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4)
2023(10263)
2022(7886)
2021(6600)
2020(5476)
2019(11842)
2018(11503)
2017(22874)
2016(11450)
2015(12526)
2014(12495)
2013(12770)
2012(11987)
2011(10526)
2010(10993)
2009(10772)
2008(10604)
2007(9801)
2006(9119)
2005(8725)
作者
(33851)
(28657)
(28498)
(26877)
(18366)
(13287)
(12851)
(11037)
(10696)
(10237)
(9946)
(9450)
(9241)
(9150)
(8891)
(8512)
(8452)
(8186)
(8151)
(7691)
(7129)
(6969)
(6820)
(6644)
(6417)
(6414)
(6206)
(6157)
(5588)
(5448)
学科
(86823)
经济(86752)
(68759)
(63256)
企业(63256)
管理(52157)
业经(29627)
方法(27423)
(22553)
(21185)
数学(19911)
数学方法(19861)
地方(18515)
农业(17301)
(16399)
财务(16394)
财务管理(16387)
企业财务(15477)
中国(15362)
技术(14677)
(13053)
(12990)
(12665)
(12183)
地方经济(12180)
产业(11961)
(11807)
理论(10930)
企业经济(10689)
(10220)
机构
学院(187451)
大学(179503)
(98501)
经济(97181)
管理(77463)
理学(65827)
理学院(65278)
管理学(64810)
管理学院(64442)
研究(59749)
中国(49114)
(43153)
(35999)
财经(34086)
经济学(31444)
(30788)
科学(30662)
(29337)
(29039)
经济学院(28144)
(27441)
中心(26411)
研究所(25576)
财经大学(24643)
商学(23954)
商学院(23723)
(22694)
北京(22542)
经济管理(22420)
业大(22128)
基金
项目(112784)
科学(91805)
研究(86286)
基金(84381)
(70677)
国家(70002)
科学基金(63118)
社会(61090)
社会科(58247)
社会科学(58232)
(44704)
基金项目(44018)
自然(36778)
自然科(35986)
自然科学(35979)
教育(35855)
自然科学基金(35430)
(34219)
编号(33177)
资助(33141)
(29749)
(26854)
(26702)
国家社会(26534)
成果(25303)
(24685)
重点(24353)
创新(24166)
(23394)
发展(23040)
期刊
(123201)
经济(123201)
研究(60564)
(37042)
管理(35878)
中国(32249)
(26806)
经济研究(21385)
业经(21205)
科学(21161)
学报(18952)
财经(18654)
技术(18556)
农业(18445)
(18043)
金融(18043)
(16374)
大学(15798)
学学(15420)
问题(15248)
技术经济(14686)
世界(12288)
商业(12073)
(11801)
(11683)
现代(10748)
经济管理(10727)
经济问题(9993)
国际(9946)
统计(9883)
共检索到29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包振山  殷凤春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流通业升级可带来流通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如何利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发展,已成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流通业升级是我国现阶段提升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修正数字经济产业化过程中的负效应,且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升级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未呈现出“1+1>2”的协同效果,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赋能效应,激发流通业升级在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促进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在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交互作用,进而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现代流通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与畅  刘元秀  
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改善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函数,而流通业发展作为兼顾二者的重要经济驱动力,能否实现经济与消费的双重红利备受关注。基于流通业集聚、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的内在关联,本文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依次构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双重红利检验模型,进而以2004-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予以实证;进一步地,本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以及交易效率等维度考察流通业集聚发展实现双重红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本地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同时,流通业集聚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则仅仅存在经济增长的溢出型单一红利;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双重红利效应保持稳健,然而中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发展的消费升级效应却存在时滞特征;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技术改进是流通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而交易效率提升则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所在。据此,本文提出应强化地区流通设施建设和产业规模扩张,并完善地区间流通业协同发展管理制度,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翠花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创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优化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和产业间的协调程度。(2)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激活劳动力市场创业热情,无论是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且数字经济发展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大于生存型创业。(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分工深化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文章认为,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促进创业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郭凯歌  王春娟  
居民消费增长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流通效率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作用存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流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异质性,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以及流通效率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效应更强,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发展、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升流通效率,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玉明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从数字新基建的子维度来看,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融合基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据此,提出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行“链长制”政策、实施差异化基建部署方案,以期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实践指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玉明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从数字新基建的子维度来看,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融合基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据此,提出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行“链长制”政策、实施差异化基建部署方案,以期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实践指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迪平  
本文通过计算信息业水平带动系数及信息业增长弹性系数,动态分析了信息业对流通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90-2007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业对流通业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带动了流通经济的不断增长,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洁  王平春  
本文借助扩展化的Solow模型,并引入我国各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占比变动对各地经济发展、生产率改善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地区整体生产效率随着流通业占比的下降不断提升;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速度随着当期流通业占比的下降而上升,但与上期流通业占比表现出明显正向关系。流通业的产业占比变动对地区人均年产出增速造成的净效应除了受地区整体生产效率的影响和限制外,还与地区经济增速和增幅有很大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超  任阳军  
商贸流通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效率的改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2009-2014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间效率水平差异明显。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进文  刘向东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演变趋势。本文利用扩展的索罗模型和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讨流通业比重变化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当期流通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上期流通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流通业比重对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净效应既受到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之间负向关系的影响,也受到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根据模拟实验,2009—2014年中国流通业比重上升导致人均产出增长率约下降1.36个百分点。最后,地区流通效率在"流通业比重—总体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雨婷  文雯  
利用285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于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业规模、流通业效率和流通业竞争水平的提高对本地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以地理距离衡量城市之间的空间互动关系时,流通业发展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较低的贸易成本能够促进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当考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总体经济地理联系时,流通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流通业规模和效率产生影响的,研究认为这与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和企业异地投资的市场偏好有关。结论表明,要充分重视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鼓励本地流通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协同和区域统筹,鼓励不同地区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鼓励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梯度的城市之间加强内贸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财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角度,递进式探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数据层面下,商贸流通业可以显著提升地区经济总量水平,其边际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则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就区域而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全国层面保持较高一致性,但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和东部。文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超  任阳军  
商贸流通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效率的改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2009-2014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间效率水平差异明显。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改善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