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8)
2023(16704)
2022(13485)
2021(12042)
2020(9829)
2019(22255)
2018(21628)
2017(40879)
2016(21795)
2015(24587)
2014(24494)
2013(24480)
2012(22821)
2011(20744)
2010(21080)
2009(20265)
2008(20305)
2007(18290)
2006(16588)
2005(15789)
作者
(62422)
(52286)
(52021)
(49635)
(33639)
(24763)
(23539)
(20254)
(19786)
(18666)
(18126)
(17349)
(17057)
(16834)
(16467)
(15965)
(15559)
(15140)
(15085)
(14605)
(13236)
(12661)
(12458)
(12072)
(11826)
(11652)
(11542)
(11297)
(10360)
(10192)
学科
(121481)
经济(121326)
(91863)
管理(84393)
(82554)
企业(82554)
方法(44583)
业经(35433)
(35366)
数学(35150)
数学方法(34971)
(33754)
中国(30310)
(25146)
(23275)
财务(23251)
财务管理(23220)
(22960)
贸易(22943)
地方(22520)
(22402)
农业(22164)
企业财务(22050)
(19193)
技术(19031)
(18272)
(18261)
(18152)
理论(17555)
(17433)
机构
学院(334295)
大学(331465)
(161175)
经济(158536)
管理(132362)
研究(113107)
理学(112620)
理学院(111571)
管理学(110486)
管理学院(109844)
中国(91725)
(77097)
(69049)
财经(60152)
科学(59646)
(55370)
(54599)
经济学(51439)
(50875)
中心(50361)
研究所(48980)
(48962)
经济学院(46114)
财经大学(44327)
北京(44044)
业大(40892)
(40187)
(39541)
商学(38478)
(38209)
基金
项目(206386)
科学(166166)
研究(156895)
基金(154420)
(131428)
国家(130309)
科学基金(114230)
社会(107014)
社会科(101823)
社会科学(101797)
基金项目(79828)
(77469)
教育(70133)
自然(68396)
自然科(66833)
自然科学(66817)
自然科学基金(65754)
(63582)
资助(62851)
编号(61118)
成果(50100)
(48139)
国家社会(46242)
重点(45940)
(45324)
(45268)
(44738)
教育部(42578)
课题(41863)
人文(41775)
期刊
(190437)
经济(190437)
研究(109266)
中国(67469)
(63597)
管理(56066)
(47069)
科学(42191)
学报(40747)
(34843)
金融(34843)
大学(33320)
财经(32373)
农业(32327)
经济研究(31580)
学学(31451)
技术(30376)
业经(29489)
(28126)
教育(27863)
问题(24666)
(22552)
世界(20874)
技术经济(20507)
(19781)
国际(19615)
现代(16510)
商业(16072)
统计(15826)
经济管理(15510)
共检索到52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春媛   顾国达   张川川   朱胡周  
本文通过拓展Antoniades (2015)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促进效应和竞争抑制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后者则降低了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企业生产率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兵  田曦  
文章运用2000~2013年美国等11个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企业-产品层面的海关统计数据,从宏观-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不论是在是否引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控制变量或在变换不同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情况下,均呈现出较好的稳健性。通过考察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异质性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贸易型企业、生产中间品及消费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企业出口单一产品数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明显降低企业出口单一产品的数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本文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和效率工资同时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了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调节,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足够高时,工资上升才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控制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资的反向作用之后,工资上升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工资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周亚如  
基于中国各省份与国际人才来源地之间的双边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和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人才流入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调整中间品进口的种类和质量、提升企业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是国际人才流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从事高级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在中国长期工作的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国际人才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无论是出口至国际人才来源地还是非国际人才来源地,国际人才流入均增加了企业出口高质量产品的比重、提升了高质量新产品的出口规模;企业自身或流入地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强化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揭示了国际人才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路径机制,为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梦婷   鲍子文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瀚迪  袁逸铭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搜寻成本的设定,文章拓展了Liu&Serfes(2005)的模型,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丰富的数据信息,将使企业选择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而搜寻成本降低会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采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文章证实了数字经济对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目的国搜寻成本对这一效应发挥门限作用与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搜寻成本对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只存在于本土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则发挥直接的质量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进口中间品质量、进口中间品种类以及数字产品进口渠道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瀚坤   韩民春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梁俊伟   吴慧婷   田云华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关税税率已大幅下降,以技术贸易壁垒为主的非关税措施逐渐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面对中国遭受日益增多的技术贸易壁垒,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WTO/TBT-SPS的技术贸易壁垒通报数据,以2000~2013年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技术贸易壁垒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技术贸易壁垒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在考虑了样本选择偏差、滞后效应、极端值和内生性的影响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更容易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的激励作用而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通过提高出口强度和提升创新能力两个渠道实现。本文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深入理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还为提升国内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7—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考察了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欧创新合作、医药制造业创新合作、低效率创新企业及连续出口企业的创新合作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国际创新合作通过提升创新质量和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国的制度质量对国际创新合作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复杂网络视角,国际创新合作伙伴的网络中心地位传导效应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为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