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1)
2023(10300)
2022(8064)
2021(6858)
2020(5256)
2019(11587)
2018(11275)
2017(21040)
2016(11086)
2015(12317)
2014(12548)
2013(12677)
2012(12396)
2011(11702)
2010(12030)
2009(11259)
2008(10641)
2007(9755)
2006(9127)
2005(8812)
作者
(34500)
(28788)
(28664)
(27350)
(18407)
(13607)
(13022)
(11136)
(11040)
(10282)
(10107)
(9441)
(9422)
(9325)
(8989)
(8865)
(8600)
(8397)
(8350)
(7975)
(7597)
(7069)
(6881)
(6772)
(6650)
(6548)
(6361)
(6239)
(5871)
(5659)
学科
(77806)
经济(77753)
管理(31352)
(28709)
地方(23793)
中国(21903)
(20128)
企业(20128)
方法(19411)
业经(18260)
(16931)
数学(16831)
数学方法(16748)
地方经济(15313)
农业(12467)
产业(11980)
(11805)
(11796)
金融(11796)
(11760)
(11143)
银行(11133)
(10982)
(10676)
贸易(10663)
(10603)
环境(10251)
(10134)
(10028)
信息(10015)
机构
学院(175408)
大学(172697)
(86089)
经济(84517)
研究(68387)
管理(62889)
中国(52413)
理学(52336)
理学院(51701)
管理学(51094)
管理学院(50749)
科学(37850)
(37526)
(37073)
(34642)
研究所(30842)
中心(29752)
财经(28594)
(27729)
经济学(27630)
(26279)
(25704)
北京(24755)
(24739)
师范(24529)
(24494)
经济学院(24462)
(22674)
业大(21216)
财经大学(20804)
基金
项目(106193)
科学(84149)
研究(81222)
基金(75542)
(64672)
国家(64076)
科学基金(54905)
社会(54647)
社会科(52023)
社会科学(52013)
(42033)
基金项目(38566)
教育(35675)
(34054)
编号(32885)
自然(31134)
自然科(30385)
自然科学(30380)
资助(30366)
(30083)
自然科学基金(29800)
成果(26950)
发展(25153)
(24725)
重点(24020)
课题(23684)
国家社会(23309)
(22878)
(21424)
创新(20123)
期刊
(112677)
经济(112677)
研究(62643)
中国(40775)
(26392)
管理(26060)
(25425)
学报(22291)
科学(22069)
(20225)
金融(20225)
经济研究(19948)
教育(19697)
业经(18206)
大学(17506)
农业(17485)
技术(16486)
学学(16216)
财经(14985)
问题(13586)
(13129)
商业(10905)
技术经济(10660)
世界(10442)
(10415)
国际(9454)
图书(9217)
统计(9159)
(9099)
经济问题(8830)
共检索到29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炫   吴奇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模式,在数字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消费扩容,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固定效应门槛模型研究消费扩容在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消费供给的影响,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消费需求增长则导致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溥  
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效率变革和激活消费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文章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通过促进生产效率和消费提升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整体上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拉动消费水平间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消费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却不显著;最后,在测度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效率后发现,与第二产业相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来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大。因此,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加强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加快数字化消费转型,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项圆心  
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ESMA),构建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扩张消费总量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提质扩容是数字金融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把握数字金融发展机遇、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和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毅  蒋青松  
基于2013—2020年省级宏观数据和数字经济指数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从市场供求两端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且这一作用在数字经济和消费不同维度下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对中西部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呈现数字益贫性特征;动态叠加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在滞后期依然对居民消费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对居民消费“扩容”作用明显高于“提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差距、创新产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端发挥着中介效应。因此,要继续发挥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实现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毅  蒋青松  
基于2013—2020年省级宏观数据和数字经济指数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从市场供求两端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且这一作用在数字经济和消费不同维度下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对中西部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呈现数字益贫性特征;动态叠加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在滞后期依然对居民消费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对居民消费“扩容”作用明显高于“提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差距、创新产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端发挥着中介效应。因此,要继续发挥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实现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田艳平  向雪风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降低社会不平等,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文章从收入阶层流动的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在共同富裕目标中的作用,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截至2018年,我国仍有68.67%的家庭处于低收入阶层,“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明显,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缓慢;第二,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有助于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扩容,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成立;第三,机制检验发现,家庭创业、理财参与和就业水平提升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低收入群体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显著,并且与城镇和低人力资本家庭相比,这种促进效应在农村家庭和高人力资本家庭中更强。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论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英  
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驱动力。本文选取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且这一结论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于东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证实,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秋童  封思贤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等角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国的中、东、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消费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农村地区明显强于城镇地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应继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重点强化数据治理和风险监管,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环境;引导数字普惠金融绿色发展,促进中国居民绿色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解蕾  
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现代化运输条件为保障,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由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变的"消费革命",其引致的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质量变化究竟如何备受学术界关注。基于居民消费渠道变迁的视角,本文选取2004-2018年省级样本数据展开实证考察,具体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网络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网络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过程中存在较为显著的消费渠道门槛效应;"消费扩容"过程中消费渠道存在双重门槛特征,网络经济发展对消费扩容的影响长期为正且渐趋强化和显著;"消费提质"过程中消费渠道则存在单一门槛特征,网络经济发展对于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作用同样不断深化。据此,文章提出在网络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应深化居民消费渠道改革,以崭新便捷的线上消费模式发掘居民消费潜力,既要打造内循环格局下的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又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娄源川  
本文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贸易方式和渠道数字化对服务贸易扩容提质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的边际作用更为明显;同时,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赋能作用相对较弱。此外,对外开放水平对我国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影响贡献度最为突出。最后,本文从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扩大对外开放等视角提出了助力我国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的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莎   张琪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从门槛效应来看,当以市场化为门槛变量时,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辛雨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孙润  
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还要考虑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数字经济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绿色创新助力。有别于以往相关研究,以“双碳”目标为视角,建立考虑污染物和CO2排放因素的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地区异质性。结果发现:样本区间内,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广东省的两种经济水平得分均较高;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增长1个单位则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增长0.534个单位;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而且能够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0.064,占总效应的9.668%;西部比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因此,中国应发展更多的数字技术、继续推进数字经济进程,通过开放信息和技术共享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在各地区的充分流动,且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荣  陈芳  
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来看,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创新、协调、开放维度的提升,而对绿色、共享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充分挖掘区域高质量发展重点。同时,还需结合数字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把握数字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全面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