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2)
2023(8098)
2022(6054)
2021(4888)
2020(3603)
2019(7815)
2018(7449)
2017(13866)
2016(6747)
2015(7475)
2014(7571)
2013(7632)
2012(7254)
2011(6930)
2010(7049)
2009(6759)
2008(6188)
2007(5613)
2006(5431)
2005(5091)
作者
(21452)
(18404)
(18395)
(17239)
(11587)
(8528)
(8098)
(7024)
(6936)
(6549)
(6411)
(5863)
(5802)
(5736)
(5549)
(5522)
(5363)
(5227)
(5160)
(4845)
(4681)
(4278)
(4270)
(4252)
(4207)
(4178)
(3782)
(3664)
(3663)
(3593)
学科
(63309)
经济(63281)
管理(23292)
(19282)
地方(17387)
业经(15838)
方法(15608)
(15135)
数学(13997)
数学方法(13943)
(13648)
企业(13648)
中国(12470)
地方经济(12282)
环境(11815)
农业(11421)
(11080)
产业(9640)
(9215)
信息(8735)
总论(8706)
收入(8565)
(8564)
信息产业(8225)
经济学(7145)
(7042)
(6954)
贸易(6950)
(6808)
金融(6808)
机构
学院(117787)
大学(115917)
(64291)
经济(63304)
管理(43497)
研究(42981)
理学(37310)
理学院(36927)
管理学(36525)
管理学院(36297)
中国(31696)
(26644)
(23067)
科学(22633)
经济学(22318)
财经(21074)
(20632)
经济学院(19853)
(19037)
研究所(18533)
中心(18531)
(17338)
财经大学(15304)
(15180)
(14883)
(14872)
师范(14804)
北京(14529)
(13658)
科学院(13277)
基金
项目(74976)
科学(60354)
研究(56901)
基金(56103)
(47699)
国家(47310)
社会(41997)
科学基金(41393)
社会科(39957)
社会科学(39945)
(28586)
基金项目(28516)
教育(23099)
(22445)
自然(22413)
资助(21916)
自然科(21850)
自然科学(21845)
编号(21600)
自然科学基金(21436)
国家社会(19117)
(18423)
成果(16992)
重点(16485)
(16033)
发展(15981)
(15763)
(15742)
经济(15608)
(15006)
期刊
(80898)
经济(80898)
研究(39392)
中国(20747)
(20013)
管理(16669)
(15869)
经济研究(15003)
科学(14565)
学报(14485)
业经(12273)
大学(11873)
财经(11647)
学学(11408)
农业(10809)
(10248)
问题(9991)
技术(9855)
(9779)
金融(9779)
技术经济(7922)
统计(7254)
世界(6947)
(6919)
商业(6841)
经济问题(6548)
(6332)
决策(5744)
国际(5743)
经济管理(5684)
共检索到18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彤彤  焦方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者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二者的交互作用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营商环境改善较好的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营商环境不同维度回归发现:创新环境改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文章的研究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渠道,为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彤彤  焦方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或者营商环境改善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二者的交互作用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营商环境改善较好的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营商环境不同维度回归发现:创新环境改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文章的研究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渠道,为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贺培科  张冰冰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定贇  赖东东  
本文基于2016—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投资两个方向,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线性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高级程度能够间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投资在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跨越2.36的门槛会减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李俊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门槛效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研发强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此,论文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米嘉伟  屈小娥  
从就业及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使用2011-2019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变化趋势,目前中国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数字经济展现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倾向。分区域看,西部地区“U型”关系明显,东、中部地区较为微弱;以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大小,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显著存在于大规模和小规模城市。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城镇化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研究对于制定减轻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冲击、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江小辉   牛嘉玮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2011—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 ,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人力资本对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高价值就业机会,间接促进了城乡就业趋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乡间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优化作用,确保了数字经济红利能更公平地分配到城乡居民,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第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数字经济促进包容性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二是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因地制宜。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四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五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数字技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勇军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形势发展低迷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N型”曲线趋势;其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流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城市等级和城市类型下呈现不同“非线性”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玉兰   贺建风   陈能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且存在地区和年份异质性。同时,数字经济会通过创新人力要素流动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阈值效应,使倒“U”型拐点右移,也会通过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削弱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前半段的正向效应和后半段的负向效应,并使拐点向左移。因此,各地区应依据地区特色和优势,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化策略;通过加大对农村企业的研发经费补贴等措施完善R&D资本市场;通过制定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创新人才政策等措施加速R&D人才向农村流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惠芳   李玉双   石磊  
在中国当前的目标管理体系中,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二者之间的相互约束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环境约束目标下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经济增长目标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会削弱经济增长目标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目标会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产业间结构升级,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环境约束目标会通过阻碍城镇化进程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发达城市,滞后一期的双重目标管理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欠发达城市,双重目标管理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互联网发展能促进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