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9)
- 2023(13500)
- 2022(10632)
- 2021(9162)
- 2020(7571)
- 2019(16825)
- 2018(16243)
- 2017(30858)
- 2016(16514)
- 2015(18236)
- 2014(18054)
- 2013(18259)
- 2012(17013)
- 2011(15239)
- 2010(15675)
- 2009(14954)
- 2008(14957)
- 2007(13732)
- 2006(12521)
- 2005(11809)
- 学科
- 济(101507)
- 经济(101413)
- 业(82092)
- 企(75265)
- 企业(75265)
- 管理(67987)
- 方法(35485)
- 业经(32395)
- 农(28592)
- 财(28295)
- 数学(27055)
- 数学方法(26914)
- 务(20714)
- 财务(20704)
- 财务管理(20679)
- 中国(20490)
- 地方(20090)
- 企业财务(19428)
- 农业(19156)
- 贸(18938)
- 贸易(18927)
- 易(18468)
- 技术(17115)
- 制(16419)
- 策(15502)
- 和(15028)
- 划(14874)
- 体(13948)
- 理论(13791)
- 学(13746)
- 机构
- 学院(256346)
- 大学(250132)
- 济(123553)
- 经济(121610)
- 管理(102108)
- 理学(86853)
- 研究(86101)
- 理学院(86063)
- 管理学(85149)
- 管理学院(84691)
- 中国(68562)
- 财(55383)
- 京(51919)
- 科学(48535)
- 农(45258)
- 所(43637)
- 财经(43494)
- 江(40673)
- 经(39374)
- 研究所(38915)
- 经济学(38515)
- 中心(38424)
- 业大(35844)
- 农业(35838)
- 经济学院(34483)
- 北京(32566)
- 财经大学(31738)
- 州(31300)
- 院(30804)
- 商学(30381)
- 基金
- 项目(159985)
- 科学(127421)
- 基金(118059)
- 研究(116879)
- 家(102325)
- 国家(101417)
- 科学基金(88406)
- 社会(78590)
- 社会科(74900)
- 社会科学(74877)
- 省(63103)
- 基金项目(61155)
- 自然(55382)
- 自然科(54151)
- 自然科学(54135)
- 自然科学基金(53274)
- 教育(50975)
- 划(50815)
- 资助(48336)
- 编号(44962)
- 业(38133)
- 发(36272)
- 创(36100)
- 重点(35720)
- 部(35307)
- 成果(35027)
- 国家社会(33633)
- 创新(32936)
- 制(30798)
- 课题(30618)
- 期刊
- 济(148357)
- 经济(148357)
- 研究(79146)
- 中国(49419)
- 财(47410)
- 管理(45006)
- 农(42512)
- 学报(35322)
- 科学(34251)
- 农业(29629)
- 大学(27574)
- 学学(26397)
- 经济研究(24922)
- 技术(24743)
- 业经(24414)
- 融(23381)
- 金融(23381)
- 财经(23339)
- 经(20389)
- 问题(18913)
- 业(18832)
- 技术经济(17433)
- 贸(17024)
- 教育(16764)
- 世界(16183)
- 国际(14832)
- 商业(13489)
- 现代(13102)
- 财会(12738)
- 经济管理(12706)
共检索到40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瀚迪 袁逸铭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搜寻成本的设定,文章拓展了Liu&Serfes(2005)的模型,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丰富的数据信息,将使企业选择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而搜寻成本降低会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采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文章证实了数字经济对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目的国搜寻成本对这一效应发挥门限作用与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搜寻成本对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只存在于本土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则发挥直接的质量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进口中间品质量、进口中间品种类以及数字产品进口渠道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兵 田曦
文章运用2000~2013年美国等11个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企业-产品层面的海关统计数据,从宏观-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不论是在是否引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控制变量或在变换不同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情况下,均呈现出较好的稳健性。通过考察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异质性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贸易型企业、生产中间品及消费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企业出口单一产品数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明显降低企业出口单一产品的数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瀚坤 韩民春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芳 龚婷 乐承毅
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构建2012-2018年中国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具体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对企业所处区域、企业贸易方式、企业所属行业等进行划分,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对于国家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春媛 顾国达 张川川 朱胡周
本文通过拓展Antoniades (2015)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促进效应和竞争抑制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后者则降低了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企业生产率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卿陶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会显著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贸易成本会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效应和贸易成本的抑制效应都存在;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贸易成本降低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则会通过降低企业出口量抑制企业创新,进而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先海 卿陶
文章基于Antoniades(2015)模型,将企业创新行为纳入企业产品质量模型,分析贸易成本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微观机理,发现贸易成本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同时存在生产率门槛效应和创新抑制效应,生产率门槛效应会放大在位企业的生产率优势,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创新抑制效应会削弱企业的创新水平,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采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相关结论发现:总体上,贸易成本上升显著的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贸易成本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降低作用更大,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降低幅度较小。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贸易成本的生产率门槛效应和创新抑制效应同时存在,并且创新抑制效应更大,因此总体上,贸易成本会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铭心 汪亚楠 郑乐凯 石悦
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中国海关数据,系统性地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在机制分析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营运资本的效率和缓解营运资本的融资约束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另外,数字金融强化了正规制度及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发展摆脱了对地区信任感及合作观念等社会心理的依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喻美辞 孔瑞
在厘清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结论是:(1)国内庞大的内需规模和日益升级的内需结构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既出口也内销的企业以及出口至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2)内需结构升级能够强化内需规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3)内需规模通过驱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内需结构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较高的国内市场化水平有利于释放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的市场竞争效应,较高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则有利于发挥内需结构的高级要素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关键词:
补贴 企业 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