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0)
- 2023(14417)
- 2022(11505)
- 2021(9890)
- 2020(8285)
- 2019(18225)
- 2018(17723)
- 2017(33807)
- 2016(18010)
- 2015(19981)
- 2014(19994)
- 2013(19850)
- 2012(18361)
- 2011(16529)
- 2010(17005)
- 2009(16361)
- 2008(16192)
- 2007(14977)
- 2006(13698)
- 2005(12870)
- 学科
- 济(104365)
- 经济(104239)
- 业(82900)
- 企(75475)
- 企业(75475)
- 管理(74611)
- 方法(35678)
- 业经(32799)
- 财(29525)
- 农(27535)
- 数学(27366)
- 数学方法(27210)
- 中国(21980)
- 制(21614)
- 地方(21227)
- 务(21201)
- 财务(21177)
- 财务管理(21154)
- 农业(20126)
- 企业财务(20101)
- 技术(17391)
- 体(17071)
- 划(16016)
- 和(15519)
- 策(15438)
- 理论(14933)
- 体制(13861)
- 环境(13825)
- 学(13535)
- 银(13427)
- 机构
- 学院(278357)
- 大学(273545)
- 济(131005)
- 经济(128729)
- 管理(111440)
- 理学(95028)
- 理学院(94137)
- 管理学(93125)
- 管理学院(92580)
- 研究(90661)
- 中国(72108)
- 财(62079)
- 京(55914)
- 科学(49173)
- 财经(48397)
- 所(44348)
- 农(43981)
- 江(43949)
- 经(43714)
- 中心(41069)
- 经济学(41034)
- 研究所(39211)
- 业大(37014)
- 经济学院(36691)
- 财经大学(35355)
- 北京(34931)
- 农业(34142)
- 州(33686)
- 院(32139)
- 商学(32133)
- 基金
- 项目(174136)
- 科学(140130)
- 研究(131292)
- 基金(128854)
- 家(109747)
- 国家(108754)
- 科学基金(96000)
- 社会(89034)
- 社会科(84692)
- 社会科学(84669)
- 省(68340)
- 基金项目(67721)
- 教育(58548)
- 自然(58359)
- 自然科(57025)
- 自然科学(57012)
- 自然科学基金(56107)
- 划(54964)
- 编号(51520)
- 资助(51110)
- 成果(41616)
- 创(39103)
- 部(39056)
- 制(38786)
- 重点(38560)
- 发(38483)
- 国家社会(37897)
- 业(37449)
- 创新(35719)
- 课题(35273)
- 期刊
- 济(159093)
- 经济(159093)
- 研究(87562)
- 中国(55848)
- 财(52360)
- 管理(47996)
- 农(42069)
- 科学(35203)
- 学报(35016)
- 大学(28567)
- 农业(28550)
- 融(27408)
- 金融(27408)
- 学学(27223)
- 技术(26156)
- 财经(25979)
- 业经(25684)
- 经济研究(25599)
- 经(22552)
- 教育(22186)
- 问题(20028)
- 技术经济(17826)
- 业(16793)
- 世界(15218)
- 贸(14885)
- 现代(14306)
- 商业(13892)
- 财会(13744)
- 经济管理(13451)
- 统计(13157)
共检索到43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中东 宁朝山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质量升级影响机理基础上,应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制造业质量升级;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促进制造业质量升级;从区域差异看,数字经济可有效改善东部地区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状况,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升级则主要依赖于数字经济对劳动要素配置的优化效应。为推进制造业质量升级,应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资源整合效应,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效率;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质量协同发展政策,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制造业质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治国 王杰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深刻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这一现实背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数据要素配置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理论模型,从企业和城市层面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提升制造业生产率和优化数据要素配置的双重效应,对企业和城市整体的制造业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以及区域位置等方面具有异质特征,且动态边际效应渐趋强化;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其中,数据开发应用和数据传播共享的渠道效应最为突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张燕 唐旖晨
构建纳入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企业理论,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制造业出口升级。在重新测算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替换企业家精神指标和替换工具变量指标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第三,金融危机强化了企业家精神对制造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第四,企业家精神通过降低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出口升级。相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而言,企业家创业精神所带来的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效应更大。从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毁灭"特性和调节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效应出发,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制造业出口升级寻找新路径,为提高制造业出口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璇 黎恢富
文章根据1998-2014年我国制造业省级层面数据,通过多部门增长核算法研究了全国及各地区制造业的劳动与资本配置结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要素配置结构效应,且要素配置结构效应从2004年开始逐步由"结构红利"转变为"结构负利"。在分地区的研究中发现:东北地区劳动与资本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均变为负值,制造业不断衰落,河北与山西有可能会重蹈东北地区的覆辙;东部沿海地区要素配置结构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重庆的要素配置结构效应走势趋近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类似,两者总体均呈
关键词:
要素配置结构效应 地区差异 制造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曜祖 王晨
文章使用2011-2020年我国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水平(RSD),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制造业出口升级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进一步,从要素空间配置角度出发,拓展分析了资本要素及人力要素的空间配置对制造业出口升级与长三角RSD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样本期内,长三角地区RSD呈增长趋势。②Moran′s I检验结果表明,RSD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③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出口升级显著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提升,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提升。④从要素空间配置视角出发,优化资本要素及人力要素的空间配置对制造业出口升级驱动长三角RSD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文章结论对于当前深入推行制造强国战略赋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于世海 许慧欣 孔令乾
基于改进的HK方法,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估算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资源误置程度,并结合中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考察数字经济水平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水平整体上降低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水平对资源误置的改善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生产率企业存在明显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水平通过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创新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正 郭珩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与时间异质性;在作用路径上,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通过低碳产出、低碳政策、绿色消费三条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基于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的双重门槛效应。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可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调节作用渐次增强。对此,应培育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业态、形塑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正 郭珩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与时间异质性;在作用路径上,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通过低碳产出、低碳政策、绿色消费三条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基于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的双重门槛效应。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可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调节作用渐次增强。对此,应培育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业态、形塑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 李雨晴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助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促进两业融合从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两业融合程度及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直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相比于数字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的确能有效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并以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驱动作用,而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两业融合的推动力度更强。本文最后从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激发两业融合动能以及推进制造业区域数字化协调发展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利用改进的APG模型框架对中国各省份地区制造业部门生产效率增长进行分解和测算,并针对导致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显示,技术效率和企业净进入是推动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而要素配置效率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由此验证要素市场的发展滞后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内在因素。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对要素市场的干预是造成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这种干预效应总体上呈现倒U型关系。更为细致的分解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于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效应呈倒U型关系,而对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呈U型关系。这些检验结果均证明,全面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导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对微观经济部门的扭曲性影响,是维持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关 胡关亮
本文在Hsieh & Klenow(2009)提出的测算资源配置效率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提出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首先采用Levinsohn-Petrin(2003)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出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然后结合一个涉及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计算得到:若资本和劳动均为有效的配置,1998年我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57.1%,而2007年将提高30.1%;此外,在这10年里,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0.1%,而劳动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7.3%。...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陈奕景 陈熹
本文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和不同类别企业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现实背景,构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分析框架,测度中国制造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制造业行业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行业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行业内配置中,债务配置效率和融资规模配置效率相对较低。(2)在样本期内,制造业总体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年均为37.30%,其中,行业内和行业间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年均分别为31.54%和5.76%。在行业内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中,债务配置扭曲和融资规模配置扭曲是主要来源。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歧视”比“规模歧视”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大,且非国有和小规模企业内部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各类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显著减少。(3)重点产业前期金融支持政策形成的“好”扭曲不同于传统非重点产业的“坏”扭曲,随着重点产业的发展,“好”扭曲会缓解,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也会因此下降,“好”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一作用规律对当前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正 左文进
选取我国2012—2022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省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推动要素市场化发展间接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基于此,应积极部署新一轮数字新基建项目,均衡分布数字新基建资源,有序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期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更高位势攀升。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要素市场化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正 左文进
选取我国2012—2022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新基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省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推动要素市场化发展间接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基于此,应积极部署新一轮数字新基建项目,均衡分布数字新基建资源,有序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期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更高位势攀升。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要素市场化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运红 杨金华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在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但对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不存在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沿海区域的影响效应比内陆区域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