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1)
2023(13475)
2022(10812)
2021(9401)
2020(7809)
2019(17082)
2018(16794)
2017(31788)
2016(16637)
2015(18284)
2014(17644)
2013(17709)
2012(16409)
2011(14745)
2010(15190)
2009(14419)
2008(14221)
2007(13157)
2006(11962)
2005(11108)
作者
(48757)
(41116)
(40884)
(38313)
(26109)
(19282)
(18314)
(15682)
(15349)
(14558)
(13993)
(13503)
(13277)
(13065)
(12719)
(12369)
(12148)
(11618)
(11607)
(11490)
(10170)
(9904)
(9813)
(9325)
(9138)
(9096)
(8958)
(8916)
(8088)
(7999)
学科
(102013)
经济(101932)
(81397)
(75529)
企业(75529)
管理(67993)
方法(35177)
业经(32971)
数学(26844)
数学方法(26690)
(25575)
(24511)
地方(21103)
中国(20892)
技术(20522)
农业(19106)
(18660)
财务(18652)
财务管理(18639)
企业财务(17650)
(16096)
(15525)
(15480)
(15246)
理论(14965)
(13864)
技术管理(13759)
环境(13413)
(13387)
地方经济(13154)
机构
学院(254309)
大学(247059)
(122384)
经济(120491)
管理(104210)
理学(89051)
理学院(88246)
管理学(87266)
管理学院(86783)
研究(82916)
中国(65954)
(52883)
(50468)
科学(46352)
财经(41874)
(41538)
(40828)
(39755)
经济学(37946)
(37904)
中心(37236)
研究所(36522)
业大(35061)
经济学院(33938)
农业(32440)
北京(31433)
(30802)
财经大学(30479)
商学(30166)
商学院(29876)
基金
项目(161098)
科学(130138)
研究(119992)
基金(118924)
(102023)
国家(101091)
科学基金(89577)
社会(81878)
社会科(77985)
社会科学(77962)
(64915)
基金项目(62616)
自然(54900)
自然科(53754)
自然科学(53743)
自然科学基金(52928)
教育(52333)
(51470)
资助(46778)
编号(46092)
(40313)
(37489)
(36812)
创新(36667)
重点(35607)
成果(35458)
(34960)
国家社会(34931)
(31844)
课题(31273)
期刊
(146102)
经济(146102)
研究(77405)
中国(49768)
管理(46662)
(44305)
(38934)
科学(33036)
学报(31913)
农业(26852)
技术(25710)
大学(25495)
学学(24442)
业经(24082)
经济研究(23936)
(23535)
金融(23535)
财经(22358)
(19617)
技术经济(18480)
教育(18352)
问题(18153)
(17302)
世界(14167)
现代(13571)
(13501)
商业(13442)
(13251)
统计(13128)
科技(12715)
共检索到39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间接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城市区位、规模、级别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子维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的直接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的间接效应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天杨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天杨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巍   孙晴晴   张和平   王满四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供应链数字化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可以通过创新赋能和管理赋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三,通过对融资约束、内部控制以及企业污染属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内部控制高的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相对更好。结论明晰了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并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绿色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乌静  肖鸿波  陈兵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当跨越门槛值后促进效应会呈现递减的规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彦希   王渊   王玉  
二十大报告指出将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拓展了波特效应的理论边际,从环境政策的影响程度角度检验了“绿色创新→清洁生产”在“环境政策→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厘清环境政策对于企业生产效率这一作用结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机制。通过将环境政策划分为规制型环境政策与激励型环境政策,分析不同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规制型环境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激励型环境政策并不利于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但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后在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中,亦得到了新的拓展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姬新龙   董木兰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将股权结构分为股权制衡度和股权集中度,检验其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可以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而股权集中则会弱化这一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无环保投入及规模较大类型的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以及股权结构的调节作用均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朋吾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工业行业的重污染企业和轻污染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水平两个行业特征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在轻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在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水平对轻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关系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盈利能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阶段、正相关阶段均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竞争水平对二者负相关阶段存在逆向调节效应,对二者正相关阶段存在同向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凯   付佳璐   邱文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在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距离的EBM模型测度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GTFP的影响以及探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重中介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数字经济在实际工作指导中具体落实的有效补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效科  
本文探讨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市场竞争的门槛效应对此过程的影响,旨在为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可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创新驱动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市场竞争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琨  徐晓玲  
当制造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就成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出路。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作为实证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和双重环境规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作为企业发展的外部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配合绿色技术创新,共同激励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分析双重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效应发现,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有力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且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行业异质性。据此,为环境规制的合理使用以及制造业企业发展策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