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5)
- 2023(11589)
- 2022(8997)
- 2021(8085)
- 2020(6182)
- 2019(13871)
- 2018(13385)
- 2017(23493)
- 2016(13112)
- 2015(14525)
- 2014(14603)
- 2013(13776)
- 2012(13039)
- 2011(12049)
- 2010(12490)
- 2009(11308)
- 2008(10884)
- 2007(10169)
- 2006(9287)
- 2005(8525)
- 学科
- 济(74421)
- 经济(74388)
- 管理(43876)
- 业(38283)
- 企(33870)
- 企业(33870)
- 中国(22900)
- 方法(21468)
- 教育(20104)
- 地方(19708)
- 数学(18539)
- 数学方法(18424)
- 业经(17216)
- 技术(17176)
- 地方经济(13979)
- 学(13067)
- 财(12638)
- 理论(12470)
- 农(12390)
- 技术管理(11955)
- 产业(11429)
- 发(10316)
- 融(10016)
- 金融(10015)
- 制(9991)
- 信息(9649)
- 总论(9531)
- 环境(9486)
- 划(9280)
- 农业(9278)
- 机构
- 大学(193579)
- 学院(189280)
- 济(84959)
- 经济(83256)
- 管理(70790)
- 研究(68336)
- 理学(60927)
- 理学院(60166)
- 管理学(59408)
- 管理学院(58979)
- 中国(45701)
- 京(40853)
- 科学(36752)
- 财(36610)
- 范(34524)
- 师范(34375)
- 所(32199)
- 教育(30168)
- 江(29841)
- 中心(29395)
- 研究所(29097)
- 财经(28930)
- 师范大学(28286)
- 经济学(27402)
- 北京(26600)
- 经(26187)
- 院(24650)
- 经济学院(24294)
- 州(23467)
- 财经大学(21303)
- 基金
- 项目(121037)
- 科学(100292)
- 研究(99302)
- 基金(86215)
- 家(72449)
- 国家(71713)
- 社会(66009)
- 科学基金(63190)
- 社会科(62535)
- 社会科学(62524)
- 教育(52040)
- 省(49243)
- 基金项目(44663)
- 划(42090)
- 编号(40705)
- 自然(35432)
- 成果(35016)
- 自然科(34636)
- 自然科学(34632)
- 自然科学基金(34054)
- 资助(32328)
- 课题(31710)
- 创(31062)
- 发(29284)
- 重点(28522)
- 部(28239)
- 创新(27905)
- 国家社会(27168)
- 规划(26675)
- 年(25916)
共检索到301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国 刘亮坤
基于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结合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力资本逐渐趋向高级化的事实,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加入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通过进一步检验可以得出,数字经济还能够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间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分地区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呈现非线性特征,这种效果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为此,要持续挖掘我国庞大的数字潜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重视对高级人才的培育与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创新全过程的扶持与保障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谷晓莉
理论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但经验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实质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等都息息相关。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以及分级教育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回归结果证实: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都显著为正;分级教育人力资本中,只有高级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初级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负相关,而中级人力资本只有在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分级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本文建立了含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引入人力资本沉淀系数表示人力资本配置状态,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人力资本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在行业间逐渐形成垂直化和沉淀化状态,部门间配置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行政垄断程度越大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大,行政垄断程度越小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小。部门间人力资本错配置的主要表现为竞争部门人力资本匮乏和政府公共部门及垄断部门人力资本冗余并存。随着高等教育扩展,人力资本规模扩大有利于创新绩效,但是配置效率低下却有损创新绩效,2005-2015年人力资本行业部门间配置效率为-0.65。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建 康围 白婉婷
“双碳”背景下,数字经济是推动区域实现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路径和动力来源。文章系统构建了数字经济测度体系,并以环境规制异质性门槛为切入点,采用非线性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环境规制门槛机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区域异质性明显;特别地,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受限于环境规制的异质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数字经济的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作用,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效激发了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进而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即数字经济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出U型关系。研究厘清了数字经济利用环境规制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驱动效应,为区域政府制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路径提供切实依据和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菊莲 陈郡 梅烨
构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测评指标体系,运用1999-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指数法和基于熵权改进TOPSIS法的测评,结果显示: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较差到中等的飞跃,2011年实现中等到较好的飞跃,2017年开始,达到良好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投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及产出水平、结构与其发展需求相协调。应创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实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投入链、产出链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伴随我国新发展阶段创新需求特征的转变,基础研究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政府支持与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基础研究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以及创新产出结构3个维度,探究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动态影响及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规模、人均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政府支持会强化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抑制作用,人力资本结构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强度对区域创新产出结构的影响。由此,提出不同区域应全面认识基础研究强度的作用及其影响路径,充分发挥创新管理政策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穆怀中 王珍珍
基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事实以及高等教育人群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利用1991—2014年的时序数据,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个人收入、住房价格的内在机理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与城镇化水平表现为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实际收入负相关,而与住房价格正相关,可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在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自身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矛盾。为保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包容性城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通过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人群的收入增长和住房服务机制,使其尽快实现完全市民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穆怀中 王珍珍
基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事实以及高等教育人群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利用1991—2014年的时序数据,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个人收入、住房价格的内在机理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与城镇化水平表现为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实际收入负相关,而与住房价格正相关,可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在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自身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矛盾。为保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包容性城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通过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人群的收入增长和住房服务机制,使其尽快实现完全市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成
不同的人力资本拥有者与相应的工作职位相匹配,就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率,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种匹配常常难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的信号传递机制具有范围经济的特征。在大学招生考试、大学排行、高校扩招、大学更名时,要考虑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信号传递 高等教育 范围经济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祖辉 谭远发
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在10%左右的显著性水平下,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都是彼此变化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有一致的持续的促进作用,健康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然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这与当前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才云 谢顺平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效应上,各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不利于邻省域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直接效应、空间效应的促进作用和溢出强度都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使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益能力要强于中部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创新主体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要强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由此,建议可从提高创新主体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构建跨区域数字合作发展格局,消除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等方向着手,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稳步提升。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门槛效应 创新主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凤
文章使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特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益能力要强于中部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创新主体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要强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由此,建议可从提高创新主体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构建跨区域数字合作发展格局,消除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等方向着手,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稳步提升。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门槛效应 创新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