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3)
2023(16449)
2022(13502)
2021(12312)
2020(10413)
2019(23723)
2018(23468)
2017(45493)
2016(24116)
2015(26714)
2014(26424)
2013(26021)
2012(23602)
2011(21034)
2010(21314)
2009(20040)
2008(19912)
2007(17546)
2006(15879)
2005(14492)
作者
(64587)
(54006)
(53918)
(51362)
(34905)
(25626)
(24468)
(20797)
(20550)
(19306)
(18348)
(18184)
(17259)
(17075)
(16676)
(16585)
(16038)
(15610)
(15594)
(15315)
(13414)
(13091)
(12945)
(12558)
(12279)
(12169)
(11935)
(11469)
(10645)
(10458)
学科
(130501)
经济(130381)
(101369)
(92813)
企业(92813)
管理(89705)
方法(54864)
数学(45843)
数学方法(45442)
(38287)
业经(35956)
(31400)
(28283)
财务(28242)
财务管理(28195)
企业财务(26963)
中国(26901)
(24636)
地方(24385)
农业(22618)
技术(20174)
(19955)
(18705)
(18692)
(18133)
理论(18118)
(17947)
贸易(17935)
(17385)
(16921)
机构
学院(348997)
大学(343717)
(163376)
经济(160708)
管理(146372)
理学(126011)
理学院(124934)
管理学(123516)
管理学院(122812)
研究(107272)
中国(86586)
(77300)
(69165)
财经(61253)
科学(56210)
(55727)
(51961)
经济学(50866)
(50487)
中心(49674)
经济学院(45644)
(45569)
财经大学(45319)
研究所(44568)
北京(43177)
业大(42050)
商学(41914)
商学院(41540)
(40690)
经济管理(39509)
基金
项目(221589)
科学(179665)
研究(168011)
基金(165936)
(139798)
国家(138599)
科学基金(124359)
社会(112742)
社会科(107318)
社会科学(107292)
基金项目(87093)
(85168)
教育(77350)
自然(77345)
自然科(75667)
自然科学(75654)
自然科学基金(74414)
(69725)
资助(67851)
编号(67168)
成果(53226)
(50840)
(49031)
重点(48515)
(47759)
国家社会(47481)
教育部(45663)
人文(45239)
创新(45099)
课题(44784)
期刊
(185596)
经济(185596)
研究(106560)
(65879)
管理(61772)
中国(61679)
(41487)
科学(40539)
学报(37927)
(36812)
金融(36812)
技术(34487)
财经(32545)
大学(32046)
学学(30463)
经济研究(30399)
业经(29581)
教育(28500)
农业(28057)
(28030)
问题(23558)
技术经济(21522)
(18694)
统计(18480)
财会(18463)
世界(18201)
商业(17598)
现代(17453)
(17360)
(17199)
共检索到52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晓彤  郑博文  冯海燕  
企业战略变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战略变革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越能提升企业战略变革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次,当内部董事会独立性与外部媒体关注度越高时,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对企业战略变革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明显;最后,企业战略变革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和要素配置效率。本研究助推了战略变革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善重  李卓  
战略变革是企业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身份认同理论,探索了高管家族认同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并关注了制度效率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能够有效地促使家族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于处在制度效率较高地区的家族企业,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主要从意愿(风险承担和代际传承)与能力(合法性和融资约束)两方面推动战略变革的实施。拓展性分析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学历差距较大、年龄差距较小、性别相同的情境下,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从家族认同的视角分析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动机、情境机制和影响路径,拓展了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陈钊泳  
本文在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合作创新的绩效,且对企业内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第二,从影响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两个途径,化解企业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的困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新动能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红利,发挥数字经济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笪琼瑶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产生就业替代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影响了就业结构。本文采用2006—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上市公司所在地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从就业需求与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就业效应,即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以及产业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强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并拓展了创新集聚所产生的新业态。从整体上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就业机会的提升,就业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业创造与就业替代效应大小因地域、企业要素类型与行业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数字经济在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表现为明显的正向挤出和逆向虹吸:第一产业劳动力逐层向第二、第三产业正向挤出,第三产业逆向虹吸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本文为数字经济发展中劳动者就业机会的提升与就业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笪琼瑶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产生就业替代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影响了就业结构。本文采用2006—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上市公司所在地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从就业需求与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就业效应,即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以及产业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强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并拓展了创新集聚所产生的新业态。从整体上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就业机会的提升,就业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业创造与就业替代效应大小因地域、企业要素类型与行业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数字经济在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表现为明显的正向挤出和逆向虹吸:第一产业劳动力逐层向第二、第三产业正向挤出,第三产业逆向虹吸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本文为数字经济发展中劳动者就业机会的提升与就业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兵  钟廷勇  徐辉  任政亮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企业战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行为,选择差异化战略的成本粘性要高于选择低成本战略的成本粘性;管理层的不同预期会对成本粘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层乐观预期会提升成本粘性,而悲观预期会降低成本粘性;管理层预期会调节企业战略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若管理层乐观预期,则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比选择低成本战略企业成本粘性更高;若管理层悲观预期,则选择低成本战略的企业比选择差异化战略企业成本反粘性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构建公司治理机制、实施推进成本管理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叶畅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力伟   吴传清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OLS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识别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考察“市场—政府”外部因素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上、中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显著,对下游企业的影响效果相对有限。(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绿色治理、扩展企业海外经营以及增加职工薪酬,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在“市场—政府”外部因素促进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果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强数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杜丹  
政府补贴是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政策性手段之一。本文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政府补贴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却并没有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这违背了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补贴的初衷。若要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作用,必须合理确定补贴资金的投向和额度,并严格监督补贴资金的使用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袁瀚坤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使用2014—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加成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加成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东部及中部地区、成长期及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奋力实现制造业总量跨越的同时,力求“质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