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2)
- 2023(16187)
- 2022(13579)
- 2021(12362)
- 2020(10341)
- 2019(23323)
- 2018(23470)
- 2017(44850)
- 2016(24229)
- 2015(27005)
- 2014(26750)
- 2013(26263)
- 2012(23748)
- 2011(21550)
- 2010(21747)
- 2009(20383)
- 2008(19532)
- 2007(16786)
- 2006(15250)
- 2005(13582)
- 学科
- 济(110856)
- 经济(110741)
- 管理(69091)
- 业(61696)
- 企(53071)
- 企业(53071)
- 方法(41609)
- 数学(35972)
- 数学方法(35582)
- 财(28500)
- 中国(26249)
- 业经(25391)
- 农(24273)
- 地方(24144)
- 学(23112)
- 税(21920)
- 税收(20460)
- 收(20283)
- 制(20134)
- 和(16289)
- 理论(16261)
- 贸(16179)
- 贸易(16169)
- 农业(16135)
- 务(16044)
- 财务(15977)
- 财务管理(15951)
- 易(15592)
- 银(15335)
- 银行(15298)
- 机构
- 大学(339601)
- 学院(338976)
- 济(140043)
- 经济(137051)
- 管理(131409)
- 研究(116732)
- 理学(113028)
- 理学院(111765)
- 管理学(109902)
- 管理学院(109273)
- 中国(86701)
- 京(71741)
- 科学(71127)
- 财(68941)
- 所(58636)
- 财经(53402)
- 研究所(52960)
- 中心(51404)
- 江(50017)
- 农(49187)
- 经(48315)
- 业大(46840)
- 北京(45956)
- 范(45257)
- 师范(44879)
- 经济学(42551)
- 院(42413)
- 州(40278)
- 财经大学(39441)
- 农业(38020)
- 基金
- 项目(227048)
- 科学(178180)
- 研究(168802)
- 基金(164023)
- 家(142269)
- 国家(141103)
- 科学基金(121064)
- 社会(106518)
- 社会科(100917)
- 社会科学(100889)
- 省(87859)
- 基金项目(86576)
- 自然(77008)
- 教育(76364)
- 自然科(75153)
- 自然科学(75137)
- 划(73885)
- 自然科学基金(73769)
- 编号(69972)
- 资助(66829)
- 成果(57562)
- 重点(50875)
- 部(49223)
- 发(48884)
- 课题(47498)
- 创(46927)
- 国家社会(43850)
- 创新(43788)
- 项目编号(43729)
- 科研(42969)
- 期刊
- 济(160949)
- 经济(160949)
- 研究(110052)
- 中国(63037)
- 财(52294)
- 学报(51092)
- 管理(48761)
- 科学(46966)
- 农(44488)
- 教育(38391)
- 大学(38371)
- 学学(35938)
- 农业(30519)
- 技术(28839)
- 融(28491)
- 金融(28491)
- 经济研究(26970)
- 财经(25921)
- 业经(24639)
- 经(22158)
- 问题(19913)
- 图书(18347)
- 务(16800)
- 技术经济(16780)
- 理论(16410)
- 税(16224)
- 业(15113)
- 现代(15082)
- 科技(15072)
- 实践(14742)
共检索到511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阳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营业利润相关的税收征管秩序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各方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基本都缺乏法理依据支撑,需要从税收主权、税收效率、税收公平、平衡协调等视角对相关税制改革的法理依据加以检视。尽管税收主权仍很重要,但在新形势下需要更新并受一定限制;税收效率在国际税法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较显著改变;税收公平通过国内向国际税法领域的延展,在国际税法领域与税收效率形成互补和协同关系;平衡协调理论从国内经济法向国际税法领域的拓补,有助于其调适不同理念间的矛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占荣
当前我国税收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都有其宪法总根源。征税权主体与宪法主体是耦合的,征税权的行使是一种宪法权力行为,征税权的实现程度是宪法税收调整机制有效性的测度,因而宪政法律秩序是征税权的形式表征。从宪法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契约性经济权力;从行政法的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行政性经济权力;从经济法层面看,征税权是一种调控性经济权力,可见经济权力是征税权内容的实质。不同征税权种类都有其经济人权根源,形成对应关系。国家行使征税权同时也是在履行保障经济人权的宪法义务,而真正的权利主体是全体人民,所以经济人权是征税权的权源。
关键词:
征税权 宪政法律秩序 经济权力 经济人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美红
税收分享原则是跨境特许权使用费征税权分配的一般原则。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新型商业模式,导致特许权使用费和常设机构的认定困难,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行使陷入困境,影响了税收分享原则的实施。基于此,国际社会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改革方案。本文基于特许权使用费跨境征税权分配原则的确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特许权使用费跨境征税权分配原则产生的挑战,并在介绍数字经济背景下OECD相关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从坚持强调数字经济进口国的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扩大国内税法中关于特许权使用费范围的规定、增设新型商业模式交易所得的认定规则、纳入"虚拟常设机构"规则、在国际层面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环境下跨境特许权使用费税收分享原则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洪菡珑
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现行国际征税权分配规则存在的缺陷愈加突出,导致其无法与当下经济现实相匹配,也无法应对经济一体化与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因此,国际征税权分配规则的改革势在必行。为解决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所面临的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二十国集团(G20)在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下,推出了支柱一方案,但其所提议的新型征税权分配模式仅能有限缓解现行国际征税权分配规则存在的部分缺陷,甚至还带来了新的难题需要解决,改革现行国际征税权分配规则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宋春平
本文详细比较了《OECD范本》和《UN范本》对营业利润、投资所得和财产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认为由于税收竞争已经削弱了国际双重征税,税收协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缔约国对税收收入的分享协议,中国在未来续签及谈判新税收协定时应更加自主以争取更多的税收利益。
关键词:
税收协定 范本 所得 征税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杜莉 李钧帆
为应对经济数字化对传统税收管辖权行使带来的诸多挑战,G20和OECD主导的BEPS项目基于“利润应在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基本原则,在其最近推出的数字经济国际税改“双支柱”方案中,提出了向用户所在税收管辖区(即市场管辖区)划分更多征税权的方案。本文在梳理回顾用户参与和价值创造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样本上市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企业用户数量和利润率的关系,并针对典型数字经济企业模拟分析了不同用户参与度量指标下征税权划分的不同结果。本文研究发现,用户数量对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销售收入分配征税权的方案相比基于用户数量分配征税权的方案明显更有利于居民国。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国际税收规则的进一步调整应兼顾用户数量标准和销售收入标准,争取实现更灵活、更平衡的跨境数字服务所得征税权划分。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曹明星 王晶晶
利润分配新规则的确定是当前经济数字化国际税收改革研究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从思维逻辑上看,用汇聚各方理论共识因素形成的"市场管辖区"概念来主张新征税权的方式,有助于搁置分歧、探寻实质性解决方案。从政策设计上看,修订的剩余利润分配法、部分分配法与基于分销的方法均或多或少突破了独立交易原则,强调了兼顾现行转让定价规则与探索简化方案之间选择的重要性。从配套规则上看,科学、合理地使用业务线与区域细分方法、限制政策适用的设计范围、妥善处理好亏损问题,都是有效实施利润分配新规则的制度性保障。通过全球在实质性简化措施的探索与细节性制度设计的共商方面作出的进一步努力,必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以所
本文重点探讨在实行多层次行政体系的联邦制国家中,尤其是德国,为什么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联邦州和地方乡镇政府对拥有征税权持有消极态度。本文首先从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出发,从纵横两向的角度讨论在多层次政府体系下征税权的形成可能及其界限。之后则从欧盟的角度,分析其成员国及地方政府在引进和发展征税权时出现的区位竞争问题以及征税自治与财政平衡的关系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一些地方政府拒绝征税权是出于政治选举的考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昌 孟子茜 李梦娟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确定征税权的前提是要确定该项交易所得的类型,尤其是数字经济对特许权使用费的认定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本研究基于GoDaddy公司与印度税务机关的特许权使用费争议案,深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及其征税规则,并在借鉴国际税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特许权使用费跨境交易征税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术高 周兵
资源税改革是现代税制改革六大重点之一,为顺利推进改革,需对其职能理念、分配关系以及税制税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现代税制建设和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双重背景下,资源税改革应厘清自然资源多重价值内涵及资源租税费分配关系,强调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级差收益和矫正外部性并重的职能定位,提升资源税地位,统筹好资源税与其他相关税种、整体税制改革,通过税基扩围、税目整合,合理提高税负水平,简化税制,构建包含各种可税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规范的大资源税体系,并将资源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建设,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国家征税的依据问题是我国财政界长期争论而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征收。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税收(缴纳什么税以及缴纳多少)应当由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利梅
经济数字化时代下,税收征收地与价值创造地的错配加剧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数字化商业活动的收入定性和利润归属问题深刻影响着各国税收征管权的实施。为应对数字经济给国际税收秩序带来的挑战,部分国家率先展开对数字服务税的探索,旨在扩大常设机构范围,同时将用户参与嵌套进价值创造体系中,以此赋予来源地国对数字经济价值创造的税收征管权,然而单边的税收举措无法真正解决国际税收困境。目前正值数字经济国际税收征管秩序的重铸阶段,我国可从联结度问题出发,完善数字化常设机构定义,改进剩余利润分配法与部分分配法相结合的利润分配方案,在建立国际税收新秩序过程中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俭平
伴随间接征收概念的不断扩张,作为东道国合理管制权力的征税权也逐渐被投资者质疑从而提起征收之诉而要求补偿。过度的征税、歧视性的征税以及逾越善意本质的征税有可能被视为间接征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洲人权条约》等极力倡导保护私人投资权利的国际条约在其仲裁与司法实践中却将天平倾斜于东道国,设置了争端解决的前置程序或形成了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我国外资征税体制虽然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但无论从税率的设置还是实施的普遍性和效果来看都不构成对外资的间接征收。
关键词:
征税 间接征收 国际条约 区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平
在纳税人与国家这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其权利与义务呈此消彼涨的关系。纳税人权利的有效实现必须以国家征税权的依法、合理行使为前提,而保护纳税人权利关键在于约束政府的征税权。要建立包括立法权限制约、立法程序制约、政府内部监控机制制约与外部机制制约在内的约束政府征税权的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