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6)
- 2023(9274)
- 2022(7132)
- 2021(5813)
- 2020(4690)
- 2019(10203)
- 2018(9626)
- 2017(18963)
- 2016(9583)
- 2015(10583)
- 2014(10518)
- 2013(10636)
- 2012(10105)
- 2011(9541)
- 2010(9670)
- 2009(8816)
- 2008(8286)
- 2007(7524)
- 2006(6995)
- 2005(6315)
- 学科
- 济(77438)
- 经济(77403)
- 管理(26922)
- 业(25235)
- 方法(23933)
- 数学(21560)
- 数学方法(21471)
- 地方(19462)
- 企(19165)
- 企业(19165)
- 业经(17228)
- 产业(15649)
- 中国(14501)
- 地方经济(14383)
- 农(13767)
- 学(10923)
- 信息(10038)
- 总论(9894)
- 农业(9742)
- 环境(9515)
- 信息产业(9411)
- 财(8904)
- 贸(8644)
- 贸易(8641)
- 制(8442)
- 融(8342)
- 金融(8342)
- 易(8266)
- 发(8161)
- 经济学(8048)
- 机构
- 学院(157944)
- 大学(156708)
- 济(84927)
- 经济(83726)
- 管理(60744)
- 研究(56749)
- 理学(52820)
- 理学院(52256)
- 管理学(51653)
- 管理学院(51336)
- 中国(40629)
- 财(32701)
- 科学(31209)
- 京(31067)
- 经济学(28822)
- 所(27541)
- 财经(26952)
- 经济学院(25968)
- 研究所(25098)
- 中心(24814)
- 经(24469)
- 农(23963)
- 江(22954)
- 业大(21631)
- 财经大学(19931)
- 院(19839)
- 北京(19170)
- 范(18904)
- 师范(18741)
- 农业(18603)
- 基金
- 项目(106395)
- 科学(85849)
- 基金(79474)
- 研究(77898)
- 家(68798)
- 国家(68295)
- 科学基金(59403)
- 社会(55736)
- 社会科(53439)
- 社会科学(53424)
- 基金项目(41744)
- 省(41620)
- 自然(34649)
- 自然科(33866)
- 自然科学(33860)
- 划(33534)
- 自然科学基金(33304)
- 教育(33261)
- 资助(31050)
- 编号(28884)
- 发(25986)
- 国家社会(25076)
- 重点(23744)
- 部(23429)
- 创(22501)
- 成果(22069)
- 发展(22026)
- 展(21719)
- 创新(21112)
- 人文(20774)
共检索到23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双成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成为驱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理论,从要素配置视角剖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运用2011-2019年中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在西部地区和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所产生的影响更大;数字经济通过区域内和跨区域要素配置的中介渠道,促进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的投入增加,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从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应用的导向性,畅通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渠道;缩小地区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经济实现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卫珂卉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框架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配置这一微观视角,对数字经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数字经济通过人力和资本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化,反向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且更多依赖资本创新要素的配置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中东 宁朝山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质量升级影响机理基础上,应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制造业质量升级;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促进制造业质量升级;从区域差异看,数字经济可有效改善东部地区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状况,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升级则主要依赖于数字经济对劳动要素配置的优化效应。为推进制造业质量升级,应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资源整合效应,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效率;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质量协同发展政策,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制造业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
文章选取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析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二者为非线性关系,而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时间异质性检验发现,2016—2020年间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具有更强的驱动效应。空间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产业化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转型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化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未来应纵深推进数字产业化、强化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传统的增长模型以计量的方法分解了引致中国经济增长相关因素;并在空间层面上研究了中国28个省份的生产函数性质,验证了劳动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过剩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配置效应问题,最后运用“增长的核算”框架分析了劳动力、资本与TFP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经济要素 因素 空间配置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江波
基于国际经验,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而产业持续升级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生产要素的两种基本形态为研究起点,着重剖析了要素配置结构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认为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是要素配置结构不断革新与演化的过程。即工业化是一个要素配置结构主要源于初级生产要素的产业升级演化到要素配置结构主要源于高级生产要素的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再向更深层次要素配置结构主要源于高级生产要素的产业升级演化的过程。另外,文章结合英国工业化和美国工业化的案例对以上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生产要素 配置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赵晶晶 王薇
文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及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两者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当前阶段主要表现为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稳健;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在其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祥炎 魏蒙蒙 周健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能否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加速器”备受关注,其中,数字经济能否促进技术收敛尤为关键。基于要素配置视角,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技术收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内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质量以及技术创新数量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即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创新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收敛于稳定状态,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程度等影响因素时,结论依然保持不变;(2)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区域技术收敛,且数字经济推动技术创新数量收敛的速度要快于推动技术创新质量收敛的速度,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3)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优化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的配置促进区域技术收敛。研究结论为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冰 彭雪清
作为引领科技革命的新型经济驱动力,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创新要素配置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华 王乾坤 侯冠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样本,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配置在其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要素的错配程度来推动共同富裕,但其改进资本要素配置的效果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资源要素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更显著,且在北方地区的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雪 杨洪
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选择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显著;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但可提升本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而且对临近省份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洪基 傅春杨 陆江源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大规模工业化接近尾声,难以继续通过刺激制造业投资来提振增速。从而,改善结构条件,提高市场配置的配置效率,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既往的研究主要侧重分析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对产出水平的影响,使用的是静态的研究,而缺少要素配置对产出增速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带有结构变迁的扭曲核算模型,研究了行业投入产出背景下的中国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增速变动的影响,并分长短期判断了其瓶颈部门。本文的主要发现有: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判断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对增速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的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制造业,且消除服务业的配置差异,可以较大的提高增速和改变产出;自2007年开始,中国服务业内的配置效率损失中,金融业的占比增大,其逐渐成为了经济中的瓶颈部门。
关键词: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结构 要素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