文章的理论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强于传统基础设施,并且在具体的作用机制上,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传统基础设施所不具备的三个方面,即通过提升本土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预期以及减少出口企业的搜寻成本从而降低进入国际市场门槛三个关键机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促进作用。文章利用66个国家2014~2019年的经验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结果证实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对于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尤其是亟待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中国而言,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依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需要探寻新思路、找准新对策、实现新突破、构筑先发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忠元 陈芳
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和各种力量的助推。基于行为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分别从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动力来源展开探讨,并选取世界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口退税额、全要素生产率等代表性指标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市场需求吸引对于外贸出口增长产生的拉动力要强于本国企业技术进步形成的驱动力和政府激励的推动力,据此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完善政策调节、加大海外市场拓展维护力度方面对增强外贸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昊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交通与通讯两类基础设施对居民线上、线下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普及网购的同时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条件,使实体店在展示产品、现场体验等方面与电商形成互补,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积极互动。以2011—2016年全国近300个地级市构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当前交通、通讯两类设施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展,还能够适应居民家庭年龄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上述结论说明,以完善基础设施促成渠道协同,将对全面优化消费者体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产生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翀达
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业发展变革的全新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业发展变革的全新驱动力。我国金融行业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算化、信息化,究其本质,是将既有的流程、方法、规则以计算机为载体来实现,从而达到提升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保险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楠 史贝贝 白东北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提升效果最大。机制检验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对国内中间品投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对出口企业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成本效应”,并且随着这两种效应的推进,其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以及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促进效果更好,其中就贸易发展方式而言,有助于推动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转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企业对接发展的作用结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发展及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出口升级的路径探索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郑江淮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教育支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正彪 杨青 王焱
本文旨在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此后经济学界就一直非常关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的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所固有的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兴起,空间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空间经济学中空间效应和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经济增长,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然后用云南省基础设施的数据来分析、计算基础设施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得出结论并提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勇军 扶涛 王焱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三类模型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异。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文宇 赵景峰 贺子欣
文章对数字经济影响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影响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效果。结果显示:(1)线性影响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果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并且二者的中介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3)非线性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先增强而后又有所减弱。与此同时,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持续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潘俊宇
文中选用我国2004-2016年31个省最新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部和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强于东部地区,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其规模而发生变化,随着投资规模由小到大,其规模效益呈现出由小到大至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态势;(3)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不同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拉动私家车消费和提高人口城镇化率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