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5)
- 2023(13683)
- 2022(10916)
- 2021(9688)
- 2020(7971)
- 2019(17219)
- 2018(16892)
- 2017(32367)
- 2016(16976)
- 2015(18468)
- 2014(18129)
- 2013(18085)
- 2012(16883)
- 2011(15031)
- 2010(15465)
- 2009(14741)
- 2008(14700)
- 2007(13614)
- 2006(12132)
- 2005(11380)
- 学科
- 济(100689)
- 经济(100598)
- 业(82691)
- 企(77534)
- 企业(77534)
- 管理(69530)
- 方法(34001)
- 业经(32943)
- 财(26641)
- 数学(25492)
- 数学方法(25325)
- 农(24595)
- 中国(21453)
- 地方(20911)
- 技术(20683)
- 务(20113)
- 财务(20104)
- 财务管理(20085)
- 企业财务(19091)
- 农业(18506)
- 制(17591)
- 策(16123)
- 理论(15318)
- 和(15194)
- 划(15080)
- 体(14640)
- 学(13877)
- 技术管理(13772)
- 地方经济(13010)
- 融(12932)
- 机构
- 学院(256311)
- 大学(250138)
- 济(121896)
- 经济(119905)
- 管理(103979)
- 理学(88594)
- 理学院(87756)
- 管理学(86821)
- 管理学院(86316)
- 研究(84153)
- 中国(66832)
- 财(55739)
- 京(50875)
- 科学(46567)
- 财经(43760)
- 所(41438)
- 江(40107)
- 经(39665)
- 农(38954)
- 经济学(38078)
- 中心(37501)
- 研究所(36895)
- 经济学院(33991)
- 业大(32846)
- 财经大学(32056)
- 北京(31822)
- 州(31387)
- 商学(30934)
- 商学院(30614)
- 农业(30214)
- 基金
- 项目(161100)
- 科学(130482)
- 研究(120528)
- 基金(119511)
- 家(102419)
- 国家(101497)
- 科学基金(89964)
- 社会(82233)
- 社会科(78256)
- 社会科学(78240)
- 省(64110)
- 基金项目(62506)
- 自然(55178)
- 自然科(54046)
- 自然科学(54033)
- 自然科学基金(53226)
- 教育(52764)
- 划(51161)
- 资助(46877)
- 编号(46164)
- 创(40127)
- 业(37038)
- 成果(36509)
- 创新(36473)
- 发(36317)
- 重点(35686)
- 部(35315)
- 国家社会(35180)
- 制(32377)
- 性(31772)
- 期刊
- 济(146332)
- 经济(146332)
- 研究(79985)
- 中国(51199)
- 管理(47654)
- 财(47581)
- 农(37052)
- 科学(33077)
- 学报(32131)
- 融(25931)
- 金融(25931)
- 大学(25649)
- 农业(25230)
- 技术(24958)
- 学学(24555)
- 经济研究(24428)
- 财经(23709)
- 业经(23694)
- 经(20734)
- 教育(19889)
- 问题(17964)
- 技术经济(17721)
- 业(16207)
- 世界(14069)
- 贸(13885)
- 现代(13562)
- 商业(13534)
- 经济管理(13064)
- 财会(12658)
- 策(12555)
共检索到39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山 余泳泽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从供需两侧验证了数字经济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即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提高专利回报率来实现。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和企业创新方面的文献,对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玲 郑雁玲 田宇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展开理论分析,并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214家新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学习导向指导下双元创新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导向对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不显著,双元创新平衡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莉娜 郝润生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动态的复杂过程。通过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过程,揭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渐进性与阶段性。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渐进性 阶段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新 张玉利
文章在分析突破性创新和组织动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动能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克服企业惯性的过程,并从外在诱因与内在战略性驱动、产生模式以及强化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克服惯性、构建并强化创新动能的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梁阜 李艳娟
技术突破性创新是数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而组织容错能力为解释技术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探讨组织容错能力如何助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情绪事件理论,以478位数字企业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从数字战略柔性与探索性知识搜索视角解析了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边界与路径。结果显示: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性知识搜索在组织容错能力与技术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高数字战略柔性能够强化组织容错能力对探索性知识搜索的积极作用,进而增进技术突破性创新,而低数字战略柔性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企业技术突破的实现条件,为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雨稀 杨蓉 Mohammad Heydari
企业突破式创新是决定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价值链提升的关键。基于双元创新理论,利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分析数字金融究竟是促进了企业突破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既有利于企业渐进式创新,又有利于企业突破式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影响在企业创新需求较大时,即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实现企业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突破式创新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而渐进式创新则会损害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数字金融对企业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而且对引导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企业价值链提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晨 张帆
使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并购数据,基于面板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企业数字并购行为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并购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通过PSM-DID和控制函数法对自选择偏差、双向因果和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并购可以通过拓广企业知识宽度和提升创新效率来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调节效应显示,知识吸收能力和资源冗余均会加强数字并购对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国家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以及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并购 突破性创新 知识宽度 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
渐进性 突破性 破坏性 创新 述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雪美
新零售企业如何基于ESG导向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多元利益相关方价值,并实现突破性创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ESG体现了企业在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有研究对新零售企业如何借助ESG重塑组织内部经营模式进而为突破性创新带来竞争价值的影响机制缺乏讨论。本文选取201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新零售企业ESG表现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效果,以及企业数字化在新零售企业ESG表现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新零售企业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环境波动性对ESG表现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薛红志 张玉利
主导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业劣势取决于突破性创新的破坏幅度。如果新技术只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没有破坏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改进;如果新技术同时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下滑。正是由于大量突破性创新属于前者并且主导企业控制了大部分的互补性资产,开发了突破性创新的新进入企业只能与主导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创新利润。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互补性资产 企业间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建华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企业在利用既有技术构建竞争优势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与之配套的专用性资产产生沉没成本的作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的构建起与突破性创新相配套的互补性资产,导致企业在对突破性创新进行商业化和重塑新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中面临着困境。文章认为突破性创新要想真正转化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首先要对突破性创新给顾客带来的价值进行战略定位;其次是根据战略定位选择、构建、培育相应的互补性资产,并通过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率来强化战略定位;再次这些互补资产提供的活动要具有互补性,活动方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