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5)
- 2023(10843)
- 2022(8384)
- 2021(7255)
- 2020(5645)
- 2019(12244)
- 2018(11906)
- 2017(21504)
- 2016(10636)
- 2015(11855)
- 2014(11361)
- 2013(11516)
- 2012(11001)
- 2011(10295)
- 2010(10595)
- 2009(9851)
- 2008(9226)
- 2007(8423)
- 2006(7756)
- 2005(6956)
- 学科
- 济(72183)
- 经济(72144)
- 业(38328)
- 管理(37617)
- 企(29273)
- 企业(29273)
- 地方(19843)
- 业经(18830)
- 方法(18592)
- 中国(18586)
- 技术(16833)
- 农(16780)
- 数学(16005)
- 数学方法(15911)
- 地方经济(12942)
- 农业(12156)
- 技术管理(12011)
- 财(11964)
- 产业(11383)
- 学(10625)
- 制(10535)
- 信息(10009)
- 融(9759)
- 金融(9759)
- 总论(9733)
- 银(9538)
- 银行(9531)
- 行(9323)
- 发(9299)
- 信息产业(9243)
- 机构
- 学院(164780)
- 大学(164452)
- 济(82010)
- 经济(80415)
- 管理(66851)
- 研究(57921)
- 理学(56831)
- 理学院(56267)
- 管理学(55647)
- 管理学院(55286)
- 中国(43609)
- 财(34759)
- 京(33278)
- 科学(30926)
- 所(27055)
- 财经(26785)
- 经济学(26437)
- 中心(26085)
- 江(25673)
- 经(24200)
- 研究所(24035)
- 经济学院(23394)
- 北京(21122)
- 范(20963)
- 院(20887)
- 师范(20842)
- 州(20667)
- 财经大学(19573)
- 农(19304)
- 业大(18242)
- 基金
- 项目(107591)
- 科学(87252)
- 研究(84812)
- 基金(78034)
- 家(66028)
- 国家(65426)
- 社会(59065)
- 科学基金(57703)
- 社会科(56129)
- 社会科学(56116)
- 省(43053)
- 基金项目(40641)
- 教育(35671)
- 划(34184)
- 编号(33356)
- 自然(31590)
- 自然科(30951)
- 自然科学(30944)
- 自然科学基金(30433)
- 创(28860)
- 资助(28717)
- 成果(27661)
- 发(26068)
- 创新(25914)
- 国家社会(25752)
- 重点(23632)
- 课题(22832)
- 部(22650)
- 发展(22410)
- 展(22091)
共检索到266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金宽 魏凤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数字经济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思路、新动能、新机遇。文章根据2011—202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该结论在经过替换变量、滞后变量、子样本回归、内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较于其他区域,数字红利在中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释放作用更为明显;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激发科技创新效应,进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存在叠加效应与乘数效应,当其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后,会使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顶层策略设计、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政资金转移制度、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进而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 城乡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奇 陈睿 刘梦贤 单德朋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现实问题。文章运用2011—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多种空间分析范式展开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引入智慧城市建设与电子商务这两个外生冲击政策后,前述研究结论依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与县域关联较强的地级市表现更加明显。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由人口流动这一路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忠江
以公共医疗服务与义务教育为例,既有的研究的最大特征是,其综合形成了以"财政干预"为核心的"财政古典主义"研究范式。该范式在对不均等的事实的认定方面以及财政工具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其主要缺点是实践效果不理想。"新古典主义"的新范式实现了研究范式的创新。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载体 公共服务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宋惠兰 曾文
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不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都是其不变的宗旨和永恒的主题;笔者以为,公共图书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其有效途径是:高效整合图书馆服务链;研究公共图书馆读者市场;对读者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服务 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一花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关键词: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反哺 分税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海涛 程岚 秦强
为居民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长期分割运行"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国力逐渐强盛之时,中央适时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城乡 转移支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弘 李英杰 赵李洋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两极分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亟需创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缺乏公共价值的问题。借助增长极理论、创新理论与公共价值理论,文章建构了数字智能技术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并对浙江省数字智能技术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创新实践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三大行动逻辑:一是健全融合机制,突破农村地区数字智能技术发展的制度壁垒;二是创新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数字化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三是促进价值共创,以合作生产方式重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宇 陈志广 宋佳莹
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于公共服务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行政成本是数字经济发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向影响的中介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在数字经济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将城镇化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效应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即随着城镇化推进,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向效应逐渐减弱,当城镇化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数字经济会降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中—西—东部地区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更为显著。本文为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供学理支持与实践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并运用2007年~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宏利
通过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外延的深入探讨,本文指出: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基于国内外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实践,探讨了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机制的措施和手段,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怀月
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市场经济变革的关键引擎,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节效应,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5—202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经过增加关键变量、剔除特殊样本与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此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更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衡霞
由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非均等化供给和公众要求均等化供给需求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经历了非均等化到均等化的制度变迁历程,但受到公众收入水平、偏好与政治民主程度等需求因素的影响,以及宪法秩序、现存制度安排和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等制度供给因素的影响,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历程呈现渐进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到自我强化机制等的影响而产生路径依赖,又使变迁历程呈现非连续性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背景,厘清其变迁历程与特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未来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均等化 制度变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仁忠
推动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事权;加大财政投入,尽快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经费分担制度;推动配套改革,为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创建良好环境;加强行政问责,把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考核的范围。
关键词:
城乡职业教育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刘文斌 代兰兰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常住人口729.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1.6万人,外来人口接近一半。近年来,佛山市通过深化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在保障城乡统筹、区域同步的基础上,加快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居),同时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将流动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扩展。以"政经分离"为切入点,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地理性差距与制度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地理性差距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制度性差距则完全是人为的制度分割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歧视性的国民待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合理的制度安排与路径设计。
关键词:
城乡 均等化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