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5)
- 2023(12135)
- 2022(9556)
- 2021(8204)
- 2020(6826)
- 2019(15047)
- 2018(14566)
- 2017(28386)
- 2016(14918)
- 2015(16720)
- 2014(16550)
- 2013(16726)
- 2012(15550)
- 2011(13977)
- 2010(14392)
- 2009(13745)
- 2008(13680)
- 2007(12721)
- 2006(11640)
- 2005(11040)
- 学科
- 济(101731)
- 经济(101654)
- 业(77218)
- 企(71424)
- 企业(71424)
- 管理(61737)
- 方法(36515)
- 业经(32094)
- 数学(28573)
- 数学方法(28457)
- 农(25066)
- 财(24019)
- 地方(19271)
- 务(18836)
- 财务(18829)
- 财务管理(18818)
- 中国(18566)
- 农业(18543)
- 企业财务(17868)
- 技术(16487)
- 制(15647)
- 策(14736)
- 划(14423)
- 和(14049)
- 体(13512)
- 理论(13172)
- 贸(12562)
- 贸易(12552)
- 地方经济(12316)
- 企业经济(12126)
- 机构
- 学院(240431)
- 大学(233820)
- 济(120202)
- 经济(118413)
- 管理(98370)
- 理学(83955)
- 理学院(83209)
- 管理学(82375)
- 管理学院(81911)
- 研究(78389)
- 中国(64302)
- 财(52553)
- 京(47625)
- 科学(42156)
- 财经(42036)
- 农(40026)
- 所(39039)
- 经(38137)
- 经济学(38027)
- 江(36967)
- 中心(35261)
- 研究所(34672)
- 经济学院(34070)
- 业大(32483)
- 农业(31383)
- 财经大学(30818)
- 北京(29717)
- 商学(29027)
- 商学院(28738)
- 州(28612)
- 基金
- 项目(148313)
- 科学(119839)
- 基金(111368)
- 研究(109413)
- 家(95274)
- 国家(94420)
- 科学基金(83741)
- 社会(75504)
- 社会科(71973)
- 社会科学(71952)
- 基金项目(58309)
- 省(57903)
- 自然(51622)
- 自然科(50536)
- 自然科学(50523)
- 自然科学基金(49764)
- 教育(47618)
- 划(46186)
- 资助(45129)
- 编号(42050)
- 业(35221)
- 创(34056)
- 发(33310)
- 部(32973)
- 国家社会(32534)
- 重点(32507)
- 成果(32089)
- 创新(30987)
- 人文(29257)
- 制(29198)
- 期刊
- 济(143272)
- 经济(143272)
- 研究(73832)
- 财(44144)
- 中国(43326)
- 管理(43263)
- 农(37252)
- 科学(30795)
- 学报(29657)
- 农业(25633)
- 融(25480)
- 金融(25480)
- 大学(23842)
- 经济研究(23645)
- 技术(23313)
- 财经(23219)
- 学学(23145)
- 业经(23110)
- 经(20300)
- 问题(18022)
- 技术经济(17546)
- 业(16248)
- 世界(14519)
- 贸(13904)
- 商业(13154)
- 统计(12893)
- 现代(12849)
- 经济管理(12348)
- 教育(12203)
- 国际(12169)
共检索到37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玉
针对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能的不足,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在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并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证实: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缓解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大企业样本中,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据此,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关注要素市场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重组和重构;根据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柔性化创建组织情景体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忠 彭甲超 程胜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奕健
本文以Hsieh(2009)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一步推导出要素扭曲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以2015年全国各省市的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用索洛残差法计算出各地区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生产函数法计算出2015年各省市要素扭曲程度数据,加入适当的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随后对各省市要素扭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要素扭曲程度及其方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各省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要素扭曲和资源错配问题。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民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磊 朱帆
企业进入退出选择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提升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企业进入退出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低效率企业退出概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企业更替的竞争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省级层面总量生产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解,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资源再配置机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要素市场扭曲降低1%,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0.53%,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提高1.43%。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要素市场改革与总量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芃 武英涛
能源产业的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相关研究多将能源作为一种要素对其扭曲情况进行了分析,忽略了其作为一重要产业自身发展的特征。为此,本文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维度对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市场扭曲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层面两维度的市场相对扭曲均显著存在,而造成扭曲的原因主要是要素配置扭曲而非要素价格扭曲;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企业层面市场扭曲的变化对行业层面市场扭曲的测度存在显著影响;通过模拟发现,对以上扭曲逐一纠正后可实现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3.51%,其中纠正企业间要素市场相对扭曲对其增长贡献最大。因此,为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鲁 王磊 邓芳芳
资源错配突出表现为企业间持续而显著的生产率差异,这一现象在中国制造业中尤其明显。文章基于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性的典型事实,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机理。在放松了经典模型关于企业进入与退出某一行业是外生的基本假设后,新的理论分析揭示:扭曲的要素价格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行为及其进入与退出决策,降低了市场均衡时生产率分布的临界值,从而使得低效率的企业得以继续存活,造成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部分失灵,最终导致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扩大。进一步地,文章基于中国市场化指数估算了行业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间生产率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杰 谭秋云 陈一明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改善要素配置扭曲状况,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引入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要素扭曲,而要素扭曲的改善会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扭曲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更显著。因此,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硬性约束条件下,国家应大力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向阳 王勇华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传媒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要求,进而通过生产率的中介作用产生正向的间接影响,即出现与其阻碍效应相反的倒逼机制。上述结论表明,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仍在于提高生产率水平,其中优化资本环境与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更具有长期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亚星 李敏瑞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特殊。不完善的信贷市场和特定范围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普遍的资本扭曲,在造成成本负担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升生产率,并在客观上产生了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及意愿的效果。围绕这种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为基础,采用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间接法构建资本扭曲测度指标,并在考虑稀有事件偏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与资本扭曲分别会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直接影响,但同时,资本扭曲会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